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李梦华体育之路


作者:李梦华体育之路编写组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1:09


  平山是个位于中国北部北岳太行山脚下的县城,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威武的太行山从南向北再向东,高高耸立,像巨人的胸膛,呵护着整个平山;蜿蜒清冽的滹沱河从西向东横贯全县,日夜奔流不息,哺育出几代雄才俊杰。
  平山有个西柏坡,是驰名中外的革命圣地。在这个中国共产党的最后一个红色根据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在这里,毛泽东曾发表和撰写了多篇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命运的重要讲话及著作。
  平山还有个“平山团”却是鲜为人知的。每当人们唱起《南泥湾》时,都会想到八路军有个著名的模范旅————三五九旅。该旅有3个主力团,其中718团是1931年11月在冀中平山成立的。当时王震、刘道生在平山扩军,有着良好革命传统的平山人,一下子竟站出来一千五百多名子弟,于是,八路军总部决定建立起这个完全由平山人组成的“平山团”。该团在司令聂荣臻和师长贺龙的领导下,参加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作战勇敢、屡建奇功。曾受到八路军总部的嘉奖,被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就在“平山团”在平山组建的6年之后,即1937年秋的一天,三五九旅再次来到平山扩军招兵。旅部驻地是一所不大的院子,院墙上贴着几个菱形红纸书写的标语“参军抗日,保家卫国”。院子门口的白杨树下摆放着一张旧的课桌,桌子的周围围着一群十五六岁半大的青年,争相往桌子前面挤着。
  此时,只见一个头不高,却十分墩实的青年,黑黑的脸堂,虎背熊腰,拱进人群,然后大声叫到:“把我写上,把我写上!”
  “叫什么?”
  “李梦华!” “十八子李、做梦的梦、中华的华!”末了,他又大声地补充着。看到登记的八路军干部把他的名子写上了才又使劲地钻出人群,深深地透了一口气。此时,黑红的脸膛上淌着汗水,两道卧蚕眉伴着他的微笑变成一对弯月。
  这个叫李梦华的青年人正是45年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的李梦华。时隔60多年的李梦华,回忆起当时报名参军的情景,兴奋不已:“当时年少气盛,革命热情极高,特别是知道将要成为平山团的一名战士,别提那个高兴劲了!可惜命运的安排让我与平山团擦肩而过!”
  原来当时部队召兵并没有多少军需品可发,衣服、被褥全要自备。李梦华认为已经报上名就没问题了。于是他就近跑了好几家亲戚,包括伯伯、叔叔家,向他们传递喜讯,然后才跑回自己的家,可巧爸爸不在,家里只有母亲一人。当他把参军的消息告诉母亲后,她又惊喜又担心。母亲是个善良忠厚、知情达理的农村妇女,她知道,在国家需要儿子的时刻,理应全力支持,但毕竟从小拉扯大的孩子一直没出过远门,更不要说上前线打仗,自然免不了担惊受怕。只见她一边默默地流泪,一边慌乱地给儿子整理着衣被行装,兴奋的李梦华一边安抚着妈妈一边等着爸爸回家。就这样等到把东西准备好,和爸爸做了最后的告别,天已经快黑了。
  李梦华风风火火地背着行李赶到旅部报名的地方。此时他傻了。 “参军抗日,保家卫国”的标语依然还在墙上贴着,但上午报名时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没了踪影,剩下的只有阵阵秋风和被吹落在地上的一片片发黄的树叶,李梦华傻呆呆地站着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才从院里老乡嘴里得知,部队因紧急命令已经开拔了。
  李梦华后悔不迭。他首先悔恨不该因等爸爸耽误了报到时间。但是远走他乡能不向亲人告别吗?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父亲。
