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我没什么爱好,就只一件,唱戏。粗略说来是唱了65年的戏,精确地算一算,共有23725天,假定每天12个小时是白天,而每个白天我有10个小时的时间干着与戏沾边的事,那么我这一辈子应该有237250个小时在做戏--背词、吊嗓、练功、排演、登台、思考与总结。 作者简介: 安志强(1941--?),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先后就职于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剧杂志社,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兼及戏剧评论、剧本创作。著有《张君秋传》《徜佯在红腔乐海中》等专著及剧本《铜雀台》。 目录: 沈福存现象(代序) 水滴石穿--沈福存的艺术人生 楔子 与戏结缘 厉家班 “初登舞台” 筱兰英 “沈福存给重庆京剧团招了两个特务” 厉慧良 “冻不死的小旦” 西南行 苏三的两次出场 “偷”来的唱腔 张君秋 不能离开舞台沈福存现象(代序) 水滴石穿--沈福存的艺术人生 楔子 与戏结缘 厉家班 “初登舞台” 筱兰英 “沈福存给重庆京剧团招了两个特务” 厉慧良 “冻不死的小旦” 西南行 苏三的两次出场 “偷”来的唱腔 张君秋 不能离开舞台 “凤还巢” 梅先生这个表情动作是在什么地方? 三级跳 一场风波 静心默戏 沈福存现象(代序) 水滴石穿--沈福存的艺术人生 楔子 与戏结缘 厉家班 “初登舞台” 筱兰英 “沈福存给重庆京剧团招了两个特务” 厉慧良 “冻不死的小旦” 西南行 苏三的两次出场 “偷”来的唱腔 张君秋 不能离开舞台 “凤还巢” 梅先生这个表情动作是在什么地方? 三级跳 一场风波 静心默戏 同尚家的情缘 《玉堂春》 瞧这一家子 “花本无愁老少年” 评论 戏者,细也 沈福存——一位名副其实的表演艺术家 从京剧《春秋配》看沈福存的表演艺术 茹元俊谈沈福存的旦角艺术 凤鸣鹤舞情磨圆 沈福存:刚健柔美俏丽清新 师生父女情 是老师把我托上了台阶 老师总在看着我 生活总是美好的 本真父亲 沈福存谈艺 一戏一生话雪娥 一生求解戏真谛 戏里戏外都是真 沈福存《玉堂春》唱谱 沈福存艺术年谱另一个就是不提倡。因为不提倡,就使得沈福存很难有机会展示才华。虽然是机会难得,但总有机会可乘。关键是机会来了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你有没有本事来利用这个机会。沈福存能够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譬如,在零下十八度的数九寒天中,穿着单衣单裤,唱将近一个钟头的((玉堂春》,别人不能上,沈福存就敢上。在艺术追求上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沈福存一点上台演男旦的机会都没有,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男旦艺术的钻研,蓄势待发,终于破土而出,在京剧艺术的领域内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安志强把沈福存的艺术人生写了一本书,叫做《水滴石穿》。我认为,“水滴石穿”正是沈福存的艺术精神所在。书里记述了沈福存许多精彩的故事,让我们对沈福存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想,我们不要只把它当成故事看,要在这些精彩的故事中,悟出沈福存的“水滴石穿”精神来,对于我们这些读过书的人来讲,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学习戏曲表演艺术的青年演员来讲,是一笔受用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去的一个身影。还听到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的学员如董圆圆、刘桂娟、李文等兴致勃勃地告诉我,沈福存为他们讲学,忒生动,太有启发了。听到这些,我心里总觉得欠沈福存点什么似的。 同沈福存倒有几次短暂的接触。一次是在京剧票友的大奖赛活动中匆忙见面,又有一次在文化部举行的中青年京剧演员展览演出活动中见了面。因为我是评委,他是参评团体的带队,或许是为了避嫌,都是寒暄下便匆匆分手。后来又有两次时间比较长的交谈,一次是在北京的敝舍,一次是在重庆铁梅的新居。交谈之中,了解了一些沈先生在从艺生涯中的坎坷历史,并深感其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解和智慧。他的艺术之所以能够受到张君秋的赞许及同行们的认可,是有充分理由的。又得到沈的(《玉堂春》光盘,弥补了我未看到《玉堂春》演出的遗憾。这样就有了一些对沈的感性了解。2005年,我在《中国戏剧》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随感性的文字,介绍沈福存,了却了一桩心事。铁梅告诉我,为了祝贺她的老爸从艺六十年,她们(铁梅和她的两个妹妹红梅和冬梅)要为老爸出一本书,把我的文章收到里面。我觉得,出-本书,这是一桩很有意义的事。 今年8月,我在杭州看铁梅《李亚仙》的演出,同她聚了一次,席间谈起书的事情。铁梅说书还没有出。我问为什么。她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写他父亲。我随口开了一句玩笑:“为什么不找我来写?”不料这句话铁梅当了真。回北京没多久,铁梅来了电话,说是她老爸要到北京来,同我谈谈。于是玩笑成了真。沈福存来北京,带给我一些资料。我们长谈了一次。后来我又到重庆对沈先生作了一回马拉松式的长谈,上午聊,下午聊,吃饭时也聊,足足用了5天的时间。我对沈福存带有传奇色彩的艺术生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便斗胆接受写书的任务。为什么我称之为斗胆?这是因为今年就是沈先生从艺六十周年。12月就要举行庆祝活动。而现在即将进入10月,我必须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一本书的写作工作,胆子不大能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