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院士”书系,是一部对我国各科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八位院士的珍贵访谈录,他们分别是:王梦恕、陈可冀、黄其励、缪昌文、王陇德、秦顺全、齐康、李幼平。从桥梁到隧道,从能源到电子通信,从建筑设计到材料创新,从卫生管理到中西医结合,通过对院士的成长经历、求学历程、学术领域、工作方法、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进行故事叙述性的写作,配上珍贵的相关照片。 书系内容充实,描绘传神,文字流畅,既有科学思维的缜密,又有文学著作的生动形象。穿插全书的260多张珍贵照片更加强了可读性,图文并茂地全方位探访当代中国顶尖科学家的精彩人生及辉煌成就,使广大青年读者对我国的现代前沿科技增加一分了解,对人生梦想和追求有更多认识和体悟。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可读性强、阅读感轻松愉悦的优秀励志读物。 ★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隧道工程技术的领军人,让地下空间成为中国工程的新亮点。标签:“他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往工地的路上。” ★陈可冀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奠基人,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现代化打开一条新路径。 ★黄其励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中国能源领域奋斗半个世纪,为能源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贡献一生才智。 ★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高性能工程材料技术领军人,“驯服”混凝土的科学家,缔创“世界建坝史上的奇迹”。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优秀医生到卫生部副部长,让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速。 ★秦顺全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桥梁建设领军人物,30余座跨江、跨海大桥设计者,让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 ★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重大建筑的设计者,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得主,用历史建筑凝结国家记忆。 ★李幼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电子通讯专家,从核武技术专家成功转型为未来网络技术的预言者。 作者简介: 石晶晶,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曾策划的出版物有《伟大长征》《汶川震撼》等。 周蓓,律师,曾策划编著《八十年代的记忆——中国名人谈改革》系列出版物。
目录: “走近院士”书系序言聂震宁 王梦恕——在一线工地上磨练成才 大事记\2 一、书香世家\3 二、蔡家坡中学的调皮王\7 三、从天津铁路学校到唐山铁道学院\11 四、修建中国第一条地铁\18 五、机务段里的“高才生”\22 六、大瑶山的“技术革命”\27 七、浅挖暗埋的革命\33 八、告诫后来者:实践出真知\37 九、向地下空间进军\39 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奠基者与开拓者 大事记\46“走近院士”书系序言聂震宁 王梦恕——在一线工地上磨练成才 大事记\2 一、书香世家\3 二、蔡家坡中学的调皮王\7 三、从天津铁路学校到唐山铁道学院\11 四、修建中国第一条地铁\18 五、机务段里的“高才生”\22 六、大瑶山的“技术革命”\27 七、浅挖暗埋的革命\33 八、告诫后来者:实践出真知\37 九、向地下空间进军\39 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奠基者与开拓者 大事记\46 一、中学时代加入过中国作家协会\49 二、大学毕业后,从西医转向中医\50 三、受业于三位大师\52 四、向同道取经\62 五、主攻心脑血管疾病\64 六、挖掘清代宫廷医药档案宝库\68 七、开老年医学研究先河\71 八、传道、授业、解惑\75 黄其励——终生才智为国家 大事记\86 一、少年时代自己赚钱交学费\87 二、大学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88 三、在基层十年磨一剑\91 四、为国家发好每一度电\92 五、出国进修结出了学术硕果\95 六、为电力系统应对自然灾害出谋划策\98 七、为中国未来数十年制定能源路线图\102 八、给年轻人的建议:脚踏实地,志存高远\104 缪昌文——“驯服”混凝土的“魔术师” 大事记\106 一、深受父辈影响,从小就爱读书\107 二、“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108 三、留学丹麦,一年完成国内四年的工作\112 四、二十余年潜心研究高性能混凝土\114 五、用知识创造价值、回报社会\116 六、创造世界建坝史上的奇迹\118 