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李瑞吉


作者:陈朝珠,孟远烘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3:14


  出生在白头叶猴的故乡
  有一句话叫“上风上水上扶绥”,这里的扶绥,指的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
  这句话的传开,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事了,因为之前的扶绥分为扶南、同正、绥渌三县,1951年7月才合并称为扶绥。
  李瑞吉便是出生在当时的同正县中东镇仍丰村,出生时间是1936年10月28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十四。生肖属鼠。
  这里是一个壮家的村落,李瑞吉是壮族。
  扶绥是否是“上风上水”的风水宝地,无从考证。历史上这里诞生过清代延陵王吴凌云、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黄现瑶、吴西将军、钟毅将军等,说起来,也都算不上非常显赫。
  然而这里属一块古奥之地却是确凿无疑的。
  现在仍能见到的古老物种有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样子古怪,它头上的毛是白色的,高高地竖立着,像戴着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和两肩也是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的毛。
  除此以外,白头叶猴与黑头叶猴没有什么差别。
  可这白头叶猴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国外迄今没有发现活体和标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之一。目前,也就仅有我国的广西崇左市和扶绥县生存着少量的白头叶猴群,珍贵得很。
  白头叶猴很多方面与人非常相近。它的目光如炬,盯着人看的时候,似乎能和人对话,你能感觉到它那份机警。它的基因与人类非常接近,社会形态也和人相似,因此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关于白头叶猴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常被老人们用来教育小孩。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很穷,大家经常没东西吃。有一次一位老人去世,大家头上绑着白麻布,腰上扎着白麻带,把老人送到山上安葬。安葬完后,孩子们发现山上有很多野果子吃,就留在山上生活了下来。后来家里人来找他们回去,他们也不愿意回了,说:“我们回去就要跟你们争吃的了,还是留在这里生活吧。”慢慢地,他们的样子变了,头上的白麻布变成了白毛,腰上的带子变成了白色的长尾巴,表示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
  李瑞吉所在的中东镇,并没有大山,见不到白头叶猴,但白头叶猴的故事也流传到了他们那里,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李瑞吉讲这个故事,告诫他做人不能忘本。
  这个故事,听起来平常,但却美丽动人,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那就是要“孝”,或者说是“感恩”。
  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它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哪怕他生活在多么偏僻的角落,哪怕他的生活是多么的贫穷,哪怕他的地位是多么的卑微。
  正是自幼生活在这样一个尚德尚孝、民风淳朴的乡村,才造就了李瑞吉高尚的医德。
  除了白头叶猴外,其实早在白垩纪时期,扶绥境内就有着大量的古生物活动,同时也有古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197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勘测队第七队在位于山圩镇那派村南1公里处,发现了扶绥中国上龙遗址。1973年4月挖掘出蛇颈类恐龙新种化石,标本出土层位距今1.3亿年,现存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
  1978年,李瑞吉所在的中东镇中东街东面约2公里处,发掘出土了石铲器物,称为同正石铲遗址,被认为是早期人类制作石铲的工场,遗址纵横面积50m2,属新石器时代,目前仍保存完好。
  200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有关人员在山圩镇平稿村渌榜屯南200m处的茏草岭一块三级阶梯式的耕作地西端,发掘出恐龙化石遗址,面积约50m2,深度约30~100cm。发掘出土的恐龙化石属蜥脚类恐龙,年代距今1亿年左右,是华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早白垩纪较为完整的大型恐龙化石。
  因此,扶绥县被称为“恐龙化石之乡”。
  这些当然都是后来的事了。在恐龙化石没有被挖掘出来之前,这里看起来和中国其他的乡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青青的山坡,广阔的田野,婆娑的竹影,稀落的房舍,袅袅的炊烟,除了偶尔的几声鸡鸣狗吠外,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如果是坐车经过这里,你可能会看到有几头小牛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时光仿佛被凝固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幅典型的农村风光的图画:恬静、安详。
  用一句可以套用在中国任何一个乡村的话就是:这是一个偏僻而又宁静美丽的小山村。
  P8-12





上一本:张达旭--杏林雄起誉南疆 下一本:我的情结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李瑞吉的作者是陈朝珠,孟远烘,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