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 《父亲》 1982年:
谁都无法忘却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产儿——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 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八十年代初的“乡土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时尚,当时还在四川美院读书的罗中立应运而生,碰巧西方现代艺术中超级写实主义成为《父亲》的*合适的借鉴。
今天面对《父亲》,我们仍能领受一种逼人的烧灼感。 欧洲油画传入中国,*初只是作为一种新的绘画技术为中国画家所学所用。但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探索历程,油画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画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语言方式。 艺术本无国界,油画在国际画坛是一个通行的品类。然而,中国油画家笔下的中国画却有着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通过“中国油方”这方景观,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丰富内容,更可看到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丰富内容,更可以看到中国油画多产的画貌和画家的不同个性。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油画是今日中国艺术一个富有众多内涵的视觉文化读本。 从众多的中国油画家中选择十家的作品结集出版,是一件很有学术意义的事情。这十位画家是20世纪中叶以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无论他们生活在中国本土,还是旅居海外,都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创造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艺术界和社会公众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艺术成果也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代表。 这十位画家的个人经历和艺术取向各不相同,在绘画主题上,有的侧重于聚焦社会现象,有的侧重于抒发心理活动;在艺术形式上,有的侧重于具象描绘,有的侧重于抽象表现,但他们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特征,那就是在研究西方油画技巧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自然与人相和谐的观念、关于描绘外部世界与表现心理世界相统一的方法,从而使作品打下独特的中国文化烙印。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艺术的共享空间得以扩展,十位画家在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领域印证着时代、人文、自然、树一代画风,在当代美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 世界知识出版社选择这些画家是为了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油画的成果。我们相信,这些画家的作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代表,将能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话,从而实现沟通心灵情感、增进文化理解的目的。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198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1998年开始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罗中立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罗中立从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一直坚持着油画艺术的乡土主义立场。他早期的巨幅起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和进程。近期的作品仍旧深沉地关注中国农民。厚重朴拙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以及特殊的光线效果,无不抒发着画家深层意志中的情感和对本土文化的深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