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谁是财富之神
作者:刘银昌,徐玲玲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3:43
第三节 退隐江湖名臣为巨贾 范蠡的思想非常丰富,智慧超群,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儒商始祖”。《史记》总结范蠡的一生为“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概括地说,可以用“三聚三散”来形容。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兴国家后,舍弃上将军的功名,只装少量珠宝,带领眷属泛舟远去,这可谓“一聚一散”。 范蠡辞去高官厚禄后,辗转来到齐国,改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盖房子住,一方面不怕辛劳垦荒耕作,一方面经商,几年下来,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在乡邻间行善积德,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深知以一介布衣之身做官做到卿相,经商富甲天下,都已经是极限了,并非好事。于是,才短短三年的时间,他就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再次隐去,这可谓“二聚二散”。 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此地为贸易要道,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来做生意,没几年,又积聚了大量财富。 据《史记》所载,在陶地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到了陶地后,朱公又生了小儿子,至此一共有了三个儿子。后来二儿子因为杀人被楚国拘捕了。自古以来,凡是家有千金的犯人不会在闹市中被处死,因此,陶朱公决定派小儿子带一千镒(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黄金去探望二儿子。但大儿子以自杀相逼,朱公只好派长子去,并写了一封信要他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并且一切听从庄生吩咐。老大到了楚国,依照父亲的嘱咐如数向庄生进献了黄金。庄生让大儿子赶快离开楚国,老大口中答应,但却偷留在楚国,并用自己另外私带的黄金贿赂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庄生因廉洁正直而闻名于楚,一开始就打算帮助了陶朱公之后把千金归还。他找了机会入宫见楚王,以天象有变将对楚国有危害为由劝楚王实行德政,楚王于是准备实行大赦。陶米公的大儿子知道后,心想既然实行大赦,弟弟自然可以获释,黄金不能白给庄生,于是又返回见庄生。庄生一听他为了黄金而来,就把干金都退给了他,但又觉得遭到了长子的愚弄,于是又入宫会见楚王,说:“现在,陶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关在楚,他家派人用金钱贿赂君王左右的人,所以很多人说君王并不是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而是因为朱公的钱才大赦的。”楚王听罢大怒,先杀掉朱公的二儿子,再下达大赦的诏令。长子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母亲和乡邻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知道了这个结局的必然性:“我就知道老大救不了老二,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他从小就跟我生活在一起,知道生活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最终害了自己的弟弟,而老三一生下来就在蜜罐子里,哪里知道钱财来得不易,扔掉也不会觉得可惜,所以老三去才能救到二儿子啊。不要悲痛了,我日夜盼的也就是老二的尸首能回来。”这便是“三聚三散”了。 或许正是因为范蠡“钱财取之有道,放弃也毫不犹豫;高官危难中求得,却不贪恋权力”的“三聚三散”,后人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商人————儒商的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世人也称赞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据传范蠡有著作《计然篇》以及《范蠡兵法》,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经商经历去窥探他的经营思想。作为一代儒商,范蠡的经商之道用在今天的商界,仍然有不少积极意义。 民间流传着范蠡经商的几个比较著名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贩卖青铜器。说是范蠡到了商洛,发现商洛生产的青铜器很精美,远近闻名,又打听到邻近的秦国对青铜器需求很大,于是就收集了很多青铜器拉到秦国去卖,为了标明身份就在运货的牛车和青铜器具上都铸一个“商”字,“商”的意思是“买卖”。到了秦国国都咸阳,秦人看到商品精美,于是一边叫着“商人来了”,一边抢购青铜器,不一会货物就销售一空。“商人”的名称由此而来,成为买卖商品人的代称。而范蠡看准商机、准确出击的经商手段,使他没多久就富甲天下。 第二个是贩马的故事。说是范蠡看到吴越一带需要好马,而且在齐国收购马匹不难,肯定能赚大钱,于是便想贩卖马匹。不过有一个让范蠡烦恼的问题,就是当时正值兵荒马乱,沿途强盗很多,马匹由齐国千里迢迢运到吴越,难保没有错失,一个不小心,经商不成可能把命都搭上了。但是这又怎么会难倒范蠡呢?他了解到齐国有一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巨商姜子盾。而姜子盾因常贩运麻布早已用金银买通了沿途强人。于是,范蠡找到姜子盾,说愿意免费帮他运麻布到吴越,姜子盾当然乐意之极。最后,麻布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卖掉马匹后,范蠡赚了一大笔钱。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最佳范例。 第三个故事则不得不提制陶业。各行各业,据说都有祖师,世代相传,被当作神仙一样供奉,这是旧社会中沿袭的礼俗。宜兴陶业,过去一直奉范蠡为祖师,并立庙塑像,称为“陶朱公”,奉为“造缸先师”。在陶都民间,现在还流传着范蠡制陶的故事。相传范蠡从越国辞官后,先在无锡鼋头渚落脚,最后来到宜兴定居。他看到宜兴鼎蜀山区的泥土粘力特别强,宜作陶器,精明的他因地制宜,发动当地人民从事生产。为了尽力经营制陶事业,范蠡将自己的姓氏也改为“陶”,人称“陶朱公”。不过据考证,范蠡的发财致富,主要是经营农业和商业的结果。他最后住在陶,改姓朱,故自号“陶朱公”,和制陶业无关。况且范蠡所处的时代是在春秋末期,当时的吴越地区制陶业早已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而且宜兴地区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古窑遗址,比范蠡的时代早得多。所以,范蠡不太可能是宜兴陶业的创始人。 分析其经商思想,范蠡做生意并不是盲目出击,而是讲求天时、地利、人和的。比如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国经商,其实并非偶然。《史记》称“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从事生产的良好条件。范蠡充分利用这里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潜心从事生产,把握商机致富聚财。 他提出了“夏则资皮、冬则资缔、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的“待乏论”,指出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货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这样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在现今的市场经营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他还主张“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等。其中值得注意的首先是“农末两利”的经济管理思想。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提出了“谷贱伤民、谷贵伤末”的问题,通过把价格调整到一定范围内,薄利多销,而使得“农末俱利”,这样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又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让农民获利”的思想也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无愧于他“儒商”的称号。“农末两利”也明确指出了商品价格对生产与流通的影响,其中,调整价格促进生产和流通,在如今也是常用的经济手段。再次,值得一提的是“平粜各物”。怎样把物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呢?范蠡主张用“平粜”的办法,即国家在丰收年把粮收购储藏起来,在歉收年时再把粮食便宜地卖出,这在保障民生的同时又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可以说,“农末俱利”和“平粜各物”都是具有前瞻性的经济思想,在今时今日的经济领域仍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纵观范蠡一生,此君不愧是我国古代治国理财的杰出人物。他的成功除了超人的智商,更重要的是拥有高人一筹的情商。将越国的国力由弱转强、辅助战败的越王打败吴国需要超高的情商;功成名就后不留恋高官厚禄急流勇退明哲保身需要超高的情商;退隐后经商富甲天下更需要超高的情商。而他的情商来源于他的博览群书和人生经历。可以说,范蠡是一名商业头脑惊人又胸怀广阔的能人,虽然在古代的主流思想中他的作为不被认同,然而其一生艰苦创业,善于经营理财,又能广散钱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得的活财神,故称其为“文财神”,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P96-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