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欧阳哲生讲胡适


作者:欧阳哲生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4:42


  胡适在现代中国
  胡适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从1917年2月他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暴得大名”后,他就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中心人物之一,簇拥在他周围有一大群青年学子和知识分子。他几度沉浮,饱受争议。然经过历史的、时代的洗炼,今天在人们看来,他仍是现代中国颇具份量、受到人们重视的大师级文化人物之一。把握胡适的学术成就和思想成份并非易事,遑论公允、平实的评价。在研究胡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种特有的现象:他是一个被人不断发掘、不断发现的历史人物,批判也好、重评也罢,都明显带有与时俱进的痕迹。
  一个历史巨人往往给人们带来两次震憾:第一次是在生前,他以自己的创造性的成就或超前性的突破,引起世人的震憾和历史的震荡。第二次是在死后,当人们重新解读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生平,破解隐藏在他思想背后的各种奥秘,发现他私人生活中许多鲜为人知、不可思议的轶事、故事、情事、险事,我们会再次体验到一次心灵的震撼。胡适是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生前所给予中国知识界的巨大冲击力和研究他的“胡适学”所呈现的丰富性、挑战性,都让时代产生一次又一次的刺激、兴奋和争议。
  一、胡适与他的时代
  首先让我们回溯一下胡适的生平吧!
  胡适,1891年12月17日(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取名嗣糜,后改名适,字适之。父亲胡传(1841——1895年),母亲冯顺弟(1873——1918年)为胡传第三房妻子。
  胡适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早年的求学阶段(1891——1917年)。胡适自幼随父亲在上海、台湾居住。1895年父亲去世,母亲带他回到家乡绩溪,在老家私塾接受了九年传统教育。1904年胡适由三哥带至上海读书,先后就读于梅溪、澄衷、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等新式学堂,开始接触西学,深受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思想家的进步思想影响。1910年7月胡适考取第二批清华庚款留美官费生,先在康乃尔大学学习农科,1912年转学文学院,1915年9月进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服膺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留学期间,胡适受到系统的美式西学教育和训练。1917年5月胡适提交答辩的博士论文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当年他并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从传统教育,到新式教育,再到赴美留学,胡适早年的求学过程实为当时中国教育文化急速转型的一个缩影。
  第二阶段是他的学术拓展阶段(1917——1937年)。1917年7月胡适学成归国,9月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此时的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胡适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提倡“文学革命”和个性解放,在新文化运动中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1922年5月胡适主编的《努力周报》创刊,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提倡“好政府主义”;进行古史讨论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成为学术界注目的焦点。
  1926年7月胡适取道苏联赴英、法和美国访问。在美国访问期间,他补办了延误十年的博士学位手续。1927年5月回国后,胡适先后在上海东吴大学、光华大学、中国公学任教,担任中国公学校长。1928年3月创刊《新月》,在该刊他与罗隆基、梁实秋一起就“人权”问题批评国民党当局,受到国民党组织的围剿,被迫辞去中国公学校长一职,离开上海。
  1931年1月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与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等人一起创办《独立评论》,在该刊就民主与独裁、中日关系、东西文化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成为北方知识界的舆论重镇。
  如果我们将学者的成材归类为学术早熟型和大器晚成型两种类型,胡适显然属于学术早熟这一类的典型。举凡胡适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如《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年)、《短篇小说一集》(译著,1919年)、《尝试集》(1920年)、《胡适文存》(1921年)、《胡适文存二集》(1924年)、《章实斋先生年谱》(1924年)、《戴东原的哲学》(1927年)、《白话文学史》(1928年)、《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1930年)、《胡适文存三集》(1930年)、《中国中古思想小史》(1931年)、《胡适文选》(1931年)、《四十自述》(1933年)、《短篇小说二集》(译著,1933年)、The Chinese Renaissance(《中国的文艺复兴》,1934年)、《胡适论学近著》(1935年)均是在他45岁以前完成并出版。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胡适一生学术成长最快、最具影响力的时期。不过,在这一阶段,伴随胡适的不仅仅是学者宁静的书斋,而且是周围环境的喧哗与争吵,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科学与人生观论争,再到1920年代后期的人权论战,再到1930年代的民主与独裁论战。胡适始终处在思想的旋涡里,经受时代风雨的锤打。
  第三阶段是胡适的晚年时期(1937——1962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胡适被国民政府征调赴欧美做外交宣传工作,以争取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支持。1938年10月被任命为驻美大使,直到1942年去职。卸任大使后,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并从事《水经注》考证等学术工作。
  1946年7月胡适回国正式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46年11月出席南京政府包办的“国民大会”,为主席团成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4月离开大陆赴美,在美度过了其长达八年的寓公生涯。1950年9月曾受聘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任此职近两年,这对胡适来说也许是一个嘲弄,毛泽东曾多次表示,只要胡适愿意留在北平或回归大陆,可以让他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未曾动心,但在他执意逗留美国这段期间,他所得的唯一正式职位,却是这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随后胡适主要以讲演、写作为生。1956年冬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部的工作人员唐德刚先生合作编撰《胡适口述自传》,为其一生学术工作做结账式的总结。
  1958年胡适回到台北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主任等职,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去世。
  胡适最后25年,亦政亦学,在学术上他从事禅宗史研究、《水经注》考证,却无新的重大建树;政治上他大力宣传自由主义,成为中国自由主义的精神行政工作消耗了他的主要精力和时光领袖。
  胡适一生中、英文著述甚巨。2003年9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适全集》(44卷),将其一生各类著作合成出版,共约二千多万字。胡适的文化成就赢得了中外学术界的推重,美、英等国给其颁发了35个荣誉博士学位,是20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文化巨匠。P1-5
  本书的内容为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围绕胡适这一主题发表的一组演讲、论文的结集,它们的原始出处为:《胡适在现代中国》为2001年2月22日在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的演讲稿(收入《中国大学讲演录2003年A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重新发现胡适————胡适档案文献的发掘、整理与利用》一文系2005年10月20日在广州“南国书香节”上的演讲(载2007年4月《历史档案》第2期),《胡适与哥伦比亚大学》为我在2004年9月应邀赴美国纽约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主办的“哥大与中国”学术研讨会时提交的论文(载2004年12月、2005年1月台北《传记文学》第85卷第6期、第86卷第1期),《近代中国学人对哲学的理解————以胡适为中心的讨论》为我2005年12月3——4日参加由南开大学与日本爱知大学合办的“现代中国学的方法论研究”中日学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收入由爱知大学出版的会议论文集,又载2006年11月《中国哲学史》第4期),《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胡适》系我为陈来主编“北大哲学门经典文粹”丛书所编《胡适选集》一书所写的《前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又载2006年1月《学术界》第1期)。前两章因原为演讲稿,故还保留着演讲的口语化风格。书后的附录一《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回顾》收入《新哲学》第二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附录二《胡适:1917》系我应中央电视台之约为拍摄该片所写的电视纪录片脚本。
  借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未名讲坛”丛书的机会,我将上述演讲稿、论文汇集成书,收入本书时作了一些相应的修改和调整,算是对自己新近研究胡适心得的一次整理,以与学界同人交流。书前使用的照片则是我从北京大学档案馆、哥伦比亚大学档案馆、胡祖望先生等处获得或复制,这些照片似未见在中文世界使用过,故特意辑录于此,以飨读者。
  感谢杨书澜女士的邀约,她的再三催促,促使我不得不尽快结束本书的合成。但愿我以现在这种方式交稿塞责,不致偏离丛书的初衷太远。





上一本:礼乐余响 下一本:艺术家和他们的女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欧阳哲生讲胡适的作者是欧阳哲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