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夜奔向黎明


作者:顾聆森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2:02


  云层很厚,也压得很低,阴沉沉的,抬头望不见蓝天。
  这是2004年8月20日。
  这一天正式宣布: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单位的“省昆”————江苏省昆剧院,由事业转制企业,全称:“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址依旧在由曾国藩题匾、古色古香的“江宁府学”————南京朝天宫4号。这之前,院内两株参天古树突然无故倒毙。院内更是风雨满楼,埋怨、义愤、诅咒、骂娘……很有一些“勇士”们轮批地去文化厅,去省委,上访、请愿,强烈要求省委领导,甚至点名要求省委书记李源潮与群众对话……
  然而,历史的车轮没有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仍以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中国第一家企业型昆剧院经历了母腹中的剧烈躁动之后,终于在“断奶”的恐惧中,呱呱坠地了!
  正处“不惑”之年的表演艺术家柯军,被任命为新生的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
  提职,自然是喜事,何况省昆剧院的正职,上任便是“处级”。但柯军却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改革开放20多年来,省昆的第一把交椅“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似的换过了多少?他们无不焦头烂额地离任而去,昆剧院的前任们,究竟给柯军留下了怎样一副摊子呢?
  堂堂江苏省昆剧院的剧目库里就是这么几十出传统折子戏,演来演去无非是《小宴惊变》、《游园惊梦》等,虽然实力雄厚,获得梅花奖的角儿就有五六位,然而,就像张继青、石小梅这样的著名演员最近十年几乎没有演出过大戏。越是演多,越是亏大,已形成恶性循环。有一次去外地演出时,台上20多个演员,台下只3个观众:一个在睡觉,一个在抽烟,一个在嗑瓜子!
  1996年好不容易排了个新戏《看钱奴》,会演中还获了大奖。但一到剧场,经理眯着眼、皱着眉,问:“你们演的是什么戏?”
  “昆剧。”柯军回答。
  “合同是2000元一场吧?”他又问。
  “是的。”
  “我给你们3000元,明天就回吧!”
  昆剧艺术家的自尊受到了极度刺伤,很多演员都觉得当年报考省戏校昆剧科是人生的一大失误。
  改企意味着什么?
  仿佛~群圈养了半个多世纪的动物,突然之间又要把他们放归大自然!
  一个沉重的话题恰恰就是“断奶”!老一代的艺术家包括所有梅花奖得主,为了保住“事业”的身份,赶在宣布改企之前,一夜之间退休殆尽。面对“断奶”,演职员可以退休或转业、跳槽,一场演出只有3个观众的昆剧艺术经得起“断奶”么?事实正是这样严酷,省昆每年只能维持几十场演出,即每周一次本院兰苑小剧场的周末专场,演一场收入不到1000元,改企后它还能坚持多久?
  诚然,在职的艺术家仍不乏国家一、二级演员,他们清一色的都是柯军省戏校同一科班的同学,尽是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似乎左右逢源。然而,想起这一科兄弟姐妹来,柯军眼前就一阵昏乱:“师兄弟,狗臭屁!”
  上世纪90年代末,柯军开始有了官运,1997年当上了院长助理,2001年升为副院长。副职,其实也并无实权,全院的人事、财政大权全由一把手掌控,他不过是个“大配角”而已。然而,尽管如是,一些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已经“分外眼红”、“妒火中烧”了,甚者有些入暗暗结盟:“柯军如果弄戏,就不跟他配戏!”山头、派系已非一日之寒,时不时会挑起几桩无谓的事端,或打小报告,或写匿名信,防不胜防。不仅如此,柯军还多次遭到了来自上面的莫名的打压。内耗,已使得副院长柯军感到极度疲惫、厌倦。柯军选择了逃避。
  他去了北昆,与史红梅合作排演了《宦门子弟错立身》,一年之中唱红了京都,成为了中国戏剧文华表演奖和第22届梅花奖的得主。北昆有意把他留在北京,已经内部议定,由他出任北昆副院长,爱人龚隐雷同时调中国戏曲学院,她的职称国家一级演员也可随着转正为教授。
  柯军回南京是因为学戏,时张金龙先生被邀在省昆教戏,他教的是海内已没有人会演的折子戏《铁冠图》中的《对刀步战》。张金龙是柯军戏校的业师,点名非柯军、赵荣家二门生不传。柯军怀着要把濒临失传的折子戏抢救下来的强烈愿望,离京回到省昆,他的一个如意算盘是:学完戏再携妻投奔北昆,离开这是非之地。
  柯军一回到是非之地,偏偏又惹上了是非,领导找上他,要他明确表态:接任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常务副院长兼书记。
  如果出任事业单位的院长、书记,无论困难多大,他会一口应允。君不见,新时期省昆换了多少一把手?干不好,充其量调走!P1-3
  柯军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学艺时,我正好受聘在该校研究室工作,我开讲的曲学自修课,柯军是常来听讲的学生。上世纪80年代中叶,我调回苏州戏曲博物馆(现为“苏州中国昆剧博物馆”),他又很关注我发表的昆曲论文,因而我们常有联系。
  柯军出任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时,正值我退休,随即被聘至省昆担任艺术顾问和院刊《昆剧艺谭》执行主编。他上任之初,正是省昆最困难之时,不仅观众少,效益差,随着转制改企,角儿纷纷退休,人心思散。但就在柯任院长5年后,省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在《昆剧艺谭》总第5期上发表文章《从断井颓垣到姹紫嫣红》,其中有一段话总结了省昆2004——2008年的变化:
  “改企”之初,昆剧院账上经费不足1000元,一份说明书,是一位昆迷朋友慷慨解囊后才付印的。……5年后的今天,一级演员的年收入已近10万,工作了两三年的优秀青年演员年薪达65000元。统计一下5年来每年的演出利润(指净收入),依次是:35万、68万、89万、189万,今年(2009)预计超过300万元。……演出场次节节攀升,一年高过一年,以下是一组惊世骇俗的数字:演出场次达528场!对于昆曲,乃至任何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抑或歌舞、曲艺剧团,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528场,意味着这一年的大部分日子,他们每天要演出2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奇迹恰恰发生在一个向被人认为古老、高雅、没有观众的剧种身上。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演出呈现了一种滚动态势。滚动演出稳定了思想,巩固了队伍,昂扬了精神,支撑了传承,也推动了创作。
  省昆6年,有赖于柯军院长在“夜奔”中搜寻到了一条成功之路。本书的主旨,无非为了真实地描述柯军所走过的崎岖路径。
  写作过程中,著者采访了柯军之外10余位省昆不同级别的表演艺术家,所有采访录音,均由王珏小姐翻译成文字提供我构思写作。王珏还受我委托,搜寻整理了省昆6年来所有的传承、创作剧目,已用作“附录”。曲友张庆晓提供了珍贵的照片。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顾聆森
  2011年元月





上一本:清风雅韵播千秋 下一本:中华中医昆仑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夜奔向黎明的作者是顾聆森,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