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二作为东洋艺术家,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敏感、易碎、善妒,挥霍才华就像挥霍生命(反之亦然),以“知天命”之年,匆匆走完了生命之旅。乃至其艺术都来不及细分,一股脑喷涌而出,像极了日本的樱花,哗的怒放,像云一样;然后訇然坠地,随春雨化作绚烂的云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逝者如斯,浮生如梦。 这本《竹久梦二的世界》,除主文《竹久梦二:寂寞的乡愁诗人》全面介绍了梦二短暂却绚烂的一生外,还收录了两份梦二的日记——《外欧日记》和《病床遗录》,分别为梦二旅欧和临终前的自我剖录;发妻岸他万喜的《忆梦二》则以梦二枕边人的视角记录了梦二人生历旅途中的一段爱恨纠葛;《梦二的艺术》从摄影、绘画、装帧设计等多个侧面展现了梦二独特的艺术魅力;两篇长文《美术史意义上的竹久梦二》和《“卡娃伊”美少女的谱系》,更加立体地呈现了竹久梦二的艺术成就。全书共收录梦二各类作品近三百幅,全书四色印刷,以期使读者对这位“大正的歌麿”能有更直观的体认。 作者简介: 竹久梦二(TakehisaYumeji,1884—1934年),明治、大正年代的日本画家、插画家、版画家、装帧设计家、诗人、歌人。 作为从未受过专门艺术教育的在野艺术家,梦二娴熟地运用传统日本画和洋画的各种技法,在自身独特而纯粹的审美观的观照下,独创了被命名为“梦二式美人”的东洋风俗画,风靡了何止一代人。 更可贵的是,梦二以“在野”之身,以大众媒介为平台,不懈打拼,将“非主流”、“体制外”进行到底,凭借现代传媒社会的魔力,不仅打通了所谓“纯艺术”与设计、工艺等实用美术的边界,而且开启了东洋画坛的新时代。其影响之巨,甚至溢出国界,发生“越境”效应:国人知道竹久梦二的名字,多通过丰子恺等人的介绍,但少有人知道,“子恺漫画”其实正是以“梦二式美人”为母体和发酵剂的艺术变种。 目录: 序愉悦大众的文化之花李长声 寂寞的乡愁诗人 引子 冈山?神户?九州 艺青?基督信仰?与社会主义擦肩而过 岸他万喜?处女画集出版?子恺漫画 港屋?彦乃?京都时代 叶?写真?顺子?秀子 放洋?住院?归去来 外欧日记竹久梦二/刘柠译 病床遗录竹久梦二/刘柠译 梦二的艺术 摄影 绘画 装帧序 愉悦大众的文化之花 李长声寂寞的乡愁诗人 引子 冈山?神户?九州 艺青?基督信仰?与社会主义擦肩而过 岸他万喜?处女画集出版?子恺漫画 港屋?彦乃?京都时代 叶?写真?顺子?秀子 放洋?住院?归去来 外欧日记 竹久梦二/刘柠译 病床遗录 竹久梦二/刘柠译 梦二的艺术 摄影 绘画 装帧 忆梦二 岸他万喜/刘柠译 初识?鹤屋 离婚?崛内氏?京都画展 小产?茶屋事件?分道 美术史意义上的竹久梦二 “卡娃伊”美少女的谱系跋 爱与诗的“逆旅”附录 竹久梦二年谱 愉悦大众的文化之花 李长声 爱读评论家刘柠的文章,知日而论日,文笔畅达,见识独到。读他散论日本的《穿越想象的异邦》,不由得为之鼓而呼:自称一布衣,走笔非游戏,不忘所来路,更为友邦计,立言有根本,眼界宽无际,穿越想象处,四海皆兄弟。又读这一本《逆旅》,或许限于字数,写竹久梦二人生五十年近乎“简历”,但全书编排是立体的,其人其作的整个世界读罢便了然于心。那些穿越时空的妙语警句也点醒读者,免得顺情而去,审美而迷。譬如这一句:集画家、诗人、作家的光环于一身的梦二是大众传媒的宠儿。 大正这个年号夹在明治与昭和之间,只有十四年(1912—1926),若谈论文化,大正时代通常指1910年代和1920年代。竹久梦二即活跃在这个时代。从模糊的照片看,此人愉悦大众的文化之花李长声爱读评论家刘柠的文章,知日而论日,文笔畅达,见识独到。读他散论日本的《穿越想象的异邦》,不由得为之鼓而呼:自称一布衣,走笔非游戏,不忘所来路,更为友邦计,立言有根本,眼界宽无际,穿越想象处,四海皆兄弟。又读这一本《逆旅》,或许限于字数,写竹久梦二人生五十年近乎“简历”,但全书编排是立体的,其人其作的整个世界读罢便了然于心。