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所著的《包拯(南粤先贤)》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融合了学术读物的严整客观,文字精炼。《包拯(南粤先贤)》围绕包拯的生平事迹,收集历史图片,将史籍志书中的记载,以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书籍。 目录: 一、十年奉亲行孝二、千里远赴端州三、筑堤排沥屯田四、治瘴开凿七井五、端砚只征贡数六、清心堂上题诗七、创办星岩书院八、兴建崧台驿站九、三疏情词剀切十、传奇不胫而走十一、诗文传颂百世十二、精忠享誉千秋后记 一、十年奉亲行孝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二月二十五日。天圣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以断狱英明著称于世。 包拯之父包令仪,字肃之,是当朝进士,当过福建惠安县知县,曾任朝廷虞部员外郎,掌管冶炼、茶、盐的生产;又曾做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留守,赠刑部侍郎、太保。包令仪不仅为官清正,而且治家很严。包拯自小除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外,对老子、荀子、孙子等诸子学说也有所研究,因而学识丰富,思想敏锐。他能侃侃而谈,下笔滔滔,而且都论据充分,条理清晰。传统的伦理道德装满了一脑子,凡事都认死理,自小养成倔强的个性,说一不二,相比其父,包拯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包拯受当朝翰林学士刘筠的影响很大。刘筠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咸平进士,仕真宗、仁宗两朝,官至翰林承旨龙图阁直学士。曾参加编撰《图经》及《册府元龟》。其诗与杨亿齐名,均以模仿唐代李商隐为主,内容脱离现实,有形式主义倾向,时称“杨刘”。他还是著名的“西昆体”创始人之一,和杨亿、钱惟演等十七人唱和,结集出版了《西昆酬唱集》。 刘筠为官很有正义感,也很有骨气。宋真宗晚年多病,神智糊涂,让以丁渭为首的一班佞臣专擅弄权,打击排挤为官正派的寇准。而曾经与刘筠一起诗坛酬唱的钱惟演也与弄臣沆瀣一气。天禧四年(1020),一度被罢相的丁渭玩弄权术,又得以恢复相位,更是不可一世,气焰嚣张。他传令让刘筠为他起草复相制,刘筠不愿为虎作伥,断然拒绝。为了免受丁渭的纠缠,他上表坚决请求外任,于次年到庐州当知州。那时包拯二十三岁,对刘筠的为人十分钦佩。 在庐州的莘莘学子之中,刘筠也特别喜欢包拯,给予他很多勉励,教导他要注重实际,力戒空谈,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要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包拯从中获益甚多。刘筠之所以喜欢包拯,是因为包拯廉洁自好,严格自律,不结党与,直道行事。据《朱子语类·本朝三》记载:“先人曾有杂录册子,记李仲和之祖见居三衢同包孝肃同读书一僧舍,每出入,必经由一富人门,二公未尝往见之。一日,富人俟其过门,邀之坐,二公托以他事,不入。他日复招饭,意廑甚,李欲往,包公正色与语日:‘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呼!’竟不往。”包拯尚未为政,便能自律,刘筠自然赞赏。刘筠与包拯意气相投,自然对包拯给予更多的关爱。 天圣五年(1027)正月十二日,包拯到开封府参加进士考试(礼部试),而诏命知贡举(主考官)就是刘筠。历次科考都是以诗赋作为主要的评分标准,宦海沉浮多年的刘筠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选拔是关系到国家盛衰的大事。只有选拔实用型人才,才能真正为国家做实事,因此不能让胸存谋略、讲求治道的人因声律小技而名落孙山。于是他一反常规,以策论为主。这一改变,让不善诗词却精于策论的包拯如鱼得水,考中了甲科一等(前三十名之内)。四月十八日,仁宗皇帝在崇政殿为新科进士授职,甲科进士三十名,前五名授监丞,通判州(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副市长);以下二十五名授大理评事,知县。包拯未入前五名,被授大理评事,知建昌县(今江西省永修县)。 秋季乡试,次年春季省试(礼部试),省试之后还有殿试(也称御试或亲试),由皇帝亲自主考,三榜定案才能“金榜题名”,进入仕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中试为官极为不易。那一年包拯二十九岁,正是施展抱负的时候。然而他却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要侍奉父母,而没有去建昌县履职。他要求朝廷分配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哪怕是职务低一点的差遣。朝廷根据实情,改派包拯为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筅库(税监),管理税收。和州距离合肥只有百多公里,但尽管如此,包拯父母仍然不愿意跟随他赴任。包拯想到家中只有他一个男儿,理应尽孝,于是辞去官职,一心一意在家中侍奉双亲。 包拯在家乡竭尽孝道。双亲相继去世后,安葬在合肥东门外八里的螺丝岗上,他在墓旁搭了个草棚,恭恭敬敬守孝三年。居丧除服,一共经历了八年时间,仍然徘徊于父母墓侧,不愿离家。这样又过了两年,前后整整十年时间,才听从亲友的劝说,到京城等候差遣。那时候包拯已经三十九岁了,与他同科考进士的人,早已经升了官职。包拯的同窗好友、一齐考中进士的文彦博后来官升至丞相,而包拯最终只升至枢密副吏,相当副丞相的官职。 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大内涵。包拯认为孝义高于一切,不孝的人无以为国效力。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评论包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包拯的好友、同朝为谏官的吴奎称赞包拯:“竭力于亲,尽瘁于君。”包拯的门生张田在《包孝肃公奏议》中说:“包公一举甲科,拜八品京官,令大邑。当是时,同中第者,虽下流庸人,犹数日月以望贵仕。公拂衣去养,十年亡宦,意其心无他。止知孝于亲而为得也。已而还朝,天子器其才高行洁,处之当路。公上裨帝阙,下疗民病,中塞国蠹,一本于大中至正之道,极乎是,必乎听而后已。其心亦无他,只知忠于君而为得也。”包拯二十九岁中进士,本应早早便可为国效力,光宗耀祖。而他侍奉双亲,守孝十年,以那个时代的人均寿命来说,已经算是步人中年。“包青天”晚出十年,不免令人叹息。然而,当别人都渴望当官时,包拯却退而尽孝,这在以科举进仕为人生最大追求的时代实为难能可贵。包拯以不思尽孝、难以尽忠的思想以及行动,达到了封建道德的最高标准,获得了仁宗皇帝的理解和信任,其谥号“孝肃”,也是恭俭仁恕的皇帝给予包拯最高的褒奖,自然也受到朝野上下的敬佩与赞誉,“亦天下不得异议也”。 P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