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艺术人生》由龙剑宇、唐利著,主要内容:毛泽东的人生洋溢着强烈的艺术气质,包括他的语言艺术、人际交往艺术、诗词艺术、书法艺术、政治艺术、军事艺术等,不但有相当高的造诣,而且总是不经意地将其浸染在他的伟大的时代斗争实践和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成为毛泽东的一种内在理念和生活方式,与他广泛的阅历、知识和深邃的思想、智慧交融在一起,对他的人生成败产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毛泽东的艺术人生对芸芸众生,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都是难得的真实的人生读本。 毛泽东的人生是怎样与艺术结缘的?艺术是怎样成就了毛泽东的人生?让我们从他的故乡开始,放眼中国大地去寻找他的艺术人生的源头。 《毛泽东的艺术人生》适合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龙剑宇,湖南韶山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湘中地方史。乡土文化,毛泽东生平、诗词、遗物以及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人物家谱方面都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其5项编研成果获得省级奖励。独著或担任主笔著作8部,参加编著3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小说、诗歌、散文、史料介绍等200余篇,共发表文字300余万。主要作品:《毛泽东故土家族探秘》,西苑出版社,1993(主笔);《韶山览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执笔);《花明楼览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乌石寨览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毛泽东遗物故事》,大象出版社,2002(合著);《毛泽东的诗词人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主笔);《毛泽东的家世渊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6(执笔)。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韶乐引凤 一、“石三伢子”:一个颇有来历的乳名 二、童年毛泽东的启蒙书是《三字经》 三、毛泽东最爱看的小说和最早写的诗 第二章艺术初步 一、给毛泽东深刻影响的最后一个塾师 二、让毛泽东心情郁闷的一段经商经历 三、就学东山学堂,浸染湘乡文化 四、人生的寻觅期,在长沙当兵、求学 第三章岳麓钟灵 一、在第一师范接受全面的知识和艺术熏陶 二、从景仰到超越,多方面受曾国藩的影响 三、一则征友启事曾被误认为是找女生谈恋爱 第四章巨象无形前言 第一章 韶乐引凤 一、“石三伢子”:一个颇有来历的乳名 二、童年毛泽东的启蒙书是《三字经》 三、毛泽东最爱看的小说和最早写的诗 第二章 艺术初步 一、给毛泽东深刻影响的最后一个塾师 二、让毛泽东心情郁闷的一段经商经历 三、就学东山学堂,浸染湘乡文化 四、人生的寻觅期,在长沙当兵、求学 第三章 岳麓钟灵 一、在第一师范接受全面的知识和艺术熏陶 二、从景仰到超越,多方面受曾国藩的影响 三、一则征友启事曾被误认为是找女生谈恋爱 第四章 巨象无形 一、毛泽东生平发表的第—篇作品是体育论文 二、治学与壮游:让自己置身于时代的熔炉中 三、从学校走向社会:诗人政治家的新起点 第五章 凤凰涅槃 一、第一次上北京,北大旁听生的人生最大收获 二、立足湖南,热心“社会运动及社会事业” 三、刻骨铭心的爱:毛泽东的第一首婉约词 第六章 谁主沉浮 一、“挥手从兹去”,投身“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组织韶山历史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大示威 三、农民运动的大检阅:摇曳生姿的考察报告 第七章 战地黄花 一、战斗诗隋弥漫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巩固和扩大“红色割据”:战地黄花分外香 三、“横扫千军如卷席”:反“围剿”的诗意大作品 第八章 长征放歌 一、受排挤,有人甚至不想让毛泽东参加长征 二、雄关漫道,毛泽东抒写人生的得意之笔 三、万水千山等闲看,榜罗镇会议作出重大决议 四、奠基陕北,吴起镇之役割掉最后的“尾巴” 第九章 西北雄风 一、“东南风”吹进西北,带来—股百姓风、革命风 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支百余人的“商队”来到黄河上 三、《祭母文》和《祭黄陵》:一生仅写的两篇祭文 第十章 文艺新风 一、用鲁迅精神倡导抗日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 二、延安文艺界出现许多问题,毛泽东广泛与人座谈 三、大生产迎来大合唱,小麻雀要变成大鹏鸟 第十一章 数风流人物 一、重庆谈判后,一首《雪》词尽显伟人风采 二、昆仑支队的蘑菇战术,唱出转战陕北的信天游 三、决胜千里,“白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 第十二章 开国谱华章 一、进京“赶考”,盛典开国,“诗人兴会更无前” 二、痛失爱子,以黄河长江之旅疗养心中创伤 三、闲适生活中的艺术情怀:尊前谈笑人依旧 第十三章 松涛伴鸟鸣 一、苏联的政治风波和毛泽东的思路大转变 二、“每片叶子都有不同”: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东西 三、吴冷西办人民日报,“你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吗?” 