七、从高级工程师转型为现代企业家\121 八、最看重博士生导师的身份\125 九、让中国建筑更“绿色”,更环保\127 王陇德——为中国人的健康而奔走 大事记\132 一、想做工程师,却考上了医学院\133 二、想做个好医生,却成了官员\135 三、“非典”让公共卫生管理提速\141 四、打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战\148 五、大专家写小科普书\153 六、“医无德者不能为医”\154 七、健康生活的好榜样\156 秦顺全——一辈子为造桥而痴迷 大事记\162 一、大学开始,爱上了造桥\164 二、在铁道部大桥局,从“小兵”开始做起\169 三、35岁开始挑大梁\172 四、最满意的作品——长江大桥\174 五、向跨海大桥进军\178 六、让中国从桥梁大国变成桥梁强国\182 齐康——建设有情感的城市和建筑 大事记\186 一、少年时代的建筑和绘画艺术启蒙\187 二、大学期间受教于建筑大师\192 三、在东南大学一待就是六十余年\198 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耗时20年的项目\202 五、武夷山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金奖作品\206 六、周恩来纪念馆——红色建筑的代表作\209 七、为未来的中国培养设计师\212 八、每天都在画画\216 李幼平——功勋卓著的通信技术专家 大事记\220 一、一度因爱好无线电而影响学业\221 二、一纸调令,让他转向核武器研究\223 三、中国未来网络的思考者\225 编后记\237 王梦恕——在一线工地上磨练成才 修建中国第一条地铁 1964年,王梦恕顺利从唐山铁道学院研究生毕业,成为新中国高校历史上第一批研究生。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研究生学历的他已经跻身高级知识分子的行列。学校决定,让他留校任教。 1965年,我国决定在北京修建第一条地铁。王梦恕主动请缨,来到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成为这条地铁的技术人员。 在一次偶然的技术图纸查审过程中,王梦恕发现施工设计图内净空计算未考虑施工及运营中的贯通误差。当王梦恕把事态的严重性告诉施工处时,他们相信这个26岁的青年技术员不是“信口雌黄”,处长及时向局领导反映了这个问题。 局总工程师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的工程师和专家及高层管理人员全部参加了会议。因为事关隧道施工和设计图纸的变更,这是一件大事。当时开工的日期已经迫近,若扩大净空,将造成3万张设计图的返工,势必将开工日期推迟3个月。这样的大事,必须认真研究,在充分认定后,由局党委审批报中央才能通过。 在一大批专家和领导眼里,王梦恕可谓人微言轻,就是说破了嘴皮也难以让人们心悦诚服,他必须用已建工程的实测数据来证实。 “证据?!我可以将完成的约1.5千米的地下大水渠作为实验,进行实测,看它的贯通误差是多少。”王梦恕立下了军令状。 会后,他背着仪器,带着测工,冒着寒彻骨髓的风雪,进入施工完成的直线渠道工程进行贯通测量。在长达1.5千米的渠道内,嘴里的热气呼出来即结成了冰,手上、脚上被看不清的木板铁钉多次扎破,耳朵被冻伤,渗出的血水也结成了红冰块。经过反复测量,最后测出1.5千米的水渠贯通误差竟在正负200毫米! 局总工最后决定,对三万多张图纸进行修改,工期推迟3个月!主管北京地铁修建的领导特批了20元钱,作为对王梦恕的奖励。20元,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他研究生毕业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从此,王梦恕在中国地下工程界声名鹊起。 事后想想,王梦恕也是十分后怕。当时哪怕他只要1秒钟的疏忽,把这个问题放过去,北京地铁——中国第一条地铁,必将出现严重影响运行的问题! 他正准备在新的工作岗位大干一场,命运却再度给他开了个大玩笑。 就在北京地铁工程紧张地展开时,外界却是狂热的“大串联、破四旧、横扫牛鬼蛇神”运动。许多家庭出身不好的技术人员成了被革命的对象,一时间,人人心里都笼罩着恐怖。 有一天夜里,造翻派的一个头头找到了王梦恕,并以“革命”的名义找他谈话:“北京地下铁工程已被我‘红色政权’占领,专搞‘白专’道路的走资派施仲衡(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已被我们打倒,而你一名年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却受到他极右思想的影响,成为一个只专不红的人,你要揭发他的罪行,站对你的正确革命路线。” 第二天,当他走进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的机关大楼时,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打倒走资派施仲衡!!!”“臭老九施仲衡是社会主义革命队伍里的大毒草!!!”“死不悔改的白专分子施仲衡不投降,我们就要他彻底灭亡!!!”平日里朝夕相处的同事,见到王梦恕都远远地躲着,因为他没有写一张批判施仲衡的大字报。他只能沉默地埋头工作,王梦恕干脆钻进了实验室和正在建设中的隧道工地,至少在这里,可以暂时远离政治运动的喧嚣。 但是,谁能知道,下一次灾难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王梦恕产生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念头。他给唐山铁道学院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回到学校教书的想法。