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丛书》是教育部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酝酿多年的一个课题计划,它的主旨就是要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认识现代社会以来中国文化在极其复杂的语境下是怎样孵化出一大批文人名流的窗口,从而回到历史的现场,更真切地从历史的脉络和缝隙中识别那个时代的文化真实,体悟那个时代里名人的心路历程。钟桂松专著的《茅盾评传(精)》就是其中一本。 《茅盾评传(精)》的作者是钟桂松。 《茅盾评传(精)》: 茅盾一生经历的事件几乎包括了20世纪所有的重大事件,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中山舰事件、北伐战争、蒋介石上台、汪精卫叛变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对茅盾或多或少有过影响,而茅盾也是或近或远地在其历史的时空里穿行。新中国成立后茅盾身居高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满腔热情到后来的谨小慎微,历史地看,自有茅盾的道理,假如置形势、大局及复杂的文艺界于不顾,一味我行我素,恐怕连他晚年替人平反昭雪的机会都没有。茅盾在政坛上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一个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的政治智慧。有些学者以为茅盾的政治智慧是软弱的,言下之意似乎茅盾应该在“反右”时冲锋陷阵,在大跃进时拍案而起,方能显示学者认为的“骨气”,其实对历史的评判理应讲究置身于历史的时空里,这样才能看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新中国的茅盾的“守正”、“守己”也同样值得后人敬仰,“文革”前当文化部部长,去海南休息,所有开支竟自掏腰包。文化部部长的稿笺信纸自然不成问题,但节俭的茅盾常常把文章写在废纸的空白面。“文革”中来外调的人鱼龙混杂,茅盾为了准确表达,不让别有用心的人篡改记录,宁愿自己字斟句酌地写证明材料,但碰到骄横不可一世的人,瘦弱的茅盾也会义正词严,毫不示弱。 1976年之后的茅盾是他心情最为舒畅的一个阶段,他那德高望重而又孜孜不倦的形象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他那仗义执言的“五四”风范让许多作家感动,他对自己信仰的矢志不移得到中共全党的敬重。晚年两份遗嘱闪耀着的光芒不光是政治上的也是人格上的,高尚与无私,伴随茅盾一生。中共中央给茅盾“中国文坛的巨星”、“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