第十四章 一山飞峙 一、“共产主义如果是烧牛肉,我宁愿要红烧猪肉” 二、《红旗歌谣》出版,毛泽东谈作诗与办经济的区别 第十五章 无限风光 一、面对经济困难,毛泽东从练书法谈到“抄苏联” 二、毛泽东与鲁迅:“山大王”与“现代圣人”的神交 三、笑对冰雪的梅花和不怕妖雾的孙悟空 第十六章 雪压冬云 一、主动承担大跃进的责任;同意发表旧作6首 二、对国际时艰的大思考:“蚍蜉撼树谈何易” 三、爱读史咏史,一再提到严遂成的《三垂冈》2 四、重上井冈山,一路激情一路诗 第十七章 艺树晚凋 一、《鸟儿问答》:寓言诗最形象、讽刺的政治表达 二、革命有意,诗兴已衰,“如之何,如之何” 三、人生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 四、最后的日子常怀念往事,让人读《枯树赋》 中国近现代屡现奇迹:从乡村,从极普通甚至是贫困的草根人家,走出许多奇才,这在湖南省发生的几率特别高,以湘潭县为例,艺术巨匠有齐白石,军事大家有彭德怀,而文武兼备的大师则是毛泽东。 毛泽东的身世没有什么显赫,相反,这个家正在贫困中挣扎。虽然后来在他成为大人物之后,许多人要把他的祖上一代一代上溯,直到追溯到周朝的文王,但他降生在韶山冲的时候,不过是普通的农家子,这个家族在元末明初辗转从江西吉水、云南澜沧来到湖南,起初居湘乡县城郊,他们的始迁祖叫毛太华,一个曾经守卫祖国西南边陲的军人,他的内迁是因朱元璋的移民“填湘”。毛太华有一个儿子毛清二留在云南继续守边,后来被封为武德将军,而随太华公到湖南的则是毛清一、毛清四,太华公在湘乡城郊去世后葬五里牌道士山,毛清一、毛清四率儿女来到湘潭县域,时为三十九都,清代改称七都七甲的韶山地界。 毛泽东的直系先祖中,也没有一个艺术人才,换句话说,他并非出身书香门第,也不是艺术世家。 韶山冲毛姓,人口最初不过十来人,而经过500年的繁衍生息,清乾隆时进入盛期,清朝末年达到千人,他们在韶山冲的各个角落依山傍水,分散而居。他们的房子多半是用稻田里的泥巴做成的土砖砌成的茅草屋,只是毛泽东出生的最近30年,有一批人跟随曾国藩、左宗棠出外打仗,60多人建立军功,荣归故里,他们成为毛家的“上层人”,他们有的做到了提督、总兵、副将、参将……从一品到七品和未上品的武官或者“没于王事”①,他们因此而住上瓦房,只是他们并没有像韶山冲外的成家、章家、何家那样有了大庄园(尽管他们建立的功业不会比他们小,官阶也不比他们低)。 毛泽东来到人世,迎接他的却是5间半泥坯茅草房,外加15亩薄薄的山田;破草屋还是毛顺生的祖父毛祖人欠债买来的,那15亩田则因为毛顺生的父亲,也就是即将出生的这孩儿的祖父无法生活而抵押出去。 这个孩子可不是出生在刚刚为同治皇帝立过战功,为曾国藩、左宗棠上奏保得各种封赏的提督或总兵之家,他来到的是一个贫困的农家,当然,随着他的出生,这个家家境将要改观,不是因为他是上天的使者来帮他父亲的,而恰恰是他的父亲,因为几个儿子的出生,责任感让他奋起——毛顺生要出外当兵,是效法前辈,更是被逼无奈,只是他没有建立什么功业,却找到了摆脱家庭困境的办法。 清王朝走向倒计时了!此前,中国刚刚发生过一系列的屈辱的大事!在这个孩儿出生的第二年,中、日之间又将要爆发海战和陆战,中国将以惨败告终;可是这一年,1893年,中国和世界却出奇的平静,好像要专门留给这个孩子。 毛顺生征求本族德高望重文化人的意见后,给新降生的儿子取名“泽东”。 “泽”是毛氏家族派系标志——“立显荣朝士,荣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这个孩子轮到“泽”字一辈;“东”,会其意,“日从木中出”即太阳初升的时候,又有“广大”、“吉祥”之意,因为东方为日神所管,是光明灿烂之域。 这孩子与太阳同时来到这个世界,这也并不表明他的出生与别人有特别的不同,与他同一时辰出生的孩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他从平凡到不平凡,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磨砺、奋斗历程。 他的名字本也没有什么特别,前两个字是在他出生之前、与他同一辈分的毛家人都必须使用的,非独他有;而崇尚东方是无数中国人共同的情愫,并非他父亲的独出心裁,后来,人们用《东方红》来唱他,还有人解释他的名字就是“泽润东方”的意思,其实这都是一种附会。“毛”不过是他的家族符号,“泽”却是他的班序,即他按派系排到“泽”字辈,只有一个“东”字属于他自己;这个“东”字,其实起初也是简简单单,他父亲不过用来记载他出生的时辰,即太阳刚刚出来的那个时辰,或者可以说,父亲也是为的赞美得子的时候所见到的那轮红灿灿的太阳,这轮太阳,父亲和天下所有的人时时都能见到,不过,在这一天,毛顺生的儿子与太阳同时出现,让毛顺生感到格外的温暖和兴奋。 P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