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儒王阳明


作者:周月亮     整理日期:2014-04-21 08:19:39

王阳明——融诸学于一体,集各家之大成,创心学,平乱党,辞章、兵学、仙佛,无不涉猎。继孔圣、孟圣之后的又一儒家圣人。
外以史实文字记载以追求实叙,内以体现阳明心性功法以彰显心学,清谈漫话,平铺直叙,用最简朴的语言,从人性的角度贴近神圣化了的王阳明,感受活生生的明代大儒王阳明之成败得失,体会融儒释道精华的心学之力量及其韵律。
  作者简介:
  周月亮,生于1958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生导师。撰有《近世文学论稿》《水浒智局》《(儒林外史)与中国士文化》《新评新校(儒林外史)》《走向卢沟桥》《历代大儒传》(主编)《孔学儒术》《释家箴言录》《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电影现象
  目录:
  序活出本真
第一回古越阳明子
1.夜之光
2.夜中正是用功时
3.家族徽章
4.古越姚江
第二回掘地觅天反复有常
1.内圣外王起脚处
2.圣人必可学而至
3.格举子业
4.龙泉山诗社
5.纸上谈兵
6.道心有赖
第三回舍岸登筏觅津梁
1.观政不丧性序活出本真
第一回古越阳明子
1.夜之光
2.夜中正是用功时
3.家族徽章
4.古越姚江
第二回掘地觅天反复有常
1.内圣外王起脚处
2.圣人必可学而至
3.格举子业
4.龙泉山诗社
5.纸上谈兵
6.道心有赖
第三回舍岸登筏觅津梁
1.观政不丧性
2.文章体道
3.刑部里的名士
4.戴儒冠的道士
第四回小家的大帝国
1.牧羊人
2.宰相经
3.嘤其鸣兮
4.家天下
第五回风雨如晦心路难
1.冠履倒施
2.是非同门
3.鱼烂蚌病
4.习忍达无所伤
5.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
6.北风送南雁追杀造神话
7.情牵返尘寰有情觉悟难
第六回屈服的壮丽:龙场悟道
1.若转不得虽活犹死
2.打骨出髓龙场悟道
3.知行合一“心”如镜
4.自行化他
5.太极功夫
第七回以行求知
1.坐起歌咏俱实学
2.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3.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4.为学须知着力处
5.理幽难显统一于直觉
第八回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1.心存气节
2.首要自家身心好
3.政事皆学问
4.刘瑾伏诛
5.破蔽解缠实处用功
第九回以无为本勇以成之
1.吾心便是宇宙
2.圣学即心学
3.打通朱陆
4.或语或默无我方能自得
5.“道也者,自我得之”
第十回随地指点随处体认
1.真切为性命
2.仁人以明心爱爱而见性
3.“持志如心痛”
4.悔悟是去病的药
5.大地无寸土
6.不动于气不着意思
7.动静一机体用一源
8.静养灵根事上练
9.主敬存诚戒惧慎独
第十一回文人用兵传习录
1.出东门
2.胜败由人兵贵善用
3.百战自知非旧学
4.心中贼与制度鬼
5.像情书的檄文
6.上善若水
7.真诚的权术
8.学用一体
9.大学之道
10.教典问世
第十二回功成自会随机运变
1.宁王起事
2.行间用诈
3.不动心才能神机运变
4.心法气机
5.鄱阳湖上
6.圣贤功夫俗世智慧
7.江山如戏院
8.忠而见谤最窝囊
9.忠、泰之变:心血凝水六月寒
10.我亦爱山仍恋官
11.人人有个原圈在
第十三回致良知:让良知成为无意识
1.学在闺门妊席闾
2.诀窍真机
3.千古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
4.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5.良知应世:无可无不可
6.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
7.人有虚灵方有良知
8.简易直接尽性至命
第十四回游于艺
1.常快乐是真功夫
2.自蔽自昧皆因傲
3.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4.诗意地栖居
5.良知未能王家居
第十五回无善无恶
1.光不仅在烛上
2.物各付物神化妙应
3.曲成万物
4.天泉证道
第十六回不动心
1.愈真切,愈简易
2.剑气晚横秋色净
3.煮沙为盐
4.兵声寒带暮江雄
5.秋风南滇路
第十七回此心光明
1.政坛祭
2.仰高钻坚
3.息壤
附录一传主年表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三跋圣人功夫俗世智慧
仁人以明心爱爱而见性
改善你的感觉重新评价考验受天道的恩惠,入手熟读《阳明全书》时,我的疑问得到了解释……这是一生中的大幸运,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快乐。如果没有这一助,自己的一生恐怕是白过了——日本阳明学始祖中江滕树一生伏首拜阳明——日本明治时期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有明三百年之活剧,像明人创作的戏文一样,有它堂皇的开端,略为沉闷的发展,好戏连台的高潮和引人深长思之的结尾。整个大故事有似“夜”“光”“影”之交叠的万花筒。朝纲整肃时,社会萧条;政治糜烂时,社会又出新芽。土崩之中有砥柱,瓦解之际有坚心,鱼烂之内有珍珠。从正德朝开始,明王朝开始衰败也“好看”起来。漫漫长夜,人们渴望光。阳明应运而生了“心学”之光。
