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韬奋著译文丛经历患难余生记


作者:邹韬奋     整理日期:2022-01-07 11:58:59

  ★《经历》和《患难余生记》合编构成了较完整的韬奋先生自传:这里既有从勤奋刻苦的苦学生到新闻出版界文化名人的成长历程,接手《生活》周刊后艰难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职业经验和事业历程,也有从个人奋斗到成为民主志士,献身国家民族进步文化事业的心路历程。韬奋先生的一生,是患难的一生,也是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正义,昂扬奋斗的一生。尤其是韬奋先生写于狱中的文字,即使在今天读来仍使我们感动、振奋。★韬奋先生作为新闻记者,将“真实性”和“文学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既有客观真实的叙述,也不乏对人物、事件形象性的描绘刻画,感情真挚,语言生动、风趣。★《经历》中记述救国会七君子从被捕到羁押的狱中生活,存录下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事件”的**手史料。书中还涉及近现代教育的情况、二十世纪上半叶报刊出版情况、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等多方面内容,且叙述详尽,具有珍贵的史料和文献价值。
  本书由《经历》《患难余生记》两部分合编而成,是邹韬奋先生的个人回忆录。全书向我们展现出韬奋先生从一名穷学生,到很好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爱国民主战士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堪称现代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1936年11月,邹韬奋先生因参与领导救国会而被捕入狱。韬奋在狱中回顾撰写了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中就学就业的经历片段,以供青年朋友们参考。同时,还把一起被羁押的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等六位狱友的可贵经历生动地记录下来,为他人作小传。《经历》包括《二十年来的经历》《在香港的经历》和《附录》,共61篇文章。1944年,韬奋先生于病中着手写作《患难余生记》。这既是作者回顾数次流亡的颠沛生涯的自传,也是抗议当局文化统治举措的历史文献。第三章还没有完稿,韬奋先生即因病逝世,此书成为未完成的很后遗作。





上一本: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非洲法 下一本:利玛窦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韬奋著译文丛经历患难余生记的作者是邹韬奋,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