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汪应洛传
作者:李志杰,吕绚丽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2:16
读书救国的思想促使汪应洛对各门功课都十分珍爱,尤其对数理化更是下苦工夫。初中三年,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全班前一、二名。他认真学习数学,为他日后考取工科大学打下了基础;他爱好英文,为他后来学习国外管理工程研究成果创造了条件。当时,他们班有位同学家住重庆英国大使馆附近,大使馆每个礼拜天都放露天电影,这位同学经常带他去大使馆看英语电影,他的英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 汪应洛兴趣和爱好广泛,他在学习之余,喜欢看文艺演出。抗日战争期间,大批思想进步的文化工作者集居重庆。汪应洛家附近就住有不少电影明星、作家、记者,如白杨、张瑞芳等,他们经常进行抗日宣传、演出活报剧和话剧。汪应洛对这些进步话剧很感兴趣,一方面是感受文艺工作者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是在战乱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因大批文化机构、团体、文化人士迁渝,重庆的文化队伍空前壮大,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抗日民主文化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作为战时中国首都的重庆,一直是日本帝国主义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其狂轰滥炸,妄图摧毁而后快。 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 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 000人以上,超过10 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破坏。日本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制造大量平民杀伤,以瓦解对方抵抗的士气。故此轰炸时不分前线及后方,亦不以军事目标为主要对象,反而多以居民区、繁华的商业区等为目标。 1940年5月,日本大本营发动“101号作战”,由陆、海军同时对中国后方进行轰炸。陆军主要以山西运城为基地,海军的主要基地为汉口。轰炸重庆的日机超过2000架次。8月19日的轰炸尤为惨烈,日本海军投入超过140架轰炸机,以零式战机护航轰炸,重庆2000多户民居被毁,称“八一九”大轰炸。 1941年年初,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先向中国集中力量进行空袭,发动名为“102号作战”的大规模轰炸。有一天,汪应洛上学时,日本飞机突然空袭,他赶快往家里跑,路上火光冲天,横尸遍野。他冒着刺鼻的浓烟,越过坍塌的建筑和焦土赶到自己家旁边时,房屋已不复存在,成为一片废墟,家人亦不知去向。他在火海中呼喊亲人,四处找寻,最后在江边找到了父亲和母亲。 日本飞机大轰炸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汪应洛家的房子被炸毁,全家人逃到重庆郊外去避难。在这一时期,汪应洛经过了一段农村生活。无家可归,寄人篱下,难以读书,就同小伙伴们在田野中玩耍。他们在乡村中追逐游戏,在农田中采摘豌豆苗,放在小锅里,在地上挖个坑,拾来柴火煮豌豆苗吃。如此童心不泯的游戏,减轻了战乱压在孩子们心头上的烦恼。警报解除后,他们又回到重庆,赁屋居住,焦急地等待着战争的结束。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29日至10月lO日,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中华民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谈判。 1945年10月10日,会谈双方签署协议《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史称“双十协定”。“双十协定”是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双方在协议中同意避免内战,和平建国,共同推动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以及与其他政党合作组建多党制民主联合政府。 在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任科长的汪石清同全国人民一样,对“双十协定”的签订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能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但多年在国民政府财政部工作的经历,使他认清了国民党的腐败和无能。1945年抗日战争刚胜利,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身为财政部职员的汪石清对此感受最深,认识到国民政府财政政策的腐败是政治腐败的缩影,于是于1946年下半年离开国民政府财政部,赴上海经商办企业。 汪石清由重庆来到上海,和朋友一起做水果生意。重庆地区出产橘子,价格便宜,他和朋友一起租船从重庆贩橘子到上海出售。当然他也贩运重庆地区出产的其他一些土特产。汪应洛的一个表哥在美国读书,看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很多剩余物资,如呢绒军大衣等物资非常丰富,就同汪石清做纺织品进出口生意,把呢绒产品运到上海来出售。当时上海人有崇洋思想,以使用美国货为时尚,所以做纺织品贸易生意利润可观,汪石清逐渐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来,汪石清的朋友卢绪章拉汪石清一起做医药生意。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白色恐怖很厉害,卢绪章和汪石清的医药公司经营遇到了很大困难。后来,汪石清才知道,卢绪章是地下共产党员,他以经营医药公司为掩护,实际上是给共产党和解放区弄药品和医疗器械。他之所以拉汪石清一块做,是基于对汪石清人品及业务能力的高度信任。临近新中国成立,卢绪章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动员汪石清办工厂,搞工业救国。正是在卢绪章的帮助下,汪石清走上了为发展民族工业而奋斗的新道路。上海解放后,汪石清先后与友人经办天胜实业公司、侨商实业公司等经济实体,搞化工生产。1952年,这些工厂经营遇到困难,汪石清不得不变卖家产和用积蓄支付工人工资,最后还是破产歇业了。新中国成立后,卢绪章当了国家外贸部部长。P7-9 汪应洛是我国管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是由苏联专家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位管理工程研究生;他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写出了新中国第一部管理工程教科书《企业组织与计划》;他推动开创了中国管理工程学科,推动开创了中国管理学门类;他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批管理学院之一————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他是中国第一批管理学博士生导师;他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生……一系列的第一,奠定了汪应洛在中国管理学界的崇高地位。 作为他的学生,为汪老师写传感到十分幸运和激动,但又感到诚惶诚恐。汪老师的人格、治学精神、学术成就使我高山仰止。我才疏学浅,资历不深,难以吃透汪老师的学术思想,更难洞察汪老师科研成果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即使收集汪老师的历史资料、学术成果,也是挂一漏万。好在中国工程院的领导和院士对《汪应洛传》的写作指明了方向,西安交通大学的各位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伟、党委书记孙卫坐镇指挥,党委副书记尚玉钒亲自挂帅,组成了《汪应洛传》编辑委员会,抽调力量,调集资料,创造写作条件,使《汪应洛传》撰写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基本上按计划完成了撰稿任务。在这里,首先感谢西安交通大学老校长史维祥教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给《汪应洛传》提供了大量翔实宝贵的资料;感谢李怀祖教授、赵卓贤教授、郭干慈教授等先生的鼎力相助,感谢郭菊娥、王能民、李刚等老师的热情参与。汪应洛教授的科研助手及行政秘书吕绚丽博士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汪应洛传》的最后一部分关于汪应洛院士的科研成果主要是她整理撰写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办公室贾峰菊老师为《汪应洛传》写作的采访、组稿等工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音像资料。汪应洛院士的爱人张娴如教授、儿子汪时奇和女儿汪时华为写作提供了诸多方便,为书稿润色不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校史和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贾箭鸣老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编审房立民老师对《汪应洛传》的拟定工作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他们的热情帮助使我感激不尽。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生高喜爱为《汪应洛传》文稿输人电子文件,并承担校对任务,表示了她对当年的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汪应洛老师的感恩情怀。另外,西安交通大学的许夏陆、王鹏、池静宜、岳园园等同学也参加了人物访谈和部分文本的转录工作,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水平有限,《汪应洛传》的疏漏和不足在所难免,望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李志杰 2014年4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