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现20世纪上半时中国8位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丰富实践。 蒋梦麟,20世纪二十三年代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1928-1930年任中国公学校长;1945-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梅贻琦,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张伯苓,1919-1948年任南开大学校长。 竺可桢,1936-1949年任浙江大学校长。 罗家伦,1928-1930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三四十年代任中央大学校长。 任鸿隽,1935-1937年任四川大学校长。 胡先骕,1940-1943年任中正大学校长。 这8位校长有7位留学美国,张伯苓早年虽未留美,同样深受欧美教育思想的影响,曾获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们花大力气将西方科学精神和教育理念引入中国,对北大、清华、南开、浙大、中央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建设,对现代中国教育与学术体制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书不随流俗,不囿偏见,择其要者——勾勒出来,颇具参考和研究价值。 目录: 前言:看他们怎样当校长 北大功臣蒋梦麟 胡适:两次当校长 梅贻琦怎样做人做事 张伯苓:中国私立大学的拓荒者 竺可桢:管天的人如何管大学 罗家伦的校长生涯 任鸿隽与四川大学 胡先骕与中正大学的命运尽管没有挨打,但蒋梦麟还是回到私塾,继续那苦不堪言的读书生活。他说:“在最初几年,家塾生活对我而言简直像监狱,唯一的区别是:真正监狱里的犯人没有希望,而家塾的学生们都有着前程无限的憧憬。所有的学者名流,达官贵人不是都经过寒窗苦读的煎熬吗?”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忍受监狱似的煎熬。他还说,如果没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名言警句的激励,他早就跑到上海经商去了。因此他认为:“理想、希望和意志可以说是决定一生荣枯的最重臻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上,第31页)平心而论,蒋梦麟最初的理想还是属于传统社会的一种个人奋斗,但是这种个人奋斗与国家社会是联系在一起的。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在《任鸿隽与四川大学》一文中,曾经引述陈衡哲对女儿任以都说过的一段话,也谈到这个问题。她说:“我们那一代人出去留学,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学成归国,要为国家、人民尽点心力、做点事。你们这一代却根本对公众的事,没有什么理想,只愿念个学位,找份好差事,这算什么?”当年任以都因为思想激进,一再痛骂士大夫祸国殃民。但陈衡哲对她说:“你知不知道士大夫阶级为国家、人民做过多少事?真正的士大夫,处处为国家、人民着想,从不考虑个人利害,这样过一辈子才算是有意义的。”直到晚年,任以都对母亲的这番话还记忆犹新。她说:“他们那一代,不但开辟了很多新路径、新园地,为日后中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满怀崇高的理想与抱负,一心要为国家、人民贡献心力。”(《任以都先生访问纪录》第120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八十二年出版)蒋梦麟比任鸿隽夫妇略大几岁,士大夫气质在他身上也有明显的表现。P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