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


作者:贾樟柯     整理日期:2014-08-20 10:28:29

本书收录了那些比较珍贵的,讲述质量非常高的工人师傅的访谈。通过本书的阅读,走进10位真实工人的精神世界。这10位工人的年龄段不一样,在工厂里面的位置也不一样。有的是1958年就进厂的老工人,最年轻的有一位是33岁,已经变成电视台的主持人,这里有很大的命运变化。而且有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也有一般的装卸工人。希望通过这本书带给大家一种过去50年计划经济时期工人印记的印象。
  作者简介:
  贾樟柯,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主要导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其中《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
  目录:
  序其余的都是沉默
  第一辑工人访谈
  关凤久现在阶级斗争,还得回来干保卫部长
  朱继东我的家庭没有背景,比白开水还白
  侯丽君女人有事干,老得会慢些
  陈克勤那么多组织,总得参加一个
  高翔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我就是前浪
  沈建光我这个人实际上不适合去抓人
  万孝虎享受不起,我们可以看嘛
  释隆恩父亲说,女儿相信菩萨,我相信女儿
  黄雨年龄大了,选择就少了
  赵刚如果感觉到他在回避我的眼神,就绝不跟他打招呼
  第二辑剧中虚构人物访谈
  大丽(吕丽萍饰)汽笛一响,就跟吹了军号一样
  宋卫东(陈建斌饰)这个办公室马上要拆了,将来就是五星级酒店序其余的都是沉默
  第一辑工人访谈
  关凤久现在阶级斗争,还得回来干保卫部长
  朱继东我的家庭没有背景,比白开水还白
  侯丽君女人有事干,老得会慢些
  陈克勤那么多组织,总得参加一个
  高翔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我就是前浪
  沈建光我这个人实际上不适合去抓人
  万孝虎享受不起,我们可以看嘛
  释隆恩父亲说,女儿相信菩萨,我相信女儿
  黄雨年龄大了,选择就少了
  赵刚如果感觉到他在回避我的眼神,就绝不跟他打招呼
  第二辑剧中虚构人物访谈
  大丽(吕丽萍饰)汽笛一响,就跟吹了军号一样
  宋卫东(陈建斌饰)这个办公室马上要拆了,将来就是五星级酒店
  小花(陈冲饰)现在我不是“标准件”,那也不是报废件啊
  苏娜(赵涛饰)我们子弟学校的孩子学习都不好
  附录1未来往哪里——电影《二十四城记》主题歌词/曲:林强
  附录2关键词
  附录31958年420厂员工迁移路线图(沈阳-成都)
  附录4中国工业体制变迁
  后记话到此,不多言第一辑工人访谈
  关凤久现在阶级斗争,还得回来干保卫部长
  关凤久简历
  男,77岁。
  1958年12月下旬,从东北沈阳111厂迁至成都,参与建设420军工厂。
  历任保卫科长,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1984年,任厂顾问,清查“四人帮”
  1986年10月,正式离休。
  让我惊诧的是,关书记能够熟练地运用各个时代的政治术语进行讲述。
  他还能清晰地记起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相应的那个时代的独特用语。比如说他会讲“响应毛主席建设三线的号召”,“参加中朝联合司令部对美帝国主义作战”,他有时候也会用“与时俱进”“股份制”“###”这样的当代语汇。
  对一个终身从事“政工”工作的干部来说,或许他就生活在这样的词汇和信仰里面。他是我采访过的职务最高的工厂领导,1958年工厂从沈阳迁到成都的时候他已经是保卫科长,对于“保密工厂”来说,保卫科长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别人的描述里面,曾经有过关于他的种种传言。有一位师傅跟我说,他记得60年代的一场火灾,当工厂蔓延大火的时候,关书记拔出手枪冲天鸣枪,三声枪响后,打断了高压线。当我求证这个传言的时候,他笑一笑说那不是真实的。
  采访时,我想在他滴水不漏的讲述背后,又埋藏着怎样的个人情感?他对“成发集团”的命运变迁,始终抱着理解和乐观的态度。他说:这是时代的进步发展,我们所奋斗的一切就是为了今天的经济繁荣。
  在“成发集团”和“华润置地”的土地交接仪式上,又一次见到了关书记。他站在一行退休的老干部里参加仪式,这个仪式跟他参加过的无数个会议一样,还是“台上台下,领导讲话”,但不一样的是?
