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以先生早年的求学经历 郭廷以先生是河南舞阳人,舞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是该区颇具规模的粮仓之一,往东是信阳,这里也是河南的粮产区。舞阳、信阳一带,教育普及、文风鼎盛,郭先生在舞阳读了十年的私塾后,就到河南省的省会开封读中学,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郭先生的学校好像是河南省的第二中学,是开封地区相当有名的学校。在开封读了一段时间后,郭先生转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附属中学,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是东南大学的前身。 民国12年夏天,郭先生中学毕业,并获保送东南大学。当时的东南大学后来又改为中央大学,是长江下游非常著名的大学,也是该区资格最老的高等学府。 郭先生有几位同学,后来在各方面都有相当杰出的表现,其中和中研院关系最深的就是周鸿经先生,郭先生会到研究院创立近史所,与周鸿经先生的推荐很有关系。郭先生曾与当时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先生在南京共事过,朱家骅先生担任教育部长时,郭先生当过边疆教育司司长。后来朱家骅先生担任研究院院长时,正好周鸿经先生又是总干事,于是他们就请郭先生到研究院,主持一个新设的研究所。不过那时候研究院刚从大陆迁到台湾,还没有觅得院址,很多研究员也都没有地方去,后来商借铁路局在杨梅的一些空房子,才暂时安置下来。 研究院迁台初期,大部分的研究所都留在南京,搬到台湾最大的研究所就是历史语言研究所,非常完整,当时史语所的负责人是董作宾先生,后来是李济先生。此外还有数学研究所,但人数非常少,其他单位,像植物研究所并没有迁来台湾,只有很少数的研究员随着政府来到台湾,所以原来植物所的研究员李先闻先生来到台湾后,先在台南糖厂工作,到了胡适先生担任院长时,才聘他回到研究院,成立植物学研究所。 周鸿经先生与郭先生是东南大学的同学,郭先生本来对数学很有兴趣,数学程度也相当好,那时大家都认为他一定会读数学系,但他最后选择文科,进了历史系。当时文科著名的老师有汤用彤先生,柳诒徵先生,柳先生很有名,写过中国文化史方面的书籍,他们都是缪凤林先生和郭先生的老师,此外还有梅光迪先生、罗家伦先生,都是文科的老师。 郭先生在东南大学历史系求学时,历史系的课程,大一有中国文化史、西洋史等,大二的课程有中国近百年史、印度史、西洋文化史等。 民国16年春,郭先生从东南大学毕业,当时国民革命军正在进行北伐,经由罗家伦先生的推荐,郭先生进入政治部工作,最初的职等是上尉,后来一直升到中校,不过郭先生在政治部的时间并不长。他常对学生提起这段在军中从事文职工作的往事,他对这段半文半武、挂着军阶、披着“武装带”的经历,颇引以为荣。16年夏天,国民党成立中央党务学校,郭先生就进入党务学校编译部,担任编译工作。 从前的中央党务学校多少带有宣传的意味,北伐结束后,中央党务学校改名为中央政治学校,名义上的校长是蒋中正先生,教育长是丁惟汾先生,实际校务是由代理教育长罗家伦先生负责。抗战时期,中央政治学校迁到重庆南温泉,当时重庆有两个旅游名胜,一个是北温泉,另一个就是南温泉。后来中央政治学校改制为正式大学,就是现在的政治大学。北伐结束后,东南大学也是数度易名,直到民国17年5月改名为中央大学后,才未再更改。郭廷以先生与罗家伦先生的交往 郭廷以先生和罗家伦先生的关系始于师生,后来又有同事之谊,再渐渐变成师友关系,到了晚年,尤其是到了台湾之后,两人完全是朋友关系了。 郭先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受到罗家伦先生的影响很深。郭先生治学的专注与锲而不舍的精神,深获罗先生赏识。我个人认为两位先生在个性上有很大的不同,罗先生看事情多从大处着眼,观察整个时代变化的轨迹与特征,而郭先生则是特别注重细微的地方,在基础上下功夫,从资料中获得问题的结论,所以两人在学术方面,实在是各有千秋。 郭先生与罗先生的师生情谊,因为二人后来一起在学校共事,而更为密切。民国17年8月21日,国民政府将北平的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在此之前,因为清华学校的经费来自于庚子赔款,所以隶属于外交部,学生毕业后,多半赴美留学,虽然造就了许多人才,但与国民政府所造就的人才不太一样,自从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就直接受国民政府管辖,并由罗家伦先生担任校长。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