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项脊之光


作者:陈益     整理日期:2022-01-13 06:58:20


  腊月廿四的虹霓
  进入隆冬腊月,按说很寒冷了,可是天气似乎有些异样。昨晚刚刚下过了一场小雪,早晨就停止了。天空中厚厚的阴云渐渐变淡,屋外的寒风先是凛冽地呼啸,随后也和缓了。
  今天是大明正德元年腊月廿四日(1507年1月6日),正值农历年底,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了。按照吴地的风俗,“手不动廿四”,到了廿四夜,所有做工务农的人都要领了工钿歇息回家,阖家老少团团圆圆地吃一顿汤圆,然后杀猪蒸糕,准备好好地享受节庆的欢乐了。
  位于江南古城昆山东南门宣化坊的归家,从早上起就不停地有人出出进进,似乎比别人家更热闹。后街河里的水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凌,仍有妇人在河埠上洗涤。
  一阵脆亮的婴儿啼哭声,终于在滨河的几间平房里响起,打破了焦虑的沉闷。每一个人的脸上顿时洋溢出一片暖意。
  “生了!……”
  “是个男孩,是个男孩呀!”
  “归家添丁,老天开眼啦!……”
  几乎就在婴儿离开母腹,来到人世的时候,有人发现,仿佛是老天开眼,头顶的云层里射下明亮的光芒,归家的庭院里突然出现了一道虹霓,将古旧的黛瓦粉墙老屋都映亮了。假如在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毫不稀罕,在冬天却是难以得见的迹象,这让归家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奇怪,也意外地高兴。
  在产房外焦灼等候的归正,不由联想起今年自家园中所植的蔷薇,春天盛开时,花蕊中间重叠结子,周围满架,五色灿烂,引来了大群的鸟儿,仿佛前来朝拜。是啊,伴随着新生儿而来的虹霓,当是祥瑞之兆。沉寂了多年的归家,确实也很需要有人为之耀祖光宗了。
  做父亲的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归正是一个读书人,脑子里立即冒出了《尚书》的词句“周有大赉,于汤有光”。
  “对,”祖父归绅没等归正把话讲完,立即拍手叫好,“孙儿的名字就叫有光!”
  归家在昆山,是一个有名的大族。明代以前有不少人人仕当官,即使不当官,也是在当地颇受敬重的读书人,所以民间历来有“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的说法。这意味着归家在昆山地方上享有足够的影响力。然而,到了明代中叶,归家渐渐地走向了衰落,不仅再也没有人当官,多少年来也没有出现过哪怕只是在小地方声名显赫的人物,更不用说是超越前人了。归有光的曾祖父归凤,算是一个佼佼者,在明成化十年(1474年)中了举人,做过一任城武县的知县,但是不久就以病免归。归有光的祖父归绅和父亲归正,从小都刻苦读书,很想经由科举走上仕途,可惜白费了努力,并没有取得什么功名,以布衣终老。
  这实在让归家人感到不甘。
  作为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家,还有些田产,归家人不至于为温饱担忧,但是社会地位的降低,却叫人难以忍受。归家家道衰落的一个标志,是归氏的祖茔居然被衙门的老役盘踞了。曾经颇有气势的归家墓地,大片的树木被砍伐殆尽,桓表碑亭也被拆毁,一片狼藉,惨不忍睹。祖先的灵魂难以得到安宁,是可忍,孰不可忍?归家人再也咽不下这口气,不得不走进衙门,向昆山县令哀请帮助。P3-4
  回想起来,我与归有光真有不解之缘。参加工作之初,一度在电信局,局址在震川路,由原金潼里归氏祖茔改建。刚结婚,局里分配的房子也在旁边。数十年间,虽然搬了几次家,却没有离开震川路太远。工作单位几经调动,也都在项脊轩旧址附近,做的大多是与编书、写书、读书、卖书相关的事。也写散文,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归有光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看法。
  尽管隔着500年风雨,但在以一个家乡人的身份阅读归有光、走近归有光、理解归有光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位伟大散文家的亲切。尤其是有机会参与《归有光全集》的出版工作,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主导下完成这一重要工程时,我能读到他完整的著作,并且在向专家学者学习的过程中,对归有光的文化贡献更有了真切的体味,便始终心存为他写些什么的冲动。
  用千古流芳或困顿沉郁这样的词句来形容归有光一生的命运,显然是失之浅薄的。这位倡导散文应走向现实生活的明代作家,在他短暂的66年的生命中,始终没有放弃过对于文化价值的追求。无论是科举应试、为官从政,还是讲课授徒、著书立说,他都以一种清醒而又积极的态度,与消磨人们意志的环境做不息的抗争。