  我选择在部队的俱乐部跟他谈话,在这个空空的,落满灰尘的千人俱乐部里面,有军事化的痕迹:有坦克导弹的图片,有刚挂起来的标语。他对这样的空间显得非常熟悉,从容、镇定。或许此时他能够回忆起,他坐在主席台在万人大会上讲话的宏大场面。
  贾樟柯:你是从东北过来的吗?
  关凤久:我是1958年12月下旬从东北过来的。我们420厂是1958年10月18号正式动工的,我来的时候刚刚建。
  贾樟柯:我们先谈一下420厂的来龙去脉好吗?国家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大型的企业,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关凤久:这是按毛主席的战略部署,要把军工企业靠近三线,靠山隐蔽。我们原来的军工企业、飞机工业都在东北,抗美援朝的时候那是前线,所以考虑到整个战略部署,就是往大西南里建厂。
  1956年开始在西南选厂址时,绵阳、德阳、江油、甚至甘肃的兰州,张掖那条线都去选了,最后定下来在成都。420厂1958年大跃进时上马,同时在成都还建立了132飞机厂,我们是发动机厂,两个厂子是要配对的。420厂是10月18号开始建的,那时候要求要快,100天要把这个厂房建成。我们贯彻“三边”的方针,就是:边设计,边建设,边实施。我们沈阳111厂迁过来包建这个厂,原来我们是飞机发动机修理厂,抗美援朝的时候修理米格15飞机,那些修好的飞机就直接参加中朝空军司令部对美帝国主义作战。在沈阳是11月3号开的动员大会,说我们111厂要包建成都的420厂,60%的人员要迁到这个新厂去。设备也要按比例来分,搬到成都去。逐渐地动员工人、技术人员、干部往西南迁。我是12月下旬第一批就过来的,因为当时我是保卫科长,那时要调查周围的环境、人口状况。领导里有副厂长,一个总工程师,他们比我来得还早一点。
  贾樟柯:60%的111厂的职工大概人数有多少?他们只是工人自己过来还是整个家庭都迁过来呢?
  关凤久:整个家庭都要迁过来,从东北到大西南嘛,要在成都扎根下去。迁过来的工人、干部、各类技术人员都是按60%的比例选择的,那时候大概有四千多人陆续到了成都。
  贾樟柯:这么多人一起过来,动员工作好做吗?
  关凤久:绝大多数都来了。50年代人的觉悟比较高,又经过抗美援朝,一动员,绝大部分都是毫无顾忌,打起背包就出发。人先来,逐渐家属跟着来,最需要的是工具制造的工人,他们是先行部队。那时的宝成铁路1959年1月塌方,他们就通过水路从沈阳到大连,从大连到上海,从上海坐轮船经过、武汉、重庆到这儿的。他们那批来的主要是工具车间的,1月12号第一批到达,大约几百个人。
  贾樟柯:第一批人,这么曲折地过来,这几百号人路途真远。
  关凤久:是啊,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要做生产准备工作,做工具,做模具,做家具,做刀具,他们就来了。那时候住厂房、住库房很艰苦,通长的大铺,就在大厂房里睡。
  贾樟柯:你刚来双桥子时是什么环境?
