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同济的地震工程专业申请到博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我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未曾想到的是,就在那一年,我因劳累过度,在赶写《结构动力学基础》一书原稿完稿之后,突发乙型重度黄疽肝炎,病情十分严重,不得不离开办公桌,住进医院接受洽疗。在以后几年时间内,我的身体虽大体恢复,但仍显十分虚弱。受制于健康状况,我招收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不能太多,一共约有20位左右。对我来说,这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另一个攻关项目是“七五”期间,由国家核安全局下达的“七五”攻关研究课题“安全壳抗震分析及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由我与翁智远教授共同主持。项目在1991年完成后,核安全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和高级工程师来沪进行鉴定,鉴定后得出的结论大致为这一项目就总体而言达到了国际水平,其中个别地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核安全局表示非常满意。 后来此项成果1991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总结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并在国家“七五”科技成果展览会上用图片展出。在这个课题里已经涉及到建筑物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了,这一课题取得的成果对于核电站核岛结构抗震设计也颇有帮助。在第二年它还获同济大学校内科研二等奖(该年度无一等奖),可惜后来没有申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奖励。 十多年来,我所负责主持的“地基土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抗震力学分析”研究课题,在1993年还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世纪80年代,我作为结构总负责人,陶广仁同志作为我的副手,曾参加过“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的规划设计”,该项目获得1986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初,我已退休,但仍被在返聘工作,沈祖炎教授负责主持的“上海电视塔抗震试验研究”项目,我也主持其中一个子项目。研究由桩尖输入地震,计算桩头基础承台处的地震动有效输入(考虑上部塔结构的反馈),以便计算上部塔结构的地震响应。后来这一项目获199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回首这一生,自己有幸涉足了工程结构的教学、科研和实践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一点成就感,也有不小的遗憾。由于时代环境不同,每个人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也都不尽相同,若要我对自己作一个评价的话,我认为只是为同济大学的结构工程实践和结构理论研究添上了“承前启后”的一笔。 学校为我拍录像 1991年,我退休后,但仍被结构理论研究所返聘工作。这年的初秋,我接到通知,说学校准备专门为我们几位教授拍摄录像片,用镜头为同济一批在教学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生导师留影、留声,生动记载他们的奋斗足迹,为他们建立个人业绩档案,也以此记录反映学校教育科研的总体水平和成果经验积淀,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校荣校的热情。 录像片由学校电教中心负责拍摄制作。我记得,当时应拍摄需要,我在结构所里为研究生上课,在黑板上板书公式推算,还在资料室的书架前翻阅文献资料。为了反映我代表性的成果,摄像师还专门到大礼堂拍摄了礼堂的內外部结构,还将镜头对准了刊登大礼堂结构设计论文的西班牙壳体协会第16期通讯,由我编著的《结构动力学基础》和《随机振动理论及其应用》两本教材以及一部分论文,还有一些获奖证书。 在拍摄最后,应编导要求,我在镜头前给青年学生们讲了几句话。我给研究生提了三个建议:一是希望他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仰,尽管国际政治风云瞬息多变,但年轻人还是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二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希望他们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三是希望他们能抓紧眼前的大好吋光,努力打好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应对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形势的需要。 尽管制作完成后的录像不到1O分钟,但拍起来却花了足足两天半的时间。不久,我的手中就拿到了一盘录像带;录像带里有配了音乐的解说词,重点的地方还打出了字幕。如今,录像带存放在同济大学档案馆,这也是对我的一个极大的鼓励。 首批拍摄的还有材料系的黄蕴元教授,环境系的胡家骏教授、严熙世教授,建工系的欧阳可庆教授,声学所的魏墨盒教授。1991年11月15曰的《解放日报》第二版,还对同济校园里出现的这一新鲜事进行了报道。 最后,我想联系我的科研工作说一点遗憾和祝愿的话。我的抗震科研主攻方向,在国内应该说是起步比较早的,所可惜的是,我的研究生中,科研素质比较好的而且可以传承的,大多去了美国,或在国内自己另创天地。例如其中的傅公康,他现在美国一所大学里任教,也曾应邀回到同济讲了两次学。由于这个及其他原因,后续研究工作曾中断了一阵子。令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现在土木工程学院楼梦麟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也是有关这方面的。我衷心祝愿他在这一研究领域获得最大的成功! 下面,我简要地谈几件事,也是在这一段时期内所完成的,在这里简要提一提吧。 我在上海市土木学会任常务理事时,上海土木工程界两位老前辈赵祖康和徐以枋,发起编写一部汉英土木建筑词典,由他们两位来任主编。我作为编委之一,负责工程力学和工程结构两分支条目的编撰工作。足足过了12年之后,这本《汉英土木建筑工程词典》才终于在1997年底与读者见了面。而此时赵、徐二位前辈已经辞世,留下了遗憾。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王程卷》的编撰中,我担任了王程力学分支学科副主编的工作。 在我担任上海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期间,由上海市力学学会主办的《上海力学》杂志,我担任过一届主编和两届副主编,约10年。 从1986年秋起到2001年上半年,我担任《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长达15年,总算没有出过什么差错。P80-83 值此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将临之际,回首过去,沧桑之感油然而起,万千思绪,实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述。 我自1936年人当时同济附中读高中,抗战期间随校辗转内迁,随后又考进同济大学,直至1944年在四川李庄时大学毕业。毕业后留校王作,从未离开过我深深热爱的同济这个家园。 从1944,年到2001年退休为止,我在这里教书、做科研、做设计一共长达57年,似乎做了不少工作,但若静静地仔细想来,尚可称道的,也仅有那么几件而已。 今者,为庆祝母校百年华诞,学校党政领导将为我出版一本《访谈录》,我深觉感愧之至。所谓感者,乃感谢党政领导对我过去这么一点王作的认可和鼓励所谓愧者,说实在的,乃是愧不敢当!现在,趁这本《访谈录》行将出版之时,我谨向学校党政领导致以衷心的感谢!万校长在百忙之中还为此书写了前言。我实在过意不去,特向他道一声“谢谢”。 这本《访谈录》原本是我周末休息日在被访问时口头说说的。多承学校新闻中心黄艾娇同志仔细地记录,之后撰写成一篇篇文稿,特别是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文字加工。记得好多次她都是在下班后,又在办公室加紧赶稿,忙到晚上7点多钟时,再来到我家将刚刚写好的文稿送我过目,真使我感到不安。在此,我特向她致以诚挚而深切的谢意! 学校校友会《同济人》执行主编方芳同志,在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此书的体例、内容提出过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做了不少细致的编辑工作。在这里,我也谨向她说声“谢谢”。 新闻中心姜锡祥同志为本书拍摄了不少照片,还提供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在此向他表示真挚的感谢。 出版社的杨宁霞同志是本书的责任编辑,她为此付出了不少辛劳,在此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还应向学校组织部、宣传部、新闻中心、校友会、校庆办公室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对他们在这本《访谈录》形成过程中给予的关心、支持、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我还遗漏了应感谢而未感谢的同志,则请他们原谅,我在这里表示深深的歉意和谢意! 2006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