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金钱八卦与亿万富翁


作者:唐灿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2:21


  从来没有一家公司像Facebook这么充满争议。看涨与看跌,追捧与质疑,总是会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同时围绕着它,一部分人对它寄予厚望,为之拍手叫好、摇旗呐喊;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互联网泡沫的“幕后元凶”、可能引发投资灾难的“魔鬼”,不时站出来泼一盆冷水。
  终于,到了答案揭晓的那一天,这个创造全球互联网最大规模IPO纪录的新兴公司上演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Facebook的股票以超过发行价10,6%的“天价”登场,疯狂上涨到每股45美元的巅峰,然后开始下坠,它被纳斯达克的技术故障搞得威风扫地,系统延迟导致了大面积交易失误,带着投资者的失意、叹息、愤怒重重地摔在地上,最后在承销商摩根士丹利的护盘下才稳住阵脚,勉强没有跌破发行价。然而,危机还没有解除。下一个交易日,它不可抑制地破发了,从此之后一泻千里,一次又一次跌破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狂欢变成了一场灾难!
  2011年的秋天,46岁的纽约人吉姆·萨普驾车行驶在回家路上,坐在后座的宝贝女儿杰德忽然提了一个让吉姆分神的问题,她说:“爸爸,我可以入股:Facebook公司吗?”
  吉姆很注意培养女儿的投资、理财意识,从她懂事起就开始教她炒股,手把手地教她买下了迪士尼、eBay等几个公司的股票。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却让他感到意外。吉姆知道Facebook这家公司不怎么热衷于上市,那个著名的CEO马克·扎克伯格更是对股票交易退避三舍。可就在他疑惑不解的时候,杰德在一旁提醒说,电视上报道,Facebook有意公开出售一部分股权。
  如果消息属实,那可真是一件大事!要知道,关于Facebook的一切消息总能引发密切关注,它的上市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公司在过去几年间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长,2011年夏天它的活跃用户数量突破7,5亿,有人开始把它比作仅次于中国、印度的“世界第三大人口国”,而它的市场估值也被推高到500亿美元。Facebook成了2l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但这个故事还需要一个相得益彰的结局————那就是上市。对于风险资本和持股员工来说,这是获得回报的最佳方式;而持看涨观点的投资者也希望从它的高速成长中分一杯羹。Facebook在2009年度过盈利拐点之后成为引人垂涎的“现金奶牛”,它在2010年净利润高达6亿美元,2011年增至10亿美元,这让许多人相信投资它的股票将有利可图。
  Facebo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不愿意让Face,book过早上市,甚至一再推迟IPO时间,但随着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大,它触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非上市公司股东数量超过500名后必须公开运营信息的政策底线。尽管当时正在修订的《就业法》计划把这一限制放宽到2000名股东,并且美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必须上市,许多超过500名股东的创业公司仍在保持私有化运营,不过Facebook还是决定上市。这个被证实的消息让很多人眼中放光。
  和许多美国中学生一样,杰德也是Facebook的粉丝,当然,她还无法理解商业世界复杂的游戏规则,只是单纯出于对熟悉事物的喜爱,希望拥有一些Facebook股票。她的提议在父亲心中引起了涟漪。吉姆手里有几万美元,那是杰德读大学的教育存款,既然杰德还有几年才到上大学的年纪,他决定试一试,如果Facebook股价的走势像谷歌上市时那样,一定可以大赚一笔。
  然而,抱有相同想法的人不止吉姆一个,某种程度上,这导致了他在二级市场的购股以失败告终————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从Fa-cebook持股员工手中抢购股票。作为上市的前奏,同时也为了兑现利益承诺,Facebook员工在二级市场交易他们持有的股票,在看涨行情的鼓舞下,许多像吉姆一样的投资者跑到二级市场抢购,将Fa-cebook股票的成交价一路推高。
  2012年新年过后,Facebook股票交易量在二级市场上开始逐渐活跃起来,成交价在每股34美元上下浮动。2月份,Facebook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二级市场股价迅速突破每股40美元,一度达到每股44美元。它变成了一场有钱人的游戏,一场预设立场的豪赌,已经得手的投资者开始期待上市后一夜暴富,而吉姆那样囊中羞涩的投资者只能把希望寄托于IPO。