  关凤久:那时候双桥子到处是稻田、坟包子,高高低低,小丘陵似的。那时候厂房刚建,还没有修围墙,市民都跟我们大道来回走,就感觉猪马牛羊都在这儿,给保卫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设备拉来了以后露天一放,弄一个苫布一盖,,我们要昼夜巡逻,保卫设备安全。
  贾樟柯:刚才你说曾经选过德阳、张掖,为什么勘察了那么多地方,定下来在成都?
  关凤久:那个时候要承受这么大的军工企业,那些城市供应不行,粮食、蔬菜、宿舍、建筑材料的供应跟不上。一个厂子生产的材料要往里运,产品要往外运,那些城市交通都不适合,所以就选在成都周边。那时候我们420厂选在成都东郊,造飞机的132厂选在西郊。
  贾樟柯:你做保卫工作,当时情况复杂不复杂?
  关凤久:复杂。有敌对势力,周围牛市口的家属被杀、被拐的人很多,我们都了解。
  贾樟柯:是咱们的工人家属?
  关凤久:周围的,不是我们的。我们的也还好一些,因为我们是军工企业啊,工人都是经过严格政审的。主要是厂周围环境乱,当然内部职工也有不法的。1960年我们搞新品试验,又清理出去一批不适合在国防单位呆的人,当时国家下了一个文件,有些人不适合在我们厂待,就清理出去,我们是保密厂。
  贾樟柯:那咱们这个厂围墙是哪个时候修好的?
  关凤久:这个围墙大概是1961、1962年修的,当时蒋介石叫嚣要###,那时候才修好的。
  贾樟柯:我这几天采访其他工人,跟他们说我今天会来采访您,他们有一个很深的记忆,说60年代有一场火灾,你在关键时刻一枪把高压线给打断,你还记得这个事吗?
  关凤久:着火的事是这样的,那时我们厂房是大草棚,基建部门的一个工人捡了焦炭放在床底下点着取暖,那时天气有点凉,放在床底下就引来了大火,把整个厂房,建筑工人住的工棚子,一下子烧了,火烧联营。那天正好刮大风,把周围邻居的房子都给烧了,我们那时候叫火烧联营,确实记得的。
  贾樟柯:那你当时真的有打枪吗?
  关凤久:没。
  贾樟柯:这是传奇了。
  关凤久:当时我确实没有打过枪。
  贾樟柯:在你的记忆里,420厂最忙碌、生产最火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关凤久:最火热是建厂的时候,没有运输工具,自己人上三砖厂背砖,十块、八块;用小推车推;担的,挑的,拉的,背的都有,这是建厂的时候。后来是修建铁路,,修铁路专用线,组织一个建厂大队帮着弄。军区派了一个警卫连,运输连车队来帮忙。到试制的时候,我们搞地对海的导弹,叫75号机,那个时候都是睡到车床旁边,包括我们厂后来的书记,后来当了三机部副部长的崔光伟(音),都是昼夜跟,连轴转,直到试制成功。
  贾樟柯:当时有苏联专家帮着?
  关凤久:当时个别的有,搞75号机的时候。沈阳那边有苏联专家,75号机试制完后。过了没多久,我们就跟赫鲁晓夫闹翻了,他就把苏联专家撤了。我们这儿他们根本就没有来。
  贾樟柯:那这个厂在“文革”时有没有停产?
  关凤久:在“文革”的时候就闹起来了,“文革”不生产飞机发动机,自己装黑白电视。工人不上班,都开玩笑说这叫“8912部队”,就是八点钟来,九点钟都跑了。厂里没有人,基本都没人。我们那时候当警卫干部,“文革”的时候受冲击很大,我本身就是保卫科长,后来当保卫处长、保卫部长。“文革”刚开始,我被派到二厂当党委书记,当了没多长时候,动员搞“文革”,几天以后,厂里领导说不行,现在阶级斗争,你还回来干你的保卫部长。但造翻派闹起来以后,我们这些人首先受冲击了。
  ……





上一本: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 下一本:大太监李连英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的作者是贾樟柯,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