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丛书是我国跨世纪的、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该套丛书题词:“总结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套丛书根据毛泽东同志“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的指示精神,选取中国历史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人物270余人作为传主,出版200部。有哲学思想家、政治思想家、科学思想家、文艺思想家、宗教思想家等。丛书“评”和“传”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在不同层面上生动展示出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创造性业绩,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古为今用,为实现继往开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潘富恩,1933年12月生,浙江温州瓯海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作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联理事。著有《中国哲学论稿》、《中国古代认识论史略》、《吕祖谦思想初探》、《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范缜评传 第一章家世、生平与论著 一、家世 二、关于生卒年的辨证 三、生平与论著 第二章南朝时期的社会与佛教 一、门阀土族政治 二、统治者佞佛 三、南朝时期的僧官制度 四、南朝的寺院经济 五、佛教的盛行与反佛斗争 第三章《神灭论》发表年代的考辨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问题的考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范缜评传 第一章家世、生平与论著 一、家世 二、关于生卒年的辨证 三、生平与论著 第二章南朝时期的社会与佛教 一、门阀土族政治 二、统治者佞佛 三、南朝时期的僧官制度 四、南朝的寺院经济 五、佛教的盛行与反佛斗争 第三章《神灭论》发表年代的考辨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问题的考辨 三、结论 第四章范缜前唯物主义形神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形神”问题的起源与神灭论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神灭论思想的发展与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神灭与神不灭论斗争的激化 第五章《神灭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一、彗远的因果报应说与形尽神不灭论 二、梁武帝萧衍的“真神佛性论” 第六章《神灭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七章两次神灭与神不灭论战的历史过程 第八章《神灭论》理论辨析 一、“形神相即” 二、“形质神明” 三、“人之质,质有知”与“知虑各有其本” 四、“教之所设,实在黔首” 五、“浮屠害政,桑门蠹俗” 第九章围绕《神灭论》展开的理论论争 一、沈约的《难范缜神灭论》 二、曹思文的《难神灭论》与《重难范缜神灭论》 三、萧琛的《难神灭论》 第十章《神灭论》的历史意义及其理论局限 …… 何承天评传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