  这样,Facebook上市之前就被贴上了一张耀眼的标签————“10年来最不容错过的IPO”。P1-3
  出生于1984年的青年偶像扎克伯格如果生在中国的话,那就是典型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律限制人类生育后,自19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他们面临着特别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问题。由此定义,80后的幸与不幸都已明了。
  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加上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这一代人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随着8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和中流砥柱,这些负面的指责一个个被打破。但背负在80后身上的压力与80后对自我的期望之间,依然有着鸿沟。这种梦想与现实的差距,随着80后青春的一去不复返,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毕竟在中国的80后中,至今依然没有出现扎克伯格式的人物。
  纵观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世界,有两批人处于权利和财富的金字塔顶端。以张朝阳、曹伟国、马云、李彦宏为代表的60年代人,他们掌舵的是中国门户网站、电子商务、搜索引擎;之后的70年代人,丁磊、马化腾、陈天桥、刘强东以及开心网的程炳皓、3G门户的邓裕强等,又横跨了门户、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社交网络、3G视频等各个领域。在这些领域中,80后严重缺席。
  在中国互联网的三次浪潮中,第一次是门户网站,第二次是搜索引擎、网游、电子商务,第三次则是社交网站、移动互联网,目前还处于第三次浪潮中。如果说错失前两次机会的客观原因是80后生不逢时,那么在第三次浪潮中缺位的原因则是80后的自我束缚与急功近利。
  在压力面前,80后迫不及待、心急如焚,在第三次浪潮中一味地勇往直前,拼的是自己的激情,但是他们并没有准备好技能、储备好资源,而那些韬光养晦、埋头苦干多年的70后甚至60后,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蓄势待发,一旦机会来临,他们便迎头而上,成功也是水到渠成。
  相比之下,扎克伯尔的成功也并非传奇,他的故事也不外乎契合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古老而朴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三原则。
  在中国80后正在象牙塔里为考试伏案苦读时,扎克伯格已经在哈佛的宿舍里起步,集结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并恰到好处地赶上了美国互联网的一次新浪潮————社交网站,义无反顾地追逐着自己构想的“乌托邦”————公开透明的网络分享世界。当时美国早先一拨互联网创业者都还沉浸在微软、Google打造的垄断世界里,社交网络的创业者几乎都是80后人士,他们的异军突起得益于少年时期的计算机启蒙,得益于美国教育制度的自由开放,也得益于个人的智慧与勇气、坚持与梦想。
  换言之,即使没有扎克伯格,依然会有一个80后来代替他缔造这样一个帝国。
  这不是一个传奇,风光、权力与财富背后充满了背叛、诉讼、纷争,以及扎克伯格个人的妥协甚至瞬间的放弃。他并非一个完人,他的内向孤僻、不善言辞、一意孤行、理想主义等都是长久以来饱受质疑的焦点。
  完美的创业者不是天生的,乔布斯如此,扎克伯格也如此。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认为,“中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像扎克伯格那样的创业者,而中国社会对失败者是不支持的,而且现在的中国也很难找到具有奇思妙想的20岁大学辍学生”。但中国的80后不应该被这些客观环境和条件束缚,这些环境对60后和70后的创业者来说也是同样存在的。
  中国社会应该相信80后的能力,80后也应该相信自己的智慧,总会有方法破除重重限制,化解种种难题。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潮来潮往,80后要无可奈何地面对即将逝去的青春,但他们还有机会,中国的扎克伯格也许就将在他们中间产生。





上一本:立尽梧桐影--丰子恺传 下一本:胡僧东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金钱八卦与亿万富翁的作者是唐灿,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