那些穿越时空的妙语警句也点醒读者,免得顺情而去,审美而迷。譬如这一句:集画家、诗人、作家的光环于一身的梦二是大众传媒的宠儿。大正这个年号夹在明治与昭和之间,只有十四年(1912—1926),若谈论文化,大正时代通常指1910年代和1920年代。竹久梦二即活跃在这个时代。从模糊的照片看,此人决然算不上帅哥,但三四十岁还能跟二十岁上下的女性们谈情说爱,足见其名气之大,倘若在今天,那就是电视上闪亮、会场里飞沫的明星画家。梦二不属于正统的画坛,丰富多彩的作品并不是高雅的纯艺术,而是盛开在大众文化中的奇葩。当时有报道:今日之青年男女不喜好所谓梦二式的画的怕是很少罢,因为其笔触何等爽快而情味津津。梦二也被称作大正浮世绘师,但他画的美人有大大的眼睛,眼皮是双的,睫毛是长的,只要拿浮世绘的单睑细眼比较一下,就可以推想当时人们的惊艳。这是全盘西化所致,美女的标准也是西方的了。梦二把东西方美术融为一体,自得其乐,不睬美术界。人们只能敬畏纯艺术,可望而不可即,而大众艺术,不仅能随意欣赏,甚而还可以参与其间。一百多年前日本跨世纪地打赢了两场战争,扬眉吐气,修改了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几乎靠甲午战争勒索的赔款实现了工业化(日俄战争没捞到一分钱),明治一代形成了近代国家。明治天皇被称作“大帝”,而大正天皇文弱,仿佛统治者不在其位。世代交替,不单换了天皇,政界、军界、企业界也都新人换旧人,历史出现了空档。国民不禁有一种解放感,就好像到了民众的时代。在这种“没国是”(德富苏峰语)状态下,形形色色的思想泛滥,冠以“自”字的词语流行,如自觉、自立、自我、自爱……个人主义性质的活动成为可能,各种文化你方唱罢我登场,堪称是教养与消费的时代。梦二跟上了时代,用新的主题和新的表现创造出所谓“梦二式”,在初具规模的大众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大众文化形成的条件之一是媒体发达。当时杂志是主要媒体。1872年日本人口为3480万,1920年增加到5596万。明治末叶,杂志印数剧增,大正年间已经有多种杂志印数超过10万册。喜欢画是一种风潮,谈画有如后来谈电影,被称作美术趣味。内田鲁庵曾写到“谈不来美展的人就像是远离东京的乡巴佬”。川端康成年少时也想当画家。这正是梦二流行的社会背景。说来日本人的美术趣味至今不衰。与年轻人交往,他们随手就画出一个漫画人物,虽是模拟,却好似出自内心。大正时代印刷术突飞猛进,杂志以图版吸引读者,卷头画页甚至能左右销量。如周作人所言,“竹久梦二可以说是少年少女的画家”。面向少年男女的杂志尤重视图版。1914年讲谈社创刊《少年俱乐部》杂志,用高畠华宵画插图,印数达到30万册,但是因稿酬问题,华宵走人,发行量锐减,竟成为“华宵事件”。梦二最初给《中学世界》杂志画插图,有道是,受众已备,梦二式应时而生。大众文化是消费文化,娱乐大众化。大众的本事在于能够把任何事物变成娱乐,加以消费。他们一大早就坐在路边,喝着啤酒,吃着盒饭,等着看明治天皇出殡。人都想传播自己的感动,与人共有,这就需要看同样的东西,谈同样的东西,从中产生情感共鸣。在没有微博的时代,交谈是主要方式,通过交谈加深感动,并由于有人感觉相同,而相信自己的感性,为之安心。这种对自己的发现、认知,不过是寻求归属。感性共同体没有创造性,但造成流行。看漫画或电视是孤独的,但是在学校或酒桌的交流,使快乐共有,便好似古老的狂欢。梦二的作品尤其在少女中流行。日本文化在江户时代已趋于大众化,亦即商品化。或许可以说,在中国文化的阴影下,日本发展起来的自己的文化就是一种大众的商品文化,如浮世绘。漫画这一商品文化仍然延续着江户时代的模式。明代文化出现商品化倾向,但这种商品文化停留在知识人范畴,识字等条件制约它难以向大众发展。梦二的插图、美人画代表梦二式,但梦二式真正在社会上流行是他设计的服饰、小物件等商品,相当于当今的卡通商品罢。前妻开了两年小店“港屋”,所有商品都是由梦二设计,梦二式被模仿,满街招摇着梦二式女人。