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金殿重楼花间语--温庭筠传


作者:楚中     整理日期:2023-01-14 03:43:53


  元和七年(812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或许是为了消除前一年里漫天飞雪留给人间的抑郁氛围,或许是为了给贫苦之中煎熬的大唐子民一丝憧憬。在日头温暖的光辉下,田野里青葱的禾苗懒洋洋地吐露着芬芬,让看到这青翠的路人,都禁不住舒了心。
  可日子并没有随着春天的到来渐渐好转,无论是守着一亩薄田过日子的庄稼汉,还是城墙脚下随人群讨生活的商贾,过得都是困窘而艰辛的。或许境遇再差一些,便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在远离帝都长安的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温氏一族也是如此。虽然祖上大唐开国之臣温彦博由隋幽州司马,转而为大唐中书令,晋封虞国公,追赠特进,赐谥号为恭陪葬昭陵,成就了一个文人的最高辉煌,可正如古语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皇族之余荫尚且不能泽及身后二百年,何况温彦博不过一介臣子。
  失去了富贵根基的温家,不过是普天下平民百姓之中的一支,若真细细寻其不同于寻常人家之处,倒也是有的。他们以祖辈为荣,更以此自勉,这一脉的读书人一直相信,有朝一日他们将追随先人的步伐,立于朝堂之上,指点江山,笑看风云。
  然而情怀并不同于机遇,温彦博逝世后百余年,温氏再无名臣,他们仿佛随着这个朝堂一起萎靡,甚至已然能预测到不久后的凋零。
  一块方巾,一袭长衫,还有胸中的一片豪情,便是这个家族为数不多的能传承下去的物件。
  并不富足的生活,让宗族谱牒与祠堂显得混乱而芜杂,清醒与不清醒的后人,在艰辛生活的压迫之下,脊梁早已不能撑起一个家族了。祠堂前的草愈发繁茂了,叫人分不清楚是青苗还是杂草,只能让它这般茂盛,纵然挡住了厅中牌匾,也好过使人瞧见那斑驳的砖瓦,平添一分烦恼。
  可这些并不重要,至少比起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执着,这是不重要的。巍巍高楼历经百年风霜,终究逃不过残砖败瓦的命运,可这并不妨碍每一代读书人对于下一代寄予厚望。
  即使他们所效忠的王朝,日薄西山;即使早在数十年前,一曲马嵬哀歌,唱断了那个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
  人心萧索,世道萧索,整个王朝也跟着萧索下来。再无策马南山英豪雄辩,再无名典修撰流传于世。该有的、不该有的,都统统随着雨水进入泥土,成了令人嫌恶的肮脏之物。
  不过,凡事终究是有例外的。如殷商桀纣之暴虐,尚有比干剖心以谏;如楚怀王之庸懦,尚有屈原投江殉国。文人的骨血,应当是一个王朝最后的尊严。
  正是为了这样的尊严,为了给这走马灯般频繁更迭的王权斗争留下一丝清明,这一年出生的孩子,被族人命名为“岐”。
  温岐,族人希望他如岐山之立于苍穹之下,又如西周之鸣凤,助天下重现一世繁华。这是个被寄予厚望的孩子,或者说,这是个被例行寄予厚望的孩子。凤鸣岐山,一鸣而惊天下,他的存在,注定了要为这个时代抹上另一种颜色。
  只是此时,温岐还是一个孩子,顶多是个聪慧一些的孩子。日后再多的传奇与坎坷,都不是一时间能够看清的。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的温岐就是个本本分分的孩子。他整日跟在爹娘身边,听着父亲讲些逸事旧闻,虽然有时颇为晦涩,他还是乖乖听着。
  故事通常是残酷的,如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如司马迁之直言谏上,如梁鸿之东逃海曲,贤明之臣常常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更有甚者,为时代所不能容,唯有流落江湖,保全性命。
  虽不能完全懂得,温岐却也有几分明了,当如何为臣,如何为官。他开始体会到这个家族世世代代的愿望,甚至在他懵懵懂懂的时候,便决定传承这份愿景。 只是还未等他的父亲一一教全,大唐又一次陷入风云诡谲之中,天下人都为之忐忑。
  安史之乱过去不过五十年,天下一度陷入混乱。直到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太子李纯即位,在各方节度使混战中不得安生的百姓,才有了喘息了机会。
  然而梦碎了,大唐强盛的日子到头了。那个满怀雄心削藩改制的皇帝,死于后宫之中风云诡谲。举国的哀思如潮水,在市井、在朝堂,汇成了洪流,却没能冲掉最后一丝疲敝,还天下一个盛世景象。
  许多人,连同温岐的父辈亲族在内,都曾幻想有朝一日效力于君王殿前,他们将用毕生精力,为这个皇帝、为这个王朝,重塑辉煌。他们知道,这个兢兢业业的守成之君,没有玄宗那般风流,也就不会再唱一曲马嵬哀歌。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般雄心与抱负,是天下读书人最痴狂的念想。
  可这一切,仅仅是幻想。
  元和十五年(820年),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薨,李恒继承皇位,就是一个笑话。
  普天之下,人们都在冷笑。
  P4-7楚中,网络写手,居澴水之滨,习经济文墨。掩一卷青史,读一阙词话,于大江之畔,望千年过往。





上一本:政治与友谊--托克维尔书信集 下一本:托尔斯泰365天人生格言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金殿重楼花间语--温庭筠传的作者是楚中,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