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测绘宗师--忆顾孝烈教授


作者:程效军,顾振雄主编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1:59


  宙华蚕种场
  顾孝烈
  父辈艰苦创业
  宙华蚕种场是我的父辈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创办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营企业,我在此工作和生活了六年,这是生命历程冲环境最为险恶和为生存而艰苦奋斗的六年。
  在杭嘉湖平原上,水网纵横,土地肥沃。在嘉兴一带,一般的地形是:大片为水田,地势低洼,多栽种水稻;沿河为带状的旱地,地势较高,多栽种桑树。据我估计,先民们在开垦这片一望无际的、低洼的长江冲积平原时,知道生命之水在这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必须要规划利用好。为此开掘河道和河浜,用于水运、储水和排水。把挖出来的泥土堆积在河边,形成河岸和地势较高的旱地。河岸用于水田的保水和排水,便于栽种水稻。旱地则作为生活用地以及栽种树木和非水生作物,其中主要是桑和竹,一般都是成片栽种,形成桑园和竹林。栽桑是为了养蚕、产茧和缫丝。较开阔的水域形成湖,在江南地区被称为“荡”,狭长的则被称为“塘”,一般用于养鱼。稻米、蚕丝和淡水鱼成为嘉兴主要的传统产品。少年时,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一段文字,印象特别深刻,也像是对我们家乡的生动描述。
  农民栽桑、养蚕、产茧,丝厂缫丝,绸厂织成丝绸,行销国内外。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的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日本的挑战。日本用科学养蚕,讲究家蚕品种,提高蚕丝质量。中国也不甘落后,成立蚕桑研究机构,用行政措施干预和引导农民的蚕茧生产,推广改良的桑苗和蚕种。蚕种是作为种用的蚕卵,按繁育目的分为原原种、原种和普通种。原原种和原种为蚕茧品质优良的纯种,繁育的条件要求很高,由国有的研究机构负责培育新品种(原原种)和生产蚕种(原种)。普通种为某两纯种的“一代杂交种”,它能保持该两种纯种的优良品质,且生存能力较强,适合于广大农民饲养,以生产大量的商品蚕茧。普通种由受政府监督管理的蚕种场(大部分为民营)饲养原种并杂交而生产的蚕种。蚕种的销售也由政府管制。不经过蚕种场生产的蚕种称为私种,由于私种生产的蚕茧品质低劣,因此政府是要取缔的。政府对蚕种生产的监管机构称为“蚕业管理所”或“蚕业改进所”(浙江省设在杭州),下基层的技术人员到农村指导蚕农生产的称为“蚕桑指导员”,到蚕种场检查蚕种质量的称为“督导员”,他们一般毕业于江浙两省的蚕桑专科学校或浙江大学的蚕桑系。
  一九三二年,我父亲认识一位叫作邱丽娟的蚕桑指导员,她看到我家地处乡间,老宅房屋较多,周围也多桑地,认为开办蚕种场倒是很合适的,并介绍了蚕种和蚕种场的相关知识。父亲并不墨守成规,而有开创精神,和同宅院的堂兄顾蕴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即我的堂兄顾玉兮和顾汉勋继承)、堂侄顾元伯(当时他家还是由他的祖母许氏当家,父亲叫她“婶妈”,我叫她“婆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婆婆去世后,才由顾元伯当家)商议后都认为是个好主意,即开始合伙筹办,取名为“宙华蚕种场”,蚕种的商标为“虎头”(老虎的头部像),用意是为了警示自己要坚持认真办下去,不要成为“虎头蛇尾”。
  顾氏家族在十八世纪后期,我估计应该有一个比较兴盛的时期,否则老家不会有一个顾家浜中最大的厅(五开间九进深的“敦本堂”)了,后来,我的高祖父绣斋公又在厅后造了堂楼(“贻经草堂”)。听我父母讲,当时老家的田地并不多,一般仅能供应吃饭和日常生活开支,经济来源主要是经营工商业,在嘉兴北门有顾洪昌颜料行,在新塍镇有大生酱园等,都是比较有名的企业。后来由于高祖父绣斋公、曾祖父三洲公和伯祖父(祖父的兄长)的早逝,我祖父又不大管事,作为这些工商业的资方不能亲自经营而委之于人,必然导致经手人的侵吞和经营不善,终至企业倒闭和业主易手。(P4-5)





上一本:大国与将军 下一本:梁守槃院士传记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测绘宗师--忆顾孝烈教授的作者是程效军,顾振雄主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