夜与光乃并体联生的统一体,不可作两事看。光有波粒二象性,夜则有光影二象性。一物之立则有三象焉。同理,宦官有忠奸,更有不忠不奸、可忠司奸的一大群。文官有邪正,更有不邪不正、可邪可正的一大帮。天下没有不包含互反性的东西。洪武爷想打掉宦官和文官,却反弹得这两样都空前的活跃。
这个最穷苦的孩子开拓了汉人复兴的重要时代。然而,这个牧童、乞儿、和尚出身的皇帝与传统的文官精英政治及他们那套文化传统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从小吃苦太多养成他反社会反政府的人格,长期的军事杀伐助长了他残酷的品性。他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是联合农民斗地主,打散那个压迫穷苦百姓的官僚层。如果说废除宰相是怕篡权的话,大杀贪官则是为国为民除害。他杀贪官的幅面和力度、持久性都足够空前。但以小过杀大臣成了家常便饭时,他就是江湖的“老大”了。他从农村的社戏中就知道了宦官祸政的教训,他认为宦官中好的“百无其一”,他当了皇帝后严禁宦官,规定宫中宦官的数量不得超过百人,不准他们读书受教育,想砍断他们干政典兵的道路。结果却造成文盲收拾文化人的怪异国情。他自信他定的规矩会永世长存,绝没想到事实上却是及身而绝。
要问刘瑾明用国家正典,暗用厂卫杀过多少国家大臣,又廷杖、贬谪、流放过多少国家大臣,又辱弄过多少国家大臣,他本人绝对数不清,也没想着要数,因为对他来说这些均如吐痰放屁一般。《明史》上记载的只能是其中一部分。
这位实际上的皇帝却没有真皇帝的家产观念、责任感,还是个及身而绝。的绝户。越有权势越有欲望,而他偏已去势,其心理之阴暗、焦虑也是常人所不及的。他手中那把扇子中藏着锋利的匕首,说明他活得极不安泰——所有的人都可能是敌人。这是以人为敌者的必然逻辑。这种心理阴暗如“昏夜”的秉国者必然把国家搞得昏天黑地。因为这是人世间最最极权的国家,谁握着皇权的手柄,谁就能按着他的意志把这个国家抡起来。这个古老的帝国的第一原理是“朕即国家”。这个“朕”又往往是不知从哪儿掉下来的杂种。像吕不韦那种伎俩汉代陈平用过,唐、宋、明均有过得手者。群臣百姓只见皇权,以皇权为国家,不敢问其由来和根本。皇城其实是个“空筐结构”,谁能填充进去谁就是“主公”。“空筐”不阴不阳。皇城内用不阴不阳的宦官,歪打正着地揭示了它们的同构性。
宦官掌权,明代是空前绝后登峰造极的了,明君良相极难找,昏君毒竖却成对地出现此起彼伏。英宗与王振不及正德和刘瑾厉害,正德和刘瑾又不如天启与魏忠贤要命。刘比不过魏,但正德是来历不明的大痞子,古今无双的大玩主。
刘瑾偏要在正德玩到兴头上时奏事,正德厌烦地挥挥手:“我用你干甚么?偏来烦我。”这正是刘的“设计效果”,他从此连形式也不用走了,成了“执行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反正外廷群臣也见不到皇帝,圣旨均从大内传出,谁敢动问真假?“空筐”宰制了天下“大有”,刘瑾握住了皇权的手柄,他的意图成了大明帝国的方向。朱元璋要是能看到这一切,会再举义旗大造其反么?极可能的。但自有王阳明这样的能员去镇压他,没有反蒙的民族情绪作支持,明帝国又空前成熟,后“朱元璋”是不会得手的,他老老实实地放牛去吧。在不阴不阳的时代,是条龙也得盘起来。
阳明被刘瑾打了40大板,发配到贵州龙场驿站,刘瑾的性格决定了王阳明的政治命运。
如果说宦官祸政是“夜”的话,那文官活跃确实是“光”。没有文官活跃这个大背景,就没有阳明用武的大舞台,心学也不会成为影响朝野的大思潮。文官活跃文化上的原因是由于宋代理学的教化;历史原因是经辽、金、元异族统治后,读书人都有股子主人翁的责任感;现实原因是朱洪武广开仕路和言路,开科取士的规模空前大,允许任何官员直接上书言事。翻《明史》列传,时见有人因一奏疏而骤贵或倒霉到底。文官队伍品种驳杂,良莠不齐,总体上是政府运转下来的基本力量。正德以后,皇帝不上班的多多,全国的政事照常运转,靠的就是文官。
王阳明与这个文官系统的关系也是“夜与光”关系:他既是这个背景中人,又要超越他们。他从他们中来,却不想与他们一样架空度日、混吃等死或生事事生地被是非窝活埋;他想带动他们一起觉悟大道,他们却觉得他猖狂生猛。他在他们当中如“荒原狼”,他们则如家兔子。他一生之戏剧性的沉浮变化,有一半是文官集团导演的。当然关键在于他不肯和光同尘,不想与世低昂,反抗窝囊——古代中国什么都能容忍,就是不能容忍不平庸。他既生活在这里,又生活在别处。他因此而历尽颠蹶,也因此而光芒九千丈。他想给黑夜带来光明,黑夜想把他吞噬了。他终于冲破了黑暗,创建了给几代人带来光明的心学。然而到了鲁迅还在说:“夜正长,路也正长。”P5-7
……





上一本:离宇宙最近的人:霍金传 下一本:绝对C罗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儒王阳明的作者是周月亮,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