唐山铁道学院回信说:高渠清教授已被批斗,不再是系主任。你若回来也可以,学校欢迎你,我们校址正准备搬迁到西南地区,现在学校也乱成一团糟,也不是做学问的地方。 地铁建成后,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要整编为铁道兵。王梦恕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又一次被拦在了外面。加上爱人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西南三线的成都铁路局峨眉铁路医院工作,五年的劳累、五年的夫妻分离,看到自己不具备参军的条件,看到知识分子的地位被排到地、富、反、坏、右之后,他动摇了。 1970年,王梦恕离开北京,申请前往四川省成都铁路局工作。 齐 康——建设有情感的城市和建筑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耗时20年的项目 在齐康参与设计的近两百件建筑品中,有一件他已经前后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1984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纪念馆,地点设在当年集中掩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13个场地之一——江东门。 1984年秋一个细雨的日子,在纪念馆筹备组同志的陪同下,齐康第一次来到这里。它北临茶亭街东街,面向恽代英烈士就义处(原国民党陆军监狱),东南西三面皆为农田和农舍。场地为边长百余米的近似正方形,由北向南缓慢倾斜,由东向西变陡,高差三米。空旷的场地上,孤零零地立着一块纪念馆奠基石碑,旁边放着日本友人敬献的花圈,左侧是刚开挖的浅浅土坑,雨水冲去了表层的浮土,露出催人泪下的累累白骨。齐康回忆说:挖掘出的堆堆白骨刺得我眼睛发痛,自己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又浮现了出来。 齐康的父亲齐兆昌在南京沦陷后,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在南京,在拉贝的领导下,组织了金陵大学(宿舍)难民收容所,到街头收济难民。据史料记载,这个难民所一共收容了7000多名难民,是当时规模较大的难民收容所。他的父亲为了拯救难民,常常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一次,日军士兵击毙了一个路过的平民,又把枪口对准父亲,因为他们对他佩戴的红十字会的臂章表示怀疑。父亲反复解释还是无效,最后还是一位美国传教士路过,证实父亲的确是红十字会的成员,他们才逃过一劫。 当他回首四十多年前这段耻辱的日子,遥想这些惨痛的杀戮场景,这种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变得更加强烈,更加触发了齐康进行艺术创作的激情。另一方面,自己系统研究过二战以后纪念建筑的表现手段,也抄过不少图,对这类建筑的设计有较深的心得。因此,他很快就进入了创作状态。 纪念碑的设计一般使用的是传统的宏伟、对称的手法,但齐康在大屠杀纪念馆的设计上,却调动了一切手段来营造这个纪念馆的氛围,以生与死的强烈对比来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鹅卵石地上,寸草不长,几棵纹丝不动的枯树后面是一座母亲的塑像,她悲痛无力地伸着手,找寻她失去的亲儿;在她后面,是半地下的遗骸陈列室,造型像一具巨大的棺椁,强烈的死亡气氛,得到了充分的渲染;而沿边的常青树和石砌小径,片片碧草,使人感到生气和生命,一种“野火烧不尽”的无限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紧紧地扣住了“生”与“死”的主题。沿着环绕的参观路线,布置了13块纪念石,每块代表一处在南京的掩埋地。 在设计纪念馆的过程中,还发生过一段小插曲。当时南京的市委书记张耀华正在住院,他突然给齐康打了一个电话,建议墓碑上用鲜血的颜色刷上三十万这个数字。张耀华的提议引起了他的注意,齐康最后决定,在墙上用中文、英文、日文三种语言,刻下死难者的数字。 就这样,1984年到2002年的18年里,但凡有事或活动需要,齐老几乎随叫随到。但是纪念馆的设计费,齐康却分文未取,他认为这是民族大义,是自己的义务。 这是全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的纪念馆,先后获得“中国八十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奖”和“中国九十年代环境艺术设计十佳”等殊荣。 1996年8月,全国政协委员齐康先生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议,纪念馆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对中国人、日本人,乃至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纪念馆二期再邀请他设计时,他却毅然拒绝了。其实当时齐康已经有了第二期的设想,准备做“血流成河”这一主题。但是一听说二期要招标,他就坚决不做了。齐康说,大屠杀纪念馆这样的主题建筑用招投标的形式来建,让他难以接受。在30年的创作生涯中,齐康创作红色建筑一直坚守这样的原则:坚决不做招标建筑。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走近院士》书系第一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