《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正在热播电影的同名图书。影片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北影视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河北电影制片厂领衔出品。影片上映后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引起了强烈反响。本书严格依据此影片改编而成。 本书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反右倾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大范围饥荒,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背景。1961年,周恩来乘专列来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书中通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和周恩来对国家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书中精选了54幅照片。既有当年周总理在伯延调研时的珍贵老照片,也有影片的精彩剧照。图文并茂。 作者简介: 吴保安,编剧,曾创作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作品。田运章,编剧,曾创作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视剧《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影视剧作品。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荣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音乐奖,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影片奖,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影片奖、优秀导演奖,第13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李娟娟,生于1947年,蒙族,祖籍辽宁省朝阳县。曾任教师、业务员等工作,已退休。2014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曾撰写《汤一介传》等图书,在《北京晚报》《北京纪事》等报纸刊物发表文章。 目录: 周恩来总理视察伯延纪实 伯延人永远怀念周总理 引言 第一章来到伯延革命老区 1.火车上的会议 2.千年古镇伯延 3.一片忙碌的伯延公社大院 4.公社主任带头换新装 5.队长们忙梳洗 6.吉普车来了 7.羊咋上得了树呢 8.那就先说吃饭吧 9.俺们这儿的水井打不出水了 10.你们这里还有肉吃? 第二章老区人民的真情周恩来总理视察伯延纪实 伯延人永远怀念周总理 引言 第一章来到伯延革命老区 1.火车上的会议 2.千年古镇伯延 3.一片忙碌的伯延公社大院 4.公社主任带头换新装 5.队长们忙梳洗 6.吉普车来了 7.羊咋上得了树呢 8.那就先说吃饭吧 9.俺们这儿的水井打不出水了 10.你们这里还有肉吃? 第二章老区人民的真情 1.在伯延公社食堂伙房 2.我掰一块,剩下的留给壮劳力 3.俺看见了,俺看见了 4.在伯延公社会议室 5.带我去看奶奶好吗? 6.周总理唱咱们落子戏啦 7.连弟儿奶奶的述说 第三章总理和老区人民在一起 1.夜色中的伯延小学 2.上“夜校”的老师和小学生 3.给小学生讲课的总理 4.周总理今天不过来了吧? 5.学栽地瓜秧的总理 6.在伯延邮电局 7.连福的心愿 8.我们是同一时代的兄弟 9.最伟大的爱 10.大雨来了11.雨夜12.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第四章道出心声 1.老支书痛打儿子郭凤林 2.周总理来了 3.连弟儿家的小半袋白面 4.落子戏开演了 5.在公社大院外 6.德胜唱起了《小过年儿》 7.你的欢送会开早了 8.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 9.张二廷最先放了“炮” 10.说的在理儿 11.房支书带头给大家磕头认错12.我们交个朋友吧 13.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来第五章周总理再来呀 1.一盆拽面 2.第三天的晚上 3.你错在哪儿了? 4.房支书急了 5.凌晨三点和毛主席通话 6.总理来到张二廷家 7.张二廷流下了眼泪 8.共和国总理的道歉 9.总理和老支书父子 10.在伯延的最后一个夜晚11.周总理再来呀后记 引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走过十周岁的生日,就迎来了遍及全国的自然灾害和一向以“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自居的苏联“盟友”的背叛。