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是“西方早期汉学经典译丛”之一,全书共分19个章节,是一部中古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中国人最早游历中亚和西方并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的马可·波罗”的拉班·扫马的传记。具体内容包括“东方教会大总管和宗主教马·雅巴拉哈传”“阿鲁浑王之善举及其驾崩”“合桑王尊敬马·雅巴拉哈”“马·雅巴拉哈享盛名并建成马拉加修道院”“对艾尔比勒基督徒之大屠杀”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中文版序 译者序 叙利亚文书译者之祈祷词 叙利亚文书译者之前言 第一章拉班·扫马传 第二章东方教会大总管和宗主教马·雅巴拉哈传 第三章拉班·扫马和拉班·马可冀往耶路撒冷 第四章拉班·马可被委为总主教,命名马·雅巴拉哈,拉班·扫马任巡察总监 第五章马·雅巴拉哈被选宗主教 第六章君王阿合马朝马·雅巴拉哈受诬 第七章以阿鲁浑王和马·雅巴拉哈大总管之名,拉班!扫马出使罗马国 第八章阿鲁浑王之善举及其驾崩 第九章海合都王和马·雅巴拉哈 第十章拉班·扫马、海合都王和拜答儿王之死 第十一章对马·雅巴拉哈和马拉加基督徒之迫害中文版序 译者序 叙利亚文书译者之祈祷词 叙利亚文书译者之前言 第一章拉班·扫马传 第二章东方教会大总管和宗主教马·雅巴拉哈传 第三章拉班·扫马和拉班·马可冀往耶路撒冷 第四章拉班·马可被委为总主教,命名马·雅巴拉哈,拉班·扫马任巡察总监 第五章马·雅巴拉哈被选宗主教 第六章君王阿合马朝马·雅巴拉哈受诬 第七章以阿鲁浑王和马·雅巴拉哈大总管之名,拉班!扫马出使罗马国 第八章阿鲁浑王之善举及其驾崩 第九章海合都王和马·雅巴拉哈 第十章拉班·扫马、海合都王和拜答儿王之死 第十一章对马·雅巴拉哈和马拉加基督徒之迫害 第十二章合桑王尊敬马·雅巴拉哈 第十三章马拉加更甚之抢劫和谋杀 第十四章艾尔比勒城堡中的叛乱和战斗 第十五章马·雅巴拉哈享盛名并建成马拉加修道院 第十六章合桑王对马·雅巴拉哈之爱及其崩 第十七章完者笃王与马·雅巴拉哈 第十八章对艾尔比勒基督徒之大屠杀 第十九章马·雅巴拉哈之死 英汉对译词汇 后记 中文版序 二十余年前,朱炳旭(原名朱炳耀)君就读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时,曾听过我开设的“英文历史原著选读”课程。自思当时的英语水平并不高(至今恐怕亦然),之所以开设这门课,一是确实特别认可马克思的名言“Aforeignlanguageisaweaponinthestruggleoflife”,故十分希望年轻的大学生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今日之所学;二是因为自己除了在史学方面略知一二外,总算还稍稍有些外语“特长”,从而不无“卖弄”一下,混碗饭吃的意思在内。但我当时对这门课的效果,从未寄予很大的期望。 然而,近日与相别多年的朱君重建联系后,获悉他竟因听我的课而“找到了感觉”,并在嗣后也“仗着这门看家本事混饭吃了”(语见本书“后记”).于是大有“喜出望外”之感。这不仅为自己昔日“插柳”的意外收获而高兴,更为朱君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而高兴。尤其值得赞赏的是,朱君完全出于兴趣爱好,充分利用了本可“轻松轻松”的时间,加压于自己,译出了本书。这与当前普遍流行的功利做法完全背道而驰,但于学术与文化建设却十分有利,所以我对此举是颇具敬佩之心的。 正因为怀着这样的态度,故当朱君要求我为此译著写篇序言时,我并未拒绝,而是声称“尽力而为”。将近三十年来,我忝为“专业人员”,从事历史研究,而专业的范围正是古代中西交通史。我对拉班扫马的事迹有所了解,但是并无研究,因为我的专业重点是在汉唐时期,对于蒙元以降的时代,则非我长。虽然,我仍很愿意不揣谫陋,为朱君的译著作序。一方面为了不负朱君之望,另一方面亦有意于向读者郑重推介这份甚有价值的古代东西交流资料,特别是希望引起中国学者和一般读者的注意,使其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 拉班扫马的事迹被学术界称为“逆向的马可波罗”,盖因与之同时代的马可波罗曾发自意大利,经今伊朗、中亚等地,从新疆入境,前赴元朝的北方都城“上都”(原称开平,故址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其旅行路线显然是自西向东。而拉班扫马则发自“大都”(即今北京),循陆路西进,经今新疆、中亚,而至伊朗、伊拉克;后又奉命出使今土耳其、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地。他自东而西,旅行方向恰与马可波罗逆向,故获“逆向的马可波罗”之美誉。 尽管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拉班扫马的形象远不及马克波罗“高大”,其事迹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也远低于马克波罗。但是他对于东西交往的贡献,却未必逊于马可波罗。