刘柠指出,梦二的“人生和艺术纷然杂糅,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梦二把女人画得瞪大了眼睛,腰肢扭曲,大手大脚,但感性来自现实,那双大眼睛是他妻子的。梦二式美人的眼睛里飘溢的哀愁不是传统的物之哀,而是时代的感伤。明治维新后,西方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却也让人看清了与大国生活环境的巨大差距,时代弥漫着成功后的空虚感,以及漠然的不安。对逝去之物的眷恋也使梦二的画笔饱蘸了悲情愁绪。他表现的是当时人们日常所感受的细微情绪,用今日的网语来说:你懂的。当年梦二的粉丝主要是少女,而今多是大叔。他们赏玩梦二的形态之美基本是怀旧。梦二积极吸取西方新感觉、新手法,同时也热爱日本古来的风俗,现今被当作文化符号,代表了日本情趣。或许可以说,梦二是当今走向世界的“卡娃伊”文化的源头。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人们的感性为之一变。大正结束前一年(1925),梦二和小说家山田顺子闹出丑闻,媒体无仁义可言,当即把他变成八卦人物,人气急转直下,甚至招“新人类”讨厌,川端康成在伊香保温泉便遇见他一副衰相。土岐善麻吕追悼梦二,说“竹久君的艺术将活在历史之中”。大众健忘(所以总是快乐的),梦二死后很快被忘到脑后。1968年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被战争摧残的大众文化复兴。1970年纪念梦二诞辰九十周年,举办大回顾展,梦二从历史之中走出来。流行是翻来覆去的,怀旧也生出新意,特别是他的设计,为人注目。1985年《初版本复刻竹久梦二全集》付梓,87年《梦二日记》、91年《梦二书简》相继上市。刘柠“二十多年前,人在东京”,赶上这一波梦二热。这本《竹久梦二的世界》出版于2010年,好像把中国也弄得发热了。……他万喜?处女画集出版?“子恺漫画”明治四十年(1907年)一月二十四日的《平民新闻》上,有篇标题很长的记事:《青年画家竹久梦二以其飘逸奇警的讽刺画才,理应为本报读者广为熟知》。下面是一段消息:“维纳斯女神也为其心根所感动,遂把大眼貌美的可人儿许配与他。日前已举式喜结良缘,并于牛込区宫比町四番地构筑爱巢。盖近来画家所绘之妇人,多为明眸美女,原来皆系以夫人为模特儿之创作耳。”以不无逢迎之虞的措辞,如此煽情地报道一位画家的结婚,微妙地凸显了梦二之于报纸的“台柱子”角色。这位被梦二娶进家门的“美目盼兮”的美女,名叫岸他万喜(KishiTamaki),是富山治安裁判所法官岸六郎的次女。他万喜在前夫,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的洋画家、高冈工艺学校美术教师堀内喜一死后,进京投靠兄弟他丑,在早稻田鹤卷町开了一爿小店“鹤屋”,专门经营彼时颇流行的手绘明信片。开业第五天,一位长发、表情异样的青年来店,问有没有雁次郎的手绘明信片。被告知没有后,又问可有售绘有艺伎的明信片。被告知只有图案和风景时,青年好像有点失望,悻悻而归。这个长发青年就是梦二。很快,他就带了些自己手绘的关于野球“早庆战”的明信片来寄售,为他万喜的小店增色不少。他万喜明眸皓齿,身材丰满,加上新寡孀居,求爱者甚众。梦二一介艺青,只身闯荡京城,全无优势可言。但梦二拿着户口本向他万喜的弟兄夫妇求婚的真诚,感动了他丑一家,终于抱得美人归。如此,梦二结束了与穷哥们一起赁屋自炊的单身生活,进了自己选择的“围城”。旋即入社《读卖新闻》,月俸十五元,并开始在太平洋画会研究所研习洋画。作为梦想靠艺术立身扬名的艺青,梦二最倾倒的洋画家是藤岛武二[],据说“梦二”的笔名即包涵仰慕大师之意。当时,画家成名的唯一途径是画所谓“大画[]”,参加官展,梦二自然也无法免俗而无视这个出世的“窄门”。但看了梦二作品的藤岛却对他说,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妨照这路子画下去。这对一个未受过专门艺术教育的在野艺青来说,可谓莫大的鼓励。