对年轻的共和国,那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对曾经走过那个岁月的中国人民,更是无法抹去的记忆……就是在这个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处在极困难的时候,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来到河北省的革命老区伯延。他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把革命老区人民在人民公社大食堂真实的生活、老区人民的心声第一个传给了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与此同时,毛泽东主席来到了上海的乡下,其他的国家领导人也分别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朱德来到了河南的农村,刘少奇回到了湖南老家,邓小平则来到了北京的郊区顺义县,陈云奔赴江苏省青浦县……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清晨,刚刚病愈出院不久的国家总理周恩来从贵阳来到了河北革命老区伯延。走在伯延的路上,细心的周总理就发现了沿途很多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可是一心不愿给党中央和毛主席添麻烦的质朴的伯延人民公社干部却告诉他说,树上的叶子是让羊吃了。当七岁的小连弟儿说出树上的叶子都让人撸下来吃了时,周总理难过了……当他对伯延老区的公社、队干部说“那就先说说吃饭吧,怎么吃最好……”时,听到的仍然是不愿给党中央找麻烦的声音:“总理,就现在这吃法儿最好了,同甘苦,共患难,国家有了难处,大家伙勒紧腰带,一块儿挺……”他的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知道,那不是老区人民的心里话,也不是伯延人在人民公社大食堂吃饭的真实生活……为这,周总理把刚刚迈进吃饭那间屋子的一只脚又退到了屋门外,因为他看到了屋子里饭桌上摆着的一碗红烧肉、一碗摊鸡蛋、一碗炒青菜、还有一个绿边白瓷盆里的几个不算白的馒头和一瓶河北出产的老白干酒……他知道,在那个连毛主席都很长时间吃不上肉的日子里,伯延公社为了准备这一桌饭菜,不知要花出多少钱……他直接走进了大食堂的伙房,亲眼看到了大锅里掺着野菜和树叶的玉米糊糊,他坐在了小板凳上,掰下一块棕黄色的“代食窝窝头”,和伯延的队干部一起喝下了那碗掺着野菜和树叶的玉米糊糊……为了解伯延革命老区人民在人民公社大食堂吃饭的真实生活,周总理走遍了伯延土地的各个角落,他去社员家的炕头和他们话家常,去田头帮社员栽地瓜秧,去小学校看望生病的汪老师,给学生讲课……他也去那个唯一不去大食堂入伙的王春和老汉家,坐在他家的门槛上,告诉他说,我们都梳过辫子,是同一个时代的兄弟,让孤僻的王老汉感动得泪流满面……他在滂沱大雨之夜,亲自来到社员们抢救地瓜秧的田头,又从军营找来红糖,为奋战雨夜的社员们熬红糖水驱寒……在公社的会议室里,周总理发自内心地向社员们说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家里出了问题,有了困难不说出来,这个家的日子怎么会过得好。过不好,心最痛的,就是这个家的家长,责任最大的也是家长……”周总理的话不仅深深感动了社员群众,更让憨厚耿直的农民张二廷最先放“炮”,说出了“俺对公共食堂有意见!”、“要调整,俺反对这个吃法儿……”“说食堂好的,全是假的!”在周总理的鼓励下,社员们终于说出了真心话……来到伯延第四天的凌晨三点,周总理终于在电话中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革命老区伯延人民的真实生活,毛泽东主席当即给予了指示……第四天的上午,周总理在伯延公社的广播喇叭里把毛主席的指示传给了全公社的社员们:“毛主席说,他赞同张二廷同志和大家的意见,大食堂还要不要办下去,要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如果大家不愿意,可以立刻解散大食堂,回家自己做饭吃……”伯延公社的广播喇叭中,也传出了周总理代毛主席向伯延老区人民的道歉:“毛主席要我代他谢谢大家。他说,老区人民,是我们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有老区人民对我们的关切和信任,对国家的热爱,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关口。请你们放心,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你们的生活,由于我们缺乏调查研究,使大家受了苦,吃不饱饭,我们应该向大家道歉……”周总理在伯延四个昼夜的艰苦工作,让革命老区伯延成了当年中国第一个解散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公社,有力地带动了全国农村经济的恢复。这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又一卓越贡献。可是周总理说,在伯延的四天四夜,很难忘,老区人民,很难忘,是他们,推动了当时调整农村政策的方向,又一次为党和国家,做了重大贡献。而今天的伯延人民说,他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周总理给的,周总理永远活在他们心里,五十年,一百年,永远,世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