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曹雪芹与燕京


作者:山民,杏林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1:25


  智献龙凤图
  乾隆十四年,为了显耀征服大小金川的胜利,乾隆皇帝在香山建立了一支特种部队,叫攻坚飞虎云梯健锐营,共有三千名将士。要按八旗制度为几千人营建“旗盘”,大兴土木,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乾隆派钦天监阴阳司到香山一带察看风水,选择建房吉地。
  阴阳司带领一批人马,手拿罗盘等观测器具,由香山护军佐领陪同,登上了香山楼门。他们向东放眼望去,只见前面横着一道山梁,绿树葱茏,野花满山,好象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护军佐领告诉他:“这就是有名的凤凰山。”阴阳司听说是凤凰山,心里大喜,就对大家说:“北边这座山叫龟岭,是一只神龟的背,远处那座山叫红山头,是神龟的头,眼前这个小山包是神龟的尾巴。神龟本是龙种。这里有龙有凤,正是龙蟠凤翔,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呀!”他当下就决定绘图定位,在凤凰山两侧营建“旗盘”,北侧修建左翼四旗,南侧修建右翼四旗。
  营造旗盘的吉地选好以后,就由工部拨款运料,调配工匠,并且发布告示:凤凰山南北两侧的汉族居民,限期拆房搬迁,逾期不迁者,按违旨论罪!
  告示一出,这可急坏了汉族居民。他们世世代代住在香山,现在要被赶走,可到哪里去找安身之地呀!大家愁眉苦脸地想不出好办法。有人说,曹雪芹主意多,不如登门去请教他,也许会找出解决的法子。于是推举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曹家去请教。曹雪芹一向对官府不满,爱替老百姓打抱不平,他对老人说:乡亲们先不要着急,只要肯动脑筋,办法总会想出来的。
  第二天,曹雪芹吃罢早饭,身穿鹤衣大氅,脚踩福字履,腰里围着一个小包袱,来到香山楼门。他把远近的山景仔细一打量,心里明白了:原来皇家在凤凰山两侧修建八旗营房,就是为了借凤凰展翅、神龟长寿这个虚名儿!可是你们不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呀!想着想着,曹雪芹有了主意,他从包袱里取出文房四宝,挥笔画了凤凰和神龟,山下有八旗营房,远处是烟雾笼罩的紫禁城,最后随笔题写了“龙凤图”三个字。
  曹雪芹迈步下山,直奔八旗印房,去求见总监老爷。他对总监说:“听说朝廷要在香山修建旗盘,我是献八旗营建图来了。”总监问他有申么高见?曹雪芹说:“这香山是块风水宝地,但五行缺水。山缺水则林不茂,林不茂则鸟不生————那凤凰怎能展翅高飞呢?再说,山缺水则龙被困,这也是不吉之兆啊!如今,为建旗盘而勒令汉民迁走,这对保住香山之水可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总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过错,破坏了香山的风水,连忙向曹雪芹求告,说:“请先生指点。”雪芹看把他吓得那样子,心里觉得好笑,可他还是绷着脸一本正经地说:“这‘汉’字的偏旁是三点水,如若勒令汉民搬走,就是有意让香山之水外流,这是万万使不得的。请看我这龙凤图,可以让散居的汉民并进各村,然后按照‘两满夹一汉’的格局,修建八旗营房。满字、汉字都有三点水,这就成了九点水,九者多也,香山水足了,就会龙蟠凤翔,保住风水不被破坏。”说完,就把龙凤图献给总监了。
  总监对曹雪芹讲的道理深信不疑,就呈报工部,按照曹雪芹龙凤图中“两满夹一汉”的设计,修造了八旗营盘:左翼四旗是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中间夹着峒峪村、四王府、小府三个汉民村;右翼四旗是正黄旗、正红旗、镶蓝旗、镶红旗,中间夹着杰王府、弑子园、弹家坟三个汉民村。香山的汉族居民没有被赶走,他们感谢曹雪芹想出了巧计————一张龙凤图。(舒成勋讲述,张宝章整理。)
  红脸大汉的拳头
  香山健锐营八旗建立以后,他们依仗着主子的权势,在香山一带耀武扬威,没人敢惹。平民百姓从营盘墙外经过,一些八旗兵丁举枪就打,拉弓就射,遭到冷箭的人只好自认倒霉,吃了亏也没地方说理去。一些八旗子弟也仗着出身高贵,胡作非为,四王府、峒峪村的汉族居民常有被他们辱骂、殴打的。人们都习惯地称呼这些八旗子弟为“小老爷子”。
  当时曹雪芹正住在正白旗,虽然他也是旗人,但是他看不惯这些霸道的“小老爷子”,常为受欺负的人打抱不平,他当众奚落过“小老爷子”,有时也惩罚他们一下。