  李梦华是1922年12月出生在平山。平山是北岳太行山下衔接华北平原的一个小县,滹沱河从中流过,虽说不像大平原那么水肥土沃,但也比北面的山区要好得多,因此,人们有“平山不贫”之说。祖父、父亲都是农民,父亲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老少三代共21口人,家里人口多生活自然不宽裕。为了生活,父亲拼命地干活,让李梦华将来能有出息,全家省吃俭用供他上了村里的小学校。年幼的李梦华聪明憨厚,凡事都爱琢磨,他学习很用心,成绩总能在班里排前几名。也许是太老实憨厚,从小就不爱动,有些像女孩,村里人送给了他一个绰号“肉妞”。而喜欢武术的父亲常常拉着李梦华来练拳术。当时的李家在村里可谓是武术世家。从祖父起,父亲、伯伯、叔叔都喜欢武术,且都能练上几套。李梦华家有个院儿,每天晚上村里爱武术的一帮年轻人总要聚到他们的小院,同他的伯伯、叔叔们练上一通,特别是在农闲冬日,在暖洋洋的太阳下,大家只穿单裤单褂练得十分尽兴。李梦华的父亲有许多器械都是真刀真枪,有几个年轻人耍起来“呼呼生风”,煞是好看,当四周的人大声喝彩时,表演的人满脸兴奋十分神气。有一次,三叔拿起一件铁叉熟练地耍着,让周围的人眼花缭乱,也许是太大意,在人们不住地喝彩声中,三叔一高兴,手里停顿了一下,铁叉忽然改变了方向,斜刺里划到了胳膊上,顿时,只见胳膊被划出半尺长的口子,血流如注,当时把小梦华吓得背过脸不敢看了,周围的人也都有些手忙脚乱,但三叔却没事一样,用一块布包扎了一下,又照旧舞起来。本来就不爱活动的李梦华看到这种场面,就更加不爱学了,而且心思全都用在学习和读书上了。
  1936年秋,14岁的李梦华小学毕业了,接着以优异的学绩考上了县城里著名的重点中学————平山简易师范。此时,李梦华更加喜欢读书了。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打断了他求学的梦。日本鬼子很快占领了北平,不久,向华北地区推近,接着就打到了平山县,学校被迫停课了,李梦华同其他同学一样,背起行李回到自己的村里。当时,父亲在镇上开了个小粮铺,没事儿,李梦华便帮着家里干点活儿。有时,帮着过过秤;有时,帮着算算账。
  一天,他正在帮着父亲在粮店搬粮食,忽听外面枪声大作,这时只听从外面跑进的小伙计讲,有土匪来了,让他们快跑。这时,门外的大路上响起阵阵枪声和脚步声,正面已经出不去了,于是,父亲带着他翻过墙头,从邻居家的后窗户跳墙跑了出去,之后,急忙躲进路边一个麦垛子里面。
  在麦垛子里他和父亲紧挨着,一动也不敢动。只听外面跑过去的大队人马,嘴里叽哩哇啦地乱叫着,从麦秸缝隙中他看到是一支打着太阳旗穿着黄军装的部队,原来,并不是土匪,而是鬼子进村了。后来才知道,国民党当局怕人心恐慌,故意把日本兵说成是土匪以封锁消息,掩人耳目。他们爷儿俩在麦垛里屏着呼吸,一动也不敢动。等日本兵过完后,他们一口气跑出村的东头,在坟地边的一个土洞里躲藏了起来。
  北方的深秋,冷雨、凄风,寒气袭人。夜幕降临后,空旷的乱坟岗子寂静地让人毛骨悚然,远处的水塘闪着暗淡的灰光,偶尔几只乌鸦飞过,留下一串凄泣的哀鸣。又冻又饿的李梦华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整整两天,他们没敢动窝,直到第三天傍晚,看着确实没有什么动静了,才慢慢挨进了村。
  西北风卷着滚滚黄沙,凶猛地吼叫着,村口高大的白杨树被吹得瑟瑟发抖,黄色的树叶四处飘落,往日美丽的夕阳被蒙在沙尘后面变得昏黄暗淡,村口一片狼藉,被焚烧后的残污冒着呛人的黑烟,地上满是遗弃的衣物。
  突然,他们看到村口横卧着几个死人,有的面向地上趴着,有的仰面朝天,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之中。李梦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一看,发现竟是他从小在一块的伙伴,一数竞有6人。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血肉模糊的面孑L,那一双双充满遗恨、目眦欲裂的眼睛,李梦华悲痛欲绝,想起他们几天前还在一起快活地玩耍,此刻却在两个世界了!好好的大活人,转眼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李梦华心如刀绞,奔涌的热血在脉管里沸腾。仇恨的种子在年少的李梦华内心开始植根,随之慢慢地发芽……
  那次他们虽然逃脱了日本鬼子的魔爪,但不久,李梦华的父亲还是因躲跑不及,被鬼子抓到炮楼。在那里他被关了十几天,受尽了折磨,脖子生了一个脓疮。当鬼子把他扔出炮楼后,已经奄奄一息。不久,便含恨离开人间。
  年少的李梦华,趴在父亲的身上大哭了一场。他紧握着双拳,口里骂着:“狗日的,总有一天要向你们算账!”
  李梦华虽然没有加人“平山团”跟三五九旅走,但令他欣慰的是,此前他报名参加了部队的宣传队,那时他帮助八路军把乡亲们集合在一起,听八路军宣传员讲革命道理,有时,他带着八路军宣传队走家串户,挨个做发动群众工作,渐渐地,他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慢慢地他也开始能向群众做起了宣传鼓动。
  P4-7





上一本:姚金成--金笔春秋 下一本: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李梦华体育之路的作者是李梦华体育之路编写组,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