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


作者:郝平     整理日期:2014-08-20 10:53:55

20世纪中叶,司徒雷登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在华的其他外国人;他的一生是复杂而多面的。他既是一位传教士、神学教师,又是第一位见过孙中山并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独立战争”系统介绍到美国的人;他既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张学良、李宗仁等国民党高层人物关系甚笃,又曾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座上客;抗战时期,他因支持燕大师生的抗日活动而被日本宪兵关押了三年零八个月,其声望如日中天;年逾古稀之际,他在中美两国舆论的一片赞誉声中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但由于执行了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而受到毛泽东的谴责;1949年,他拒绝随国民党政府南撤广州,并敦促美国政府率先承认共产党政权;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秘密邀请他北上,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使中美之间的高层接触稍纵即逝,他不得不带着遗憾无奈地离开生活了五十年的中国;之后,他严词批驳“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的旨在分裂中国的言论;当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之时,他留下遗嘱,希望死后能够把骨灰葬回中国,与早逝的妻子相依相伴……
  目录:
  第一章决定来华传教(1876-1908年)
  一、传教士的家世背景及与中国的渊源
  二、加入美国学生志愿传教运动
  三、重回中国
  第二章在辛亥革命的硝烟中徘徊(1908-1918年)
  一、传教理念的转变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教育观
  三、美联社的特邀记者
  四、为美国对华政策进言
  第三章出任燕京大学校长(1919-1921年)
  第四章传教中的持不同政见者(1922-1926年)
  第五章加主一流大学的行列(1927-1937年)
  第六章司徒雷登与燕大师生(1919-1941年)
  第七章涉足中国政坛(1920-1937年)
  第八章从调停人到阶下囚(1937-1945年)第一章决定来华传教(1876-1908年)
  一、传教士的家世背景及与中国的渊源
  二、加入美国学生志愿传教运动
  三、重回中国
  第二章在辛亥革命的硝烟中徘徊(1908-1918年)
  一、传教理念的转变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教育观
  三、美联社的特邀记者
  四、为美国对华政策进言
  第三章出任燕京大学校长(1919-1921年)
  第四章传教中的持不同政见者(1922-1926年)
  第五章加主一流大学的行列(1927-1937年)
  第六章司徒雷登与燕大师生(1919-1941年)
  第七章涉足中国政坛(1920-1937年)
  第八章从调停人到阶下囚(1937-1945年)
  第九章出任美国驻华大使(1945-1946年)
  第十章劳心伤神的外交官(1946-1947年)
  第十一章无法挽回的败局(1948-1949年)
  第十二章大使生涯的终结(1949-1962年)
  附录1:司徒雷登大事年表
  附录2:燕大名人
  附录3:参考书目
  附录4:照片资料来源
  后记
  





上一本:政治人的心理世界 下一本:对面: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访谈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的作者是郝平,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