因为马可波罗只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东行;而拉班扫马作为虔诚的景教徒,却是为了赴耶路撒冷“朝圣”才西行的。此外,他嗣后虽然朝圣未果,却曾奉伊儿汗国阿鲁浑汗(统治伊朗的蒙古族人)之命,出使君士坦丁堡、那不勒斯、罗马、热那亚、巴黎、波尔多等地,旨在联合欧洲的基督教徒,他对于欧亚之间宗教事务的涉足之深,远胜于马可波罗。 偕同拉班扫马一起西行的弟子马可,曾被景教(聂斯托利派)总主教任命为“契丹与汪古教区主教”,拉班扫马本人则被任命为巡视总监,两人的宗教地位都不低。后来,拉班扫马率团出使欧洲,在那不勒斯晋见过伊利德萨尔达罗(IridShardalo)国王;在罗马与红衣主教作过精彩的学术讨论;在巴黎晋见过法兰西国王;在瓜斯科尼(Guascogne)晋见过英国国王。如此频繁和积极的外交活动,显然比马可波罗的事迹更为杰出和辉煌。至于拉班扫马的弟子马克,在被任命为东方教会的主教(改称雅巴拉哈三世)后,则花费了大量精力,与蒙古人的朝廷展开外交接触,试图使其教徒免受穆斯林统治者的折磨、劫掠,乃至屠杀。 显而易见,拉班扫马和马可(雅巴拉哈三世)在欧亚的外交希宗教事务中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视,所以,记述他们这些活动的本书,也就具有了很高的史料价值,既可供一般大众了解当时的史实,也确助于学者做更加深入的学术研究。因此之故,朱君翻译本书,实是一件“积德”的学术善举。译著虽然删除了英文原著颇有意义的《导言》部分,不免有些可惜,但我相信,它仍会受到读者们的好评和欢迎。 芮传明2007年7月20日于上海第一章拉班扫马传 有一个信徒身为贵族,且是敬畏上帝之人。他生于一显赫的家庭,属于一著名的部落。他拥有世上万物,天资聪慧。他名曰昔班(Shiban),是位扫拉(Saora)②。他居于一个称为汗八里(即北京)的城市,亦即东方之国的京城。按照教规,他娶一名叫克亚姆塔(KeYamta)的女人。他们共同生活很长时间,仍无子嗣,他们乃不断向上帝祷告,恳请赐予他们一个儿子,以延续[他们的]种族。以其仁慈的恩惠予人以安慰的上帝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并给他们以怜悯,因他惯于接受那些心灵破碎者的乞求,倾听那些[向他]恳祈者的呻吟。“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他确凿地道出可靠的希望。且看,当祈求以良好的意向呈现时,上帝便为两性即男人和女人履行其责任。再看,上帝见以利加拿(Halkana)之妻哈拿(Hanna)为正当的向他恳求,便没有禁止她;玛挪亚(Manoah)之妻亦未遭拒,她不久便在新房得到天使。 其时,上帝使怀孕之灵附于妇人克亚姆塔,她遂生一子,夫妻俩名之日扫马④。他们欣喜[至]极,邻居和亲戚亦为小儿出世而高兴。 他们养育他(在一段值得称赞的系统教育之后),至其能接受教导之时,他们将他交与一可敬之老师,并在他面前(即在他的指导下),以教会学问勤勉地训练他。他们为其娶一少女为妻,并为他而欢喜。人们认为他应该得到牧师等第,于是他被接纳进入牧师之级(7),成为上述城市教会之监护人。 他过着一种严格的贞洁与谦卑的生活且全身心投入,以获得精神之超越,他努力使自己契合于来世的万事万物。当他年届二十时,其心燃起熊熊圣火,烧尽罪恶之荆棘(或荆棘之来源),涤去诸种淫猥和污秽,净化其灵魂。因他更喜主之爱,他紧握犁把,不愿看身后@。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世俗之阴暗,并立刻抛弃属于他的娱乐之物。他视美食为无物,且滴酒不沾。 现在,当其双亲察觉此情时,肝肠欲裂,因其唯一之子正离他们而去。他们站起来,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向他恳请,并当面允诺给其世上万物。他们说道:“为什么?哦,我们珍爱的孩子,为什么离开你所爱的我们?我们的悲哀如何竟然成为你之所欲?我们的悲恸如何竟然成为你心目中之甘甜?你细思之,我们的财富将来归谁?想想,谁是我们的继承人?仔细想想,谁将是我们辛劳[成果]的主人?你怎么忍心让我们断子绝孙?你的心里怎么想的?为何竞欲让外人成为我们的后嗣?”如此,他们以眼泪说服了他,他们的恸哭和[与上述]相同之谈话亦让他悲伤,他表面上听从他们的话,也与他们住在一处,但内心却极不情愿。,他顺从其肉身,服侍其双亲三年。三年间,他从未停止过他的苦修,他无休止地为其艰难事业而奋斗。 当他的双亲明白其劝戒无效、其话语与基督之爱相比微不足道时,他们离开他以成全其心意。他随即散其家财即其服饰和普通衣物(或家具)于穷人,且着僧装;他接受圣洁虔诚的神甫马-吉瓦吉斯(MarGiwargis)(乔治)总主教①的剃度。他开始劳作于主之葡萄园中②,期望将来进入天国,获得天国的宝藏,他坚信自己必得全部第纳尔(dinar)③作为回馈。他给自己辟出一间密室,幽闭其间达七年。此[期]过后,他决定脱离人类,到与世隔绝的深山里去实践其苦行生活,以便能在彼处如同一位隐士般[安静]地修持。他随即出发,离开他们(即其父母)的城市,行走一天,他决定居于彼处。他找到一可靠之地,有一处洞穴,其旁山中有一泓泉水。他静坐于彼,并感谢上帝。他的德行让他成为一非常可敬之人,终于,其美德在彼地流传开去,群众常常聚集于他周围,聆听其话语,每个人都将荣誉划拨于他(即归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