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诗与梦


作者:郭玉斌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1:33


  多方提挈
  初来上海时,萧军、萧红本来就很拮据,又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很快陷入困境。他们在上海无亲无故,是鲁迅接济了他们,还劝慰他们说这是小事,不必放在心上。令他们困扰的还有稿件屡投不中,得到鲁迅的积极推荐和热心帮助后,情况就不同了,萧红的作品开始频频出现在上海多家报刊上。
  鲁迅还抽时间给萧军、萧红写了53封信。信中,鲁迅对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都作耐心解答;对他们流露出来的低落情绪及时纠正;对他们初到上海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提醒;对他们的创作悉心指导……须知,当时的鲁迅时常煎熬在病痛之中!正如萧军所说:“除非具有箕正的伟大的灵魂,伟大的人概伟本胸怀的人,是难于做到的!”鲁迅的来信成了二萧生活中的希望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鲁迅还向萧军、萧红敞开自家的大门,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鲁迅的家是很少向外人开放的,但却向他们公开,可见鲁迅对他们的信任和赏识。鲁迅一家也曾两次斜穿上海市区,到萧军、萧红的住处探望他们。后来萧军、萧红为了减少鲁迅给他们写信劳神,也为了照应鲁迅的生活,就搬到鲁迅家附近的四川路。此后萧红和萧军便成了鲁迅家的常客。早在20年代,鲁迅就被誉为文学青年的导师,受过鲁迅教益的青年作家很多,但谁也没有像萧军、萧红那样得到鲁迅那么多关照。
  大加奖掖
  萧红《生死场》的出版也浸透了鲁迅的心血。鲁迅为萧红看稿、举荐、作序。鲁迅为《生死场》写的《序言》,从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到小说的社会作用与影响都做了充分的肯定。鲁迅认为这部作品会给读者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鲁迅在其他场合也给予《生死场》以很高的评价,称《生死场》的写作“和玩些技巧的所谓“作家’的作品大两样”,它是“中国女作家所写的最有力的现代小说之一”。由此断言萧红“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很可能取丁玲的地位而代之”,与萧军相比,“在写作前途上看起来,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没有哪位作家能得到鲁迅如此高的评价。
  不幸的萧红一生当中却有两桩幸事。一件是,在她落难东兴顺旅馆时,被萧军搭救,并在萧军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另一件就是,她与萧军流亡上海时得到了鲁迅的关照,使她迅速成长为中国著名女作家。可以说,没有萧军就难有萧红,没有鲁迅就难有二萧。
  奴隶之书《生死场》
  1935年萧军、萧红与叶紫策划自费印刷出版自己的作品。为了便于发售,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定名为““奴隶丛书”,并请鲁迅做这套丛书的主编,给每本书作一篇序言。“奴隶丛书”出了三本,分别是叶紫的短篇小说集《丰收》、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这样,动笔于哈尔滨、脱稿于青岛的《生死场》,直到1935年12月才终于在上海问世了。
  《生死场》的出版在1935年的中国文坛上发出了清新刚健的声音,开拓了一个新鲜题材领域,对文艺界是一个启迪。作品出版于东北沦陷四年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东北人民身受的亡国之苦,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切肤之痛,中国又面临着日本大举入侵的新的危机。这时,一个从东北流亡到上海的新作家,把日伪统治下的东北人民的灾难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自然会引起注意和激动。《生死场》作为“奴隶社”的“奴隶丛书”,呈献给不愿做奴隶的亿万中国人民,它无疑激发了读者的民族感情,反映了人们的抗敌心声。《生死场》是抗战文学的先声,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因而被称为“先声文学”、“号角文学”。它就像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一样,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它起到了号召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作用,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生死场》的出版,它不仅使萧红从此登上了壁垒森严的上海文坛,也敲开了中国文学殿堂的大门,使她步人中国著名女作家之林。《生死场》一经出版,一个闪光的名字————萧红,便在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了。与此同时,萧军也以他《八月的乡村》为上海乃至全国所瞩目。从此中国现代文坛上增添了新的一页————二萧及东北抗日文学。P87-92
  春天未了,人像久久等待一个大暴动,今天夜里就要举行,人人带着犯罪的心情想参加到解放的尝试……春吹到每个人的心坎,带着呼唤,带着蛊惑……
  ————萧红《小城三月》
  我为了要追求生活的力量,为了精神的美丽与安宁,为了所有的我的可怜的人们,我得张开我的翅膀……
  ————萧红《亚丽》





上一本:宋文荣传奇 下一本:硅谷启示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诗与梦的作者是郭玉斌,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