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尔斯的才能不那么耀眼。相对他的年龄来说,他的体格有点儿小,还有哮喘,在球场上跑上跑下的很吃力。看他当时的样子你怎么也想不到,他日后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之一。 现在已经是25年后了,而我仍然和斯科尔斯一起踢球,这感觉真是美妙。虽然不能说当时我们立刻就打成了一片,但后来我们确实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他从不多说话,但后来那些年,比赛前的上午我们总是去曼彻斯特中部的同一家咖啡馆闲聊一会儿,那是我们放松的方式。 斯科尔斯对比赛的态度永远是天才般的直截了当。他认为足球就是项简单的运动,只不过有些白痴把它变复杂了。有些人谈论阵型、战术可以谈上一整天,但他会说:“把球给我,让咱们踢踢看。” 跟巴特、斯科尔斯一起训练,让我意识到这里的标;隹有多高,在我看来我差得太远了,没法跟他们比。在我家本地的俱乐部伯雷青年队里,我可能是踢得最好的一个,但他们都来自更好的足球学校。他俩都在邦德里公园(Boundary Parkk)踢球,那是我们地区最好的青年队。后来我也加入了邦德里公园,跟我的伙伴们断绝来往,专心训练,想要跟上他俩的水平。 我需要抓住每一个提高的机会。本·索恩利(Ben Thornley)也来到了英才中心,他两只脚太均衡了,根本看不出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每一年都有这样的天才加入我们。 到14岁的时候,俱乐部就要选择和我们签订两年的学生合同了。对我的考验就要到来了,多努力总不会有错。感谢父亲,他开车送我去参加了每一堂训练课。虽然我在家附近的孩子里算是比较突出的,但我真的不知道俱乐部会不会选中我。同届的小球员都比我优秀,我真的能拿到那纸合同Ⅱ马?父亲说他要去见青训系统主管布莱恩·基德(BrianKidd),我真不知道他会带回怎样的消息。巴特和斯科尔斯没有悬念,肯定会被选上。但我可没有信心一定能从父亲那里得到好消息。 这是那种让你回忆的时刻————仿佛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人生接下来会走上哪个方向。也许这意味着一条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一条没有曼联,甚至没有足球的道路。我不是那种铁定能成为职业球员的人,我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曼联当时在到处网罗有才华的孩子,我知道俱乐部不可能把他们全都留下。 我还记得那天父亲的表情,他跟基德会面之后来到学校接我,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微笑。我通过了第一关!我们来到了史蒂芬大街(StevenStreet)上的一家快餐店,当我在吃薯条和肉酱的时候,还听到了更好的消息:曼联不仅想跟我再签两年一直到16岁的学生合同,在那之后还想再跟我续两年的学徒合同。为了邀请我加入这个为期4年的青年训练计划,曼联还同意每周向我支付29.5英镑。 我简直不敢相信,曼联想要我!我不是那种情绪化的人,但还是流下了几滴眼泪。 当时我不知道的是,为了改变曼联的命运,老大决定彻底改革曼联的青训系统。他把赌注都压在了青训球员身上,传承了马特·巴斯比爵士留下的伟大传统,巴斯比爵士就曾经以本地的天才球员为基础来打造球队。 如果不是主教练有着这样的勇气和视野,谁知道后来会怎样?他接手了一个巨大而又低迷的俱乐部。立刻拿出成绩的压力一定是极大的。但他仍然愿意投入时间、资源和能量来建立一套持续的青训体系。而在那时,他就有这样的胆子把这些有才华的小孩放进队里。 任命基德为青训学员的主管是一步妙棋。他是为曼联赢得1968年欧洲冠军的英雄之一,而他的能力其实在于总能让你感到放松。从一见面开始,他就是你的好朋友,是那个会搂着你的肩膀照顾你的人。我喜欢他开心地忙这忙那的样子。 P20-21 本书的译者团成员包括(按照姓氏笔画排序):李衡、吕淼、沈鑫、谭耘天、姚麟、殷嘉嗥、张硕。本书的译者皆为曼联球迷。此外,感谢舒玉龙、刘钧提供的各方面参考。 目前的加里·内维尔具有多重身份,他可能是目前英国最犀利的足球评论员,同时也是《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的专栏作家,以及英格兰队的助理教练。除此之外,加里·内维尔还是一支半业余球队、一家足球主题酒店和商业地产公司的投资人,以及两个女儿的父亲。 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作为“文豪”,加里·内维尔都意志坚定,目光长远,观察敏锐,擅长在决策中注入思考和理性,但也始终保持着曼联生涯带来的激情和信仰,同时他还很幽默。愿此书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他的这些魅力。 不过,以曼联球迷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加里·内维尔实现了一个球迷的终极梦想,而他也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忠诚很好地回报了这份梦想带来的重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