从此,梦二彻底放弃了以参选官展而出世的“龙门跳”之想。拥有了“专属模特”的梦二,很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的美人画,这种后来被称为“梦二式美人”的作品,风靡了大正时期的东洋社会。其特征,用日本美术评论家大木惇夫的话说,“梦二所画的年轻女性,无论哪一个,都长着惆怅的脸,眸子大而圆,眼睫细长,那种明显的梦想型、腺病质的样态,好像马上就要折断似的,有种难以名状的易碎之美”。其实,妻他万喜本身,就是这种易碎的、但本质上却是强悍的性格(或者说易碎的外套里面,是强韧的芯子)。“鹤屋”很快成了年轻人的沙龙,文青艺青,俊男美女,各色人等,熙来攘往。而他万喜,这个年长梦二两岁的丰满、风骚、才气焕发的女人,则是君临天下的女王。他万喜做作、夸张的性格和梦二的内向、善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相互碰撞,相互激发,越发强化了这种性格上的反差。明治后期大正初叶的日本,整个社会沉浸在战胜俄国,“升级”为亚洲第一强国的自负中,连青年女子都流行把刘海夸张地蓬起、探出额头的发型,并为纪念攻陷旅顺而美其名曰“二〇三高地”。看上个世纪初的老照片,当时东京日本桥、银座的大街上,满街净是撑着遮阳伞、蓄“二〇三高地”式发型的摩登女郎。夏目漱石发表了传世之作《我辈是猫》,上田敏翻译了诗集《海潮音》,女性杂志《妇人画报》出版发行,日本YMCA[]创立……自明治维新始,积两代人之功不懈摄取、消化、吸收的西洋文化,仿佛一夜之间突然遍地开花,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开放的空气,把东洋社会带进一个后来称为“大正民主”的新时代。梦二和他万喜忙着参加各种派对,有时甚至会在化妆舞会上折腾通宵。梦二心中深藏已久、连自己也不自觉的某种朦胧的渴望渐渐苏醒,但日常、琐碎的婚姻生活显然无法满足。另一方面,他万喜过于开放的性格和泛滥无度的爱也伤害了梦二。据说,一度频繁出入梦二家的文青、后成为作家的浜本浩[]十八岁时,曾受到过体态丰满的他万喜的诱惑。而她与美少年、后成为著名画家的东乡青儿[]发生关系,虽然是在与梦二分手之后的事情,但后者仍然无法完全释怀,不过这是后话。艺术家气质的梦二,性格中似乎有把自己对女性的理想化想象加以对象化、类型化,然后寄托自身的某种情感性诉求于其中的一面,这既成就了所谓“梦二式美人”的美学理念,也注定了梦二的悲剧。因为,他所倾泻的情感性诉求,多基于其自身的主观想象,而非对象物(人)所实有,有些则超出了后者的物理基础,成为类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似的东西。两人结合一年后,长子虹之助出生;三年后,协议离婚。但离婚仅三个月,又携手同登富士山。此后数年,两人若即若离,不断重复同居与分居的轮回。虹之助之后,又生了次子不二彦和三子草一。而他万喜之后,梦二再无生养。也许,对这对“冤家”来说,婚姻原本就没有意义。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十二月十五日,对梦二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日子。其处女画集《梦二画集春之卷》由“洛阳堂”出版,顷刻间纸贵洛阳。正如写在画集扉页上的梦二献词——“献给分别的眸之人”那样,“美目兮兮”的他万喜,纵然分手,也是梦二的缪斯。说是画集,其实是诗画集。与斯时流行的洋画不同,梦二以毛笔丹青,配以诗句。诗与画的关系,也是互为主次,相辅相成,颇有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神韵,但题材则是现代东洋社会之世相百态,有很强的当下性,为彼时青年男女追捧不已。据说,因梦二画集在贵族学府女子学习院的女学生间流传,使本来应该专心研习传统华族女性的“礼仪作法”的青年女子无心向学,精神涣散,令时任院长的乃木希典大将头痛不已。