  然而,时代决定了他不能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或者说,他孜孜以求的与最终抵达的无法统一。这就给他的人生涂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记得最早构思归有光的传记,还是在1998年的夏天。那年,长江三角洲出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持续高温。在烈日炙烤下的居室犹如蒸笼,很难想象没有空调,如何阅读与思考。我工作的节奏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但也恰好获得了拨开历史烟尘,凝望归有光的机会。连续两三个月,我每天沉浸在震川文章所弥漫的独特氛围中。我从他留给后人的大量著作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归有光,也不仅仅是与他同时代的许多文化人。整个明代中叶变幻起伏的世态都呈现在眼前。
  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在它的创生、发展历程中,总会经历波澜起伏的变化。但充满蓬勃生命力的文化,有时候毕竟是脆弱的,所以它总是希望生存在能够保证自己良性发展的环境中。从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农民安居乐业、国家赋税充盈、社会安定、政治开明之际,文化繁荣的时代就必然出现在眼前。归有光十分推崇唐宋风格,他所留恋的盛唐时代,正是国家昌盛、文化繁荣的典型时代。均田制、府兵制、科举制和三教共弘政策,分别从经济、军事、教育和思想上保证了文化的蓬勃发展,演绎出盛唐文化的一派恢宏气象。
  可惜归有光生不逢时。
  生活在走向中衰的明嘉靖年间的归有光,也就不可能有王勃、卢照邻、李白那般雄劲明朗、自由奔放的作品。但归有光终究以自己顽强而坚韧的生命,走出了一条保持着独特个性的道路,以自己的一篇篇作品赢得读者的信赖,在中国散文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令人瞩目的震川文章开一代新风,影响着数百年间的文学发展,至今仍静静地散发着动人的光彩。
  这正是我创作《项脊之光————归震川传》一书的缘起,也是这本书所要表述的主题。进人21世纪,当中国与世界经济和文化运行的轨道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我们更有理由思索时代的命运,思索自身的责任。在风云际会中转过身来,回望5个世纪以前的文坛情形,探究归有光与他同时代的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对于我们今天也是不无裨益的。
  近些年来,我以探寻吴文化底蕴为目标,用文学和史学相结合、哲理与情味相渗透的方式,撰写了一系列作品,包括列入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的《心同山河————顾炎武传》(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项脊之光————归震川传》也是收获之一。昆山虽小,却拥有蕴藏量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其包容的层面很广,只要用心去寻找,每个人都会有重要的发现。难怪,有识之士提出要建立“昆山学”、研究“昆山学”,把昆山三贤、昆曲、水乡古镇放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认识,这就超越乡梓文化的范畴,赋予昆山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了。
  书稿最初起草于1998年中秋节前,在2000年春节期间与2001年12月,作了两次修改。后来列人《苏州历史名人丛书》,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书名《归有光》。2016年春,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黄玉婷的鼓励下,我再次作了较大规模的补充和修改,把十几年间陆续写成的与归有光有关的文章,都糅合进去,努力使每个篇章、每个细节都能准确真实地描述、再现归有光的形象。书名则改为《项脊之光————归震川传》。同时,也借鉴、吸收了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归有光的最新成果。复旦大学邬国平教授寄赠了《新译归有光文选》(台湾三民书局2009年版),他对于归有光散文的注释,特别是对《寒花葬记》的校勘和发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功力不逮,未必能将所占据的材料理解透彻、融会贯通,但至少是表达了我对归有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敬意。书稿中会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祈请各位专家和朋友们批评指正!
  陈益
  2016年4月





上一本:激情不灭 下一本:青衣翘楚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项脊之光的作者是陈益,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