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651-721),字元之,原名元崇,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他曾在稳定武周政权、开创“开元盛世”中起了关键作用。他辅弼朝廷,革除旧弊,开辟了一代之风。推动了社会进步,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目录: 第一章从官宦子弟到武周宰相 姚崇(651-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有大臣与其同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姚崇出身于官宦世家,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步入政坛,因办事干练,颇得武则天赏识,很快就成为武周朝廷的宰相。 家世显赫,读书习武皆上品 初人政坛,遭遇李唐纷乱 姚崇入京,登上政治舞台 以身担保,结束酷吏政治 平乱有功,姚崇初登相位 第二章在皇位更迭中的宦海沉浮 在武则天后期,由于姚崇得罪了宠臣二张,被恶意中伤,只得贬官外任。后来,姚崇协助张柬之发动兵变,逼女皇逊位,扶持中宗上台,恢复了李唐的江山。在这段时间里,皇位更迭频繁,姚崇也在这场纷乱中历经了宦海沉浮。 秉公直言,姚崇得罪宠臣 参谋帷幄,协同“五王”还政李唐第一章 从官宦子弟到武周宰相 姚崇(651-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有大臣与其同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姚崇出身于官宦世家,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步入政坛,因办事干练,颇得武则天赏识,很快就成为武周朝廷的宰相。 家世显赫,读书习武皆上品 初人政坛,遭遇李唐纷乱 姚崇入京,登上政治舞台 以身担保,结束酷吏政治 平乱有功,姚崇初登相位 第二章 在皇位更迭中的宦海沉浮 在武则天后期,由于姚崇得罪了宠臣二张,被恶意中伤,只得贬官外任。后来,姚崇协助张柬之发动兵变,逼女皇逊位,扶持中宗上台,恢复了李唐的江山。在这段时间里,皇位更迭频繁,姚崇也在这场纷乱中历经了宦海沉浮。 秉公直言,姚崇得罪宠臣 参谋帷幄,协同“五王”还政李唐 姚崇一泣,免遭“五王”之祸 姚崇返朝,迎来政局新气象 皇储风波,姚崇宋璟上三谋 第三章 奠定开元盛世的一代贤相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继位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巩固了地位,决定起用姚崇为相。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的基础。姚崇被誉为“救时宰相”,与唐太宗时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贤相。 再遭放逐,遥观宫廷内乱 三度拜相,姚崇上十事 裁汰冗员,大刀阔斧整顿吏治 节欲戒奢,大力发展生产 相星陨落,临终遗嘱千古流传永淳二年(683年)十月,高宗的病已十分沉重,而武后则认为高宗既然无药可救,那么她就得理所当然地挑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一天,御医秦鹤鸣给高宗诊治了病情后说:“如果在头上扎针放血,可以将病治好。”武后听了大怒,骂道:“你好大胆!竟敢在天子的头上刺针,真是恶毒之极,罪当斩首!”秦鹤鸣闻言,一时大惊,立即伏在地上叩头不止,请求宽恕。可高宗头痛难忍,顾不了天子的尊严,对秦鹤鸣说:“刺头之法未必不能一试,你就刺吧。”秦鹤鸣于是先后刺了高宗头上的百会穴和脑户穴,放出了一些血。高宗果然感觉头痛舒缓了很多,眼睛也明亮了起来。站在旁边的武后虽然对高宗的病势减缓,多少感到有点失望,但她表面上却喜形于色,连声说:“这真是天赐啊!”当即令人送给秦鹤鸣100匹彩缎以示感谢。 但高宗的病已人膏肓,20多天后,终于又病倒了。十二月,高宗改元弘道,并下诏大赦,他在左右的搀扶下,登殿宣布了赦令。当晚,他就将宰相裴炎召到御榻前,接受遗诏辅政。十二月初四,56岁的高宗永远闭上了眼睛。根据高宗遗诏,太子李显在灵柩前即皇帝位,有疑难不决的军国大事,都要请示太后决定。为稳定局势,任命刘仁轨为左仆射,以裴炎为中书令,刘景先为侍中,岑长倩为兵部尚书,魏玄同为黄门侍郎(门下省的副长官),他们同为宰相。又将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迁到中书省。还派左威卫将军王果、左监门将军令狐智通、左金吾将军杨玄俭、右千牛将军郭齐宗,分头到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大都督府,与原来都督府的长官一同镇守,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嗣圣元年(684年)正月初一,中宗李显改元为嗣圣。第二天,册立原太子妃韦氏为皇后,提升皇后父韦玄贞为预州刺史。尊天后武则天为皇太后。韦玄贞刚刚到职,韦皇后又请中宗再为其父加官,中宗因宠爱韦后,也就应允,准备再升韦玄贞为侍中,进位宰相。中书令裴炎认为韦玄贞没有功劳,不应突然之间一再升迁,跻身宰相之列。可中宗不听,还说:“我就是把天下交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赐给他一个侍中的官职,有什么不行呢?”裴炎见劝阻不了,便将此事告诉了武后。武后听后极为不满,她认为中宗刚登上皇位,就如此不以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