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马革顺自传


作者:马革顺口述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6:31


  第一篇追求
  海德格尔说:“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
  荷尔德林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
  我热爱音乐,不倦追求,且因“还乡”获得了故土传统的滋养,才成就了我对合唱中国化的探索,还努力造就更多的“诗人”,我视之为天职。
  1.难忘的大学生涯
  1933年,我高中毕业了,准备考大学。按我的爱好,当然想考音乐专业。当时上海国立音专的声誉是很高的,可我因为钢琴学得比较晚,恐怕自己的程度不够,所以不敢报考上海音专,同时家中也不会同意我去上海读书。
  当时南京的中央大学设有艺术科,主任是徐悲鸿,艺术科下设有音乐组。我那时打算报考中央大学的音乐专业,可是我父亲不同意,他说:“搞音乐赚不到钱,音乐教师太穷了,不如考土木工程系。”我知道父亲要我考土木工程系是受一位陕西老乡的影响,这位老乡就是参与中山陵建筑的工程师刘梦锡。刘是著名的建筑师,他的成功使我父亲认定土木工程是最有前途的专业。
  我无法违抗父亲,只得报考中央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可是我仍不甘心放弃自己的理想爱好,就去同父亲商量。我说:“如果我报考音乐系,将来学成了为教会作音乐工作,你能不能同意?”父亲一听,觉得教会的音乐工作也确实需要人才,就同意了。我高兴极了,赶紧去托中大艺术系的一位陈干事帮忙,把我报考的专业改成音乐专业。经考,我幸运地被录取了,由此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为我走上音乐艺术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一生都记得当时对父亲的承诺,其实是我对天父许的愿————一生都为教会音乐工作作奉献。直至老年,只要教会需要、而我又力所能及,就会全力奉献!
  南京中央大学的音乐系所在地是一幢称为“梅庵”的西式小洋房,很有特色。小楼前种着一株六朝松,所以这里曾是中大校园的一个景点。可是音乐系的设施和资料都很匮乏,全系只有几架钢琴、一批钢琴谱和一些78转的唱片。
  当时中大艺术科的主任徐悲鸿兼管音乐科,音乐科的具体工作主要由李叔同的弟子唐学咏负责。蔡元培曾送唐去法国里昂音乐学院学音乐。我考入音乐系后,唐学咏教我视唱练耳、和声及音乐史。唐先生的课不多,他也不大备课,上课时拿着外文原版的课本,念一段翻一段,如此教学,我觉得所学不多。
  中大教师兼职的较多,当时我的钢琴和声乐教师都是国民党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的太太:钢琴老师名叫史培曼,声乐老师叫威尔克,她们的水平都不俗。可是由于我学钢琴太晚,手指不太灵,而且是从上大学才开始正规学习,所以我的钢琴课学得不理想。声乐限于自身条件,会唱但不能独唱,所以就在合唱科目上下功夫勤学苦练。当时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也在中大兼课,他的弟弟马思宏、妻弟王友健也在中大琴房练琴。人才云集的中大,成了我学习音乐的乐土。而我的大学学习生涯中最幸运的事,是我遇到了教我指挥的老师————史达士博士。
  史达士老师是奥地利人。他是奥地利与中国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交换教授,能讲一些英语。当时,他负责教授指挥、合唱、音乐教学法、配器、音乐史等课。我所在班上只有三名同学,另两位是女同学周崇淑和徐炳华,四年学习中也有一些插班的学生。由于周、徐两位女同学对音乐教学法、配器和指挥没什么兴趣,就不上这几门课。所以在大学的四年间,这几门课实际上是史达士老师给我一个人上的。史达士老师教学十分认真,他尽心尽力地教,我如饥似渴地学,师生间相处得十分融洽。虽然语言上还不能完全沟通,但他教指挥课,我们不需要语言就能很好地互相沟通和领会。
  史达士很有才华,在指挥上颇有造诣。当时,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请他任客席指挥,指挥贝多芬“第三”和格里格的组曲。我们全系师生都到上海参加他的音乐会。因为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是享有盛名的乐队,指挥这样的乐队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上的。我们参加这场音乐会一方面是欣赏史达士老师的指挥,同时也是特地慕名去听这个乐队演奏的。那次去上海听音乐会,我大大地开了眼界,不仅领略了史达土老师的指挥才华,也增进了对交响乐团各种乐器和演奏特点的认识。
  不久,上海工部局乐队又与上海雅乐社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九”。我们全系师生再次兴致勃勃地赶到上海听音乐会,还参观了上海音专,有幸见到了萧友梅、陈能芳、李惟宁等音乐界的名人,参观了他们的教学。记得有一位俄罗斯女教师教授合唱,处理得十分细腻感人,令我印象很深。
  我就读中大时期,参加了一个基本由南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中央大学三个学校的学生组成的合唱团,称作“声歌协会”。这个合唱团的指挥也是史达士老师。当时合唱团还吸引了郑律成、王鹏万夫妇、余忠海等音乐界名人加盟。史达士老师曾两次指挥“声歌协会”演唱《创世记》,一次在学校唱,一次在南京首都大会堂成立时唱,演出引起南京音乐界的关注和好评。
  1937年,首都大会堂建成,这在南京是一件大事。当局为表示庆祝,就组织了四场音乐会:第一场是燕京大学合唱团演唱《弥赛亚》;第二场是由上海音专举办的民乐、独唱、合唱的综合音乐会;第三场是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的音乐会;第四场就是我们“声歌协会”演唱《创世记》,由史达士指挥,苏石林等独Ⅱ昌,工部局乐队伴奏。这四场音乐会在南京引起轰动,也使“声歌协会”名声鹊起。
  史达士老师后来又指挥南京金陵大学合唱团Ⅱ昌史坦那的“十架牺牲”。我参加“声歌协会”后,承担了团里的事务性工作,平时开音乐会前的刻乐谱、校对、印谱、联系音乐会场地等准备工作,甚至连合唱团的先期教唱和排练工作都由我来负责做,然后由史达士老师来指挥演出。这一系列音乐会的前期工作让我得到了很多的锻炼,同时在合唱指挥方面有了更多的机会向老师学习,获益匪浅。P13-16
  自从认识了马革顺教授,就很有兴趣阅读他的艺术人生大书。这本书看上去已经年代久远,纸张泛黄,然而装帧典雅、美观。一旦打开阅读它,那丰富的内涵更深深地吸引了我……
  而今,在我帮助他整理写作自传的同时,又阅读了一遍他的人生大书,我依旧兴致盎然:是因他的艺术魅力,也因他的人格魅力,还因他的人生经历所折射出的中国社会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愿读者与我有同感!





上一本:光盈大地炽心玉质 下一本:梦在路上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马革顺自传的作者是马革顺口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