  有一天,曹雪芹和他的一个朋友红脸大汉,在四王府街上的人群里闲遛。这个红脸大汉头缠红巾,身材高大,体力过人,练得一身高超的拳术,也是个好打抱不平的人。有人说,他曾经在静宜园东宫门试图劫皇杠,结果认错了人,投出的飞刀差点没把宰相和坤扎死。那些横行霸道的“小老爷子”,对红脸大汉都是惧怕三分,特别是害怕他那像榔头一样的拳头。曹雪芹和红脸大汉遇到了一群人围成了堆,就挤进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个长着小迷糊眼的“小老爷子”,正跟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头捣乱,小迷糊眼朝老头要了一串糖葫芦,扭头就走,老头朝他要钱,他不但不给,还说:“老爷吃你一串糖葫芦是瞧得起你,若是赏脸你不要脸,就别怪老爷我不客气!”吓得那个老头连忙露出笑脸赔不是。围着看热闹的群众,心里都憋着一股子气,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吭声。曹雪芹对红脸大汉小声说:“对付这号人,就得有一对老拳。”大汉说:“等我给他点颜色看看。”
  红脸大汉一个箭步窜上去,伸手抓住小迷糊眼的脖领子,就像提溜一只小鸡似的,训斥他说:“你凭什么吃了人家的东西不给钱?”
  这个八旗子弟是逞凶惯了的“小玩儿闹”,竟然不把红脸大汉放在眼里,他把眼一翻,说:“你敢动老爷一根毫毛,我叫你吃不了兜着走!”这句话可把大汉惹火儿了,他挥手一拳砸在“小老爷子”的鼻梁上,顺势右腿扫了一个绊子,把小迷糊眼撩倒在地,让他来了一个嘴啃泥。就这一拳一脚,让他想骂也不敢骂了,马上趴在地上求饶。
  曹雪芹走上来对小迷糊眼说:“你还不赶快认错!”他头也没抬,赶紧说:“我再也不敢欺负人啦!”红脸大汉假装着火气更大了,说:“你不欺富人,专欺穷人,我偏要打这个抱不平!”说着,就又是一拳。曹雪芹问小迷糊眼:“这么不讲理,你是什么人?”他说:“我是旗人。”大汉又举起了拳头,说:“老爷骑马你骑人,你好大的胆子!”拳头落下去,打得小迷糊眼哎哟妈哟地直叫唤。
  曹雪芹怕再动拳头打出了毛病,就对红脸大汉说:“他认了错,又答应给糖葫芦钱,就饶了他这一遭吧!”
  那个“小老爷子”爬起来,把糖葫芦钱交给老头,一瘸一拐地冲出了人堆。登时,引起满街筒子人哄笑。(何福元讲述,张宝章整理。)
  P280-283
  二百六十二年前,江南才子厉樊榭进京候官,途经天津的朋友查莲坡家,老友将他留在水西庄别墅少住。在这里,他意外发现了查氏为南宋周密的《绝妙好词》所作的笺注,大为兴奋,于是留下来与查氏共同完成了《绝妙好词笺注》一书。等书稿杀青后,已经几个月过去了,而这时朝廷的放官日期已过。樊榭只好掉棹南归,临行云:“能与朋友共笺《绝妙好词》,胜过官服乌纱。”之后,凡读《绝妙好词笺注》者,无不为樊榭与莲坡的这段佳话所感动。
  无独有偶,《帝京景物略》一书也是由刘侗、于奕正一对好友共同完成,而两位著书者的情谊已远超《帝京景物略》本书的影响。于奕正乃京城大家子弟,但无心名利,专喜与文人墨客谈诗论文。刘侗,湖北人,进京殿试,闻于奕正好客,登门拜访。二人一见如故,刘侗随即逗留京师五年。期间,二人共同踏勘古迹、访贤问老,撰写《帝京景物略》一书。之后,刘侗考中进士,放官江南吴县。三百七十六年前的一个重阳日,刘侗离京抵吴县上任。于奕正送至码头,依依不舍,忽见鸿雁南飞、霜林染醉,情从景生,不及向家人辞别,便陪刘侗买舟江南。二人在金陵亦遍游名胜,遂有《南京景物略》创作之构想。随后二人分别,于奕正只身无意独游,郁郁终日,次年即病逝于与刘侗所居的金陵客店。刘侗得知于奕正谢世的消息便思友成疾,没及去吴县上任,就病逝于维扬客船之中。刘、于二君虽不是同年生,却因合著《帝京景物略》而同年西去。古人云:黄金易得,知音难求。知音者,道之同者。
  十年前,我们一起漂泊京都,亦因道同而双双入“梦”,为踏访“曹翁”旧迹,几年来周末未曾休息。西山古道、松林禅院,无不留下我们探寻的足迹。记得一年初春,绿柳才黄、桃花绽放,我们从白家疃沿古道翻越“三炷香”,所获雪芹资料甚多,山民先生乐不能支,竟然将相机拱手相让路人。如此,历经几个春秋草成《曹雪芹与燕京》一书。该书的编写宗旨即前言所说:非评、非索隐、非考证,只是给读红楼、想红楼、梦红楼者,提供一些可观、可叹、可凭吊、可祭奠的地方。但由于我们学识所积欠博,书中舛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曹雪芹与燕京》的成书,得益于前辈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界诸师友的大力相助,特此致谢。该书的责任编辑陈继华、装帧设计杨凤娇等同志,均对该书的出版用力甚勤,一并深表谢意。
  山民 杏林 庚寅秋月于京都





上一本: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下一本:明成祖秘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曹雪芹与燕京的作者是山民,杏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