梦二作品的轰动效应甚至溢出国界,对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也发生了相当的影响:1921年春,在日本留学的丰子恺偶然在东京的旧书摊上发现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随手拿起来,从尾至首倒翻过去,看见里面都是寥寥数笔的毛笔Sketch(速写)。书页的边上没有切齐,翻到题目Classmate的一页上自然地停止了。我看见页的主位里画着一辆人力车的一部分和一个人力车夫的背部,车中坐着一个女子,她的头上梳着丸(Marumage,已嫁女子的髻式),身上穿着贵妇人的服装,肩上架着一把当时日本流行的贵重的障日伞,手里拿着一大包装潢精美的物品。虽然各部都只寥寥数笔,但笔笔都能强明地表现出她是一个已嫁的贵族少妇……她大约是从邸宅坐人力车到三越吴服店里去购了化妆品回来,或者是应某伯爵夫人的招待,而受了贵重的赠物回来?但她现在正向站在路旁的另一个妇人点头招呼。这妇人画在人力车夫的背与贵妇人的膝之间的空隙中,蓬首垢面,背上负着一个光头的婴孩,一件笨重的大领口的叉襟衣服包裹了这母子二人。她显然是一个贫人之妻,背了孩子在街上走,与这人力车打个照面,脸上现出局促不安之色而向车中的女人打招呼。从画题上知道她们两人是Classmate(同级生)。我当时便在旧书摊上出神。因为这页上寥寥数笔的画,使我痛切地感到社会的怪相与人世的悲哀。她们两人曾在同一女学校的同一教室的窗下共数长年的晨夕,亲近地、平等地做过长年的“同级生”。但出校而各自嫁人之后,就因了社会上的所谓贫富贵贱的阶级,而变成这幅画里所显示的不平等与疏远了!人类的运命,尤其是女人的运命,真是可悲哀的!人类社会的组织,真是可诅咒的!这寥寥数笔的一幅画,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作为一个来自苦难的邻国,同样挣扎于艺术理想与生存现实的夹缝中的艺青来说,丰子恺对梦二艺术的解读似有过于简单化、流于社会学批评的倾向。斯时丰子恺正面临其艺术生涯中最大的窘境:他原本抱着学西画的念头负笈东洋,但到了日本却对学西画断了念,正苦苦思索着自身的艺术出路;而就在思考出路的时候,偏偏经济又出现状况,出国不到一年就面临回国的选择。梦二的艺术表达语言,搅动了中国艺青的慧根,使他豁然开朗:“画原来还可以这么画!”诚可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久,丰子恺回国。离日前,特地托友人黄涵秋替他搜集竹久梦二其他的画册。黄不负重托,很快替他在坊间觅齐了梦二的《夏》《秋》《冬》三册,外加《京人形》和《梦二画手本》,一并寄送丰,给后者以莫大的安慰。没过多久,中国读者就看到了以毛笔和墨在宣纸上描绘的“平常所萦心的琐事细故”。毋庸讳言,“子恺漫画”正是丰子恺在汲取了竹久梦二艺术营养之后转型的结果。不过,对“子恺漫画”的艺术评价问题,历来见仁见智。给与正面评价者,多在后世;而不以为然者,则以丰的同代人居多。前者,随着丰建国后入仕体制,俨然文化重镇,对其人其画的赞誉俯首皆是,在此不赘;而后者,则以周作人的“酷评”为代表:……丰君(指丰子恺)的画从前似出于竹久梦二,后来渐益浮滑,大抵赶得上王冶梅算是最好的了,这回(指丰所画《漫画阿Q正传》)所见虽然不能说比《护生画集》更坏,也总不见得好。[]《护生画集》最初系在丰子恺的恩师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动议下,由师徒二人共事编纂,丰作画,李配文(前两集),全部六集,历时近半个世纪(从1927年至1973年)始完成。其漫画多取材于江南乡野市井的日常生活,男耕女织,桑间陌下,家长里短,动物凶猛;风格恬淡,笔触生动,有浓厚的中国民间和佛教色彩,乃“子恺漫画”中的集大成者,精品中的精品。连《护生画集》尚不入周作人的法眼,周对“子恺漫画”的不屑可见一斑。题外插花,点到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