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商业的力量


作者:网易财经中心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6:32


  另外,我们模组公司也做大尺寸的液晶模组,今年有200万台的电视是我们自己的模组厂、液晶器件公司生产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推出的LED的超薄酷开电视模组也是自己做的,这块的业务成长非常快。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产业,增长都非常快,但是其基数比较小,对集团整体贡献不大,比如汽车电子增长也超过100%,但是基数很小。还有一些产业增速比较小,但是原来的基数是比较大的,所以整体来讲有这三个主要的动力源推动集团的整体业绩快速增长。
  几年前,家电行业的外资品牌表现十分强势,有人预言中国品牌将逐步退出主流竞争。面对这种质疑,我当初就认定国产品牌仍然有非常大的优势,现在看来,我的坚持是对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2005——2007年,家电行业国产品牌对外资品牌的冲击力非常大,国产品牌在中心层市场重新取得了市场的主导权。我理解几点:
  第一,外资品牌本身这种能力已经没有了,在2006年、2007年,外资品牌之所以能够在中心城市所向披靡,首先是其上游的供应,供应链条是完整的,和上游能够统一行动,夺取市场,而上游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上游的屏,屏当时是产能有了,市场不起来,要迅速把产能开动起来,要不然会亏损,因为投资很大,上游有这种动因,整机厂商也希望借液晶电视普及或者是来临之际,重新夺回在市场的话语权,他们两者的目标是一样的;其次,他们本身的价值地位是非常高的,他们把价格放开,相当于在水库蓄很高的水的情况下,把堤坝打开,这个冲击力非常大,中心城市一冲,整个国内的品牌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很快在市场上取得主导定位。但是我们看到上游屏短期希望打开市场是短期行为,一旦市场打开以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外资品牌的重点或者是目标就和整机不太一样了,它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厂家与它合作,因为它产能大了起来,一大起来总有出海口,希望找合作伙伴。比如夏普,仅仅靠自己消化不了,LG靠自己消化不了,三星靠自己也消化不了,它需要找其他的厂家共同消化产能。
  第二,一旦把水放掉,没有那么高的水位的情况下,冲击力不行了,再放就放不下去了,所以放不下去的时候冲击力没有了,这个时候市场给我们的压力就会变小,这是它的两个条件,在去年开始已经没有了。
  反观中国的品牌,为什么我们能够起来呢?第一,供应状况改变了以后,我们能够拿到上游的资源以后,中国的品牌优势体现出来了,首先有对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外资品牌做一个产品是全世界卖,只能满足大众需求,而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中国市场和美国消费者、欧洲消费者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审美情趣是不一样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产品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的品牌在许多功能上针对中国市场开发,这是第一,我们对市场的需求把握比他们更加准确。比如我们创维推出的酷开电视,卡拉oK,我们可以在家里唱卡拉oK,外国人不在家里唱,在外面唱。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许多是非常含蓄的,他可能觉得想唱但是在外面唱不好意思,还有觉得外面的场合不适合小众唱,外国人觉得也可以,但是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我们可能就开发这样的产品,外资品牌不会为了你这个小众市场做一个品牌,组织生产,他是一个大规模生产的。从这来看,我们中国品牌对中国的消费者应该是最了解的。
  第二,中国的企业由于其规模比较小,因此速度非常快,反应速度非常快,效率高,外资品牌决策很慢,执行也很长,比如开发一个新的造型,一个新的产品,一个新的功能,外资品牌要所有的部门同意,所有部门就包括全球平台的人,,这个沟通的成本很高,时间会很长,而我们的效率很快。
  第三,中国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四级城市网络的优势是外资品牌无法比拟的,它们大规模入主家电连锁,它们走的都是这些路,连锁到的地方就比较强,许多地方是连锁到不了的,连锁占整个家电消费的比重是比较低的,几个大连锁加起来也就是20%,大量的市场是连锁无法进去的。所以它没有这个网络,显然它的市场规模就受了很大的限制,而这个网络中国人建立了,有的是20年,少的也是15年以上,这不是一两天可以建的。
  第四,售后服务,液晶电视许多是要上门安装调试的,不是插电就可以的,由于液晶电视更多是用cPu处理,有许多的功能需要有人调试、安装,需要很专业,而他们没有这个体系,就很难做到下面去。
  所以我觉得总体上,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相比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原来它掌握上游的核心资源,短缺的时候有优势,突然把高的品牌定位放低到与你差不多,甚至比你低,一开始有效果,时间长了,就没有效果和冲击力了。从国产品牌来讲,我们还有这么多的优势。P16-18





上一本:京剧名宿访谈续编 下一本: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王慧炯回忆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商业的力量的作者是网易财经中心,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