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我的爷爷袁文才


作者:袁建芳     整理日期:2014-10-16 16:32:10

本书稿共8章,约22万字。全稿以时间为线索,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袁文才传奇而不平凡的一生:从大闹竞选场,勇揭豪绅阴谋到被迫加入马刀队,从“劫富济贫”举义旗到假借“招安”之计,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从组建农民自卫军到砸碎牢笼救革命者,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迎接毛泽东上井冈,参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后惊悉“六大”决议,秘密潜回家乡铸成大错,虽“负荆请罪”,“将功补过”,最终未逃过惨遭杀害的命运。
  作者简介:
  袁建芳,袁文才烈士的嫡孙。1957年8月出生于宁冈茅坪,1976年12月入伍,197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福建省连江县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三六二部队政治处和三二三六零部队政治部工作,1983年9月到1985年1月在南昌陆军学院学习。历任连队文书、营部书记、团政治处干部股干事、干部股长、师政治部正营职干事。1996年转业到吉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现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青年才俊逼人绿林
  家乡和身世
  风雨青少年
  就读于禾川
  大闹竞选场
  参加“马刀队”
  第二章风云际会投身革命
  韬光养晦积蓄力量
  揭竿而起建立政权
  永新劫狱情深义重
  第三章毛袁聚首焕然一新
  危如累卵英明决策解重围
  宝珠穿蚁鼎力相助渡难关前言
  引言
  第一章 青年才俊 逼人绿林
  家乡和身世
  风雨青少年
  就读于禾川
  大闹竞选场
  参加“马刀队”
  第二章 风云际会 投身革命
  韬光养晦 积蓄力量
  揭竿而起 建立政权
  永新劫狱 情深义重
  第三章 毛袁聚首 焕然一新
  危如累卵 英明决策解重围
  宝珠穿蚁 鼎力相助渡难关
  君材蜀锦 要在刀尺成衣衾
  大义灭亲 忍痛处决胡亚春
  第四章 驰骋井冈 岁月峥嵘
  攻新城 布陷阱 歼敌西门
  出湘南 战滁口 策应朱陈本书的作者袁建芳为本书主人公袁文才的嫡孙,作者在大量的史料及袁文才遗孀谢梅香等亲历者和知情者的回忆和口述的基础上,由他亲自执笔,将使得史料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这是本书最大亮点。此外,本书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流畅,使得本书好读、易读。青年才俊 逼人绿林
  家乡和身世
  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之间。这里丛林茂密,苍松翠柏挺拔参天。它的东南面是雄伟壮丽的井冈山,是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之虫:的罗霄山脉中段最高的一座山峰,其最高点——赵公亭,海拔一千八百八十二米。
     马源坑向西北延伸便进人永新县地界。永新东邻吉安泰和,南连宁冈井冈山,西接萍乡莲花,北靠安福宜春,是南北交通要隘、东西来往重镇,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马源坑在祖先开居时并不叫马源坑,而是叫“发源坑”。因客家话谐音的缘故,把“发源坑”叫成了“马源坑”,这种叫法一直沿用至今。其实,马源坑只不过是从井冈山连绵的群山向西北逐步延伸下来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深山沟。靠北面那座山的半山腰,有七八幢或干打垒或茅草建造起来的坐北朝南的房屋和草棚。
     在马源坑村口,有一块形状酷似棺材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棺材石”。说起棺材石,还流传着一段神奇的故事:
     早先,马源坑也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村里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尽管他们终年日出而作、省吃俭用,祖祖辈辈仍然过着挨冻受饿的贫穷日子。质朴的山里人最终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之所以贫穷,是因为没有读书人;没有读书人就出不了“官”,出不了“官”当然就发不了财。于是,每当逢年过节,村里人便自觉自愿地带上供品,到附近的象山庵朝神拜佛,求助菩萨保佑村里能出官发财。村民们的这份虔诚心意,终于感动了观音菩萨,一夜之间,人们猛然发现村口的风水树下“长”出了一块形似棺材的巨石,它寓意神灵护佑这里会出官发财。
     这则故事寄托着马源坑人的殷切期望和坚定信念:马源坑迟早会出读书人,迟早会出大官,迟早会摆脱贫困富裕起来。
     马源坑距茅坪有六华里路程,从马源坑到茅坪,要穿过茅坪河。在河的上游有一个水潭,叫做龙日潭。它其实是由三个水潭组成,分别被称为头潭、二潭和三潭。头潭最深,据说用三两丝线(过去用于绣花的线)连接起来都还探不到底。由于被原始森林所覆盖,这里水土保护极好,河水长年充溢,清澈见底。头潭上面的飞瀑,发出震耳的轰鸣巨响,犹如熊在咆哮,龙在长吟,让人在数百米之外就能听到;而瀑布所形成的水雾,又如同潆潆细雨,伴随着飞瀑卷起的气浪,迅速向周围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之中扩散开去,令人发寒齿冷,毛骨悚然;哪怕是在骄阳似火的盛夏酷暑,只要来到这里,使如同步人了一个清凉的世界。
     在19世纪末叶,马源坑仅仅居住着八户人家,人口不过五十,全都是袁姓客籍人。据家谱记载,马源坑袁氏的祖籍是广东龙川,后迁徙到江西大余,在清朝康熙末年(约公元一七二0年),又从大余县移居到马源坑。从此就在这里开荒种地,修山垦林,繁衍生息。
     一八九八年四月十二日寅时,我的爷爷袁文才就诞生在这里。
     居住在马源坑村的这八户人家,系袁氏白眉公之后裔,自第十四世祖世慈公开始来到马源坑开基立业,到袁文才这一辈已是第十九世,历经一百八十余年。袁文才父亲袁昌坤,生于一八四三年五月,卒于一九二二年二月,享年七十九岁。袁昌坤立心坦荡,和气蔼然,春风雅度,族人称贤,在家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袁昌坤一生娶过三房妻子:先配张氏,续配赖氏,再娶曾氏。因身体原因,张氏三十岁去世,赖氏也只活到四十八岁。袁文才系袁昌坤第三房妻子曾氏所生。袁文才生母叫曾甲风,生于一八五四年八月,卒于一九二五年三月,比袁昌坤小十一岁,茅坪乡青岗(解放后属柏路乡)人。最初,她嫁到茅坪马源新屋陇村,不幸中年丧夫,改嫁袁昌坤。据考,自十四世到袁文才之前的十八世,居住在马源坑的袁氏家族祖祖辈辈都以种田垦林为生,既没有出过读书人,也没有出过官,更没有财运亨通的商贾富豪。所以,世代均过着平淡且贫穷的生活。





上一本:一生专注自己 下一本: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我的爷爷袁文才的作者是袁建芳,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