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我在北京养奶牛30年--回忆与思考


作者:欧阳恒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1:09


  我和奶牛结良缘
  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工作干劲儿空前高涨。特别是1958年,那时中国大地沸腾,全国各地不分东南西北,无论男女老少,亿万人民被发动起来了,只要共产党和毛主席一声号令,全国人民都会立即响应,并热火朝天、兴高采烈地去做,其向心力和凝聚力达到了一个高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办农业,向科学进军,向四化进军,到边疆去,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口号响彻云霄……
  也正是这一年,解放军有10万官兵,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转业复员支援农业第一线,浩浩荡荡开赴北大荒建设和守卫边疆。我当时就是写了三次申请书,“坚决要求去艰苦的边疆干一辈子”,才被组织批准的。当时积极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是非常光荣的事,人们以吃苦为荣,以艰苦创业为荣。我们都是戴着大红花,乘着彩车,看到战友们敲锣打鼓放鞭炮,眼里都含着激动的泪花,我们就这样被热烈欢送和兴奋激昂的人群簇拥着踏上了奔赴北大荒的建设征程。
  正在北大荒热火朝天大干的时候,1959年春天,根据组织安排,我又从遥远的北大荒来到北京,在中央农垦部干部学校接受短期培训。第一批共600人,都是解放军转业复员官兵,并有在北大荒艰苦创业一年以上的经历。记得那次培训计划分三期共培训2000人,大家都准备结业后奔赴青海去继续开拓新的荒原。当时我们的口号是:把红旗插在昆仑山上!三个月学习结束时,我们的心早已飞向青海高原。就在大家正忙着整装托运行李时,指导员走过来面带笑容地通知我:“欧阳,别捆行李了,你和其他20名同志被留在了北京市农垦局,等待分配具体工作”。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惊讶和兴奋不已。战友们也为我们能够留在首都北京工作而羡慕和祝贺。
  是的,我们做梦也没料到还会回内地生活,更不会想到能留在北京工作。因为我们早已下定决心,一辈子在边疆安家落户,建设和保卫边疆!当初在转业复员去北大荒时,我们中有些人连锅碗瓢盆都带去了,甚至有的妻室儿女也一同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人们的思想觉悟和境界真的就是那么高,完全是自觉自愿地响应党的号召,绝不是假装积极或被强迫命令去的。当时我们的信念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党叫干啥就干啥”。
  1959年初夏,在阳光明媚的北京城,我又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我和另外两名同志一起被分配到北京市国营南郊农场,当时叫“红星人民公社”,它的前身是红星集体农庄。由于毛主席曾对红星集体农庄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批语,所以它在全国人民公社中很有地位,以后又被命名为“中朝友好人民公社”,它是对外接待参观的开放区,在全国都有点名气。
  去报到时,当时的南郊农场场长赵彪同志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用带点山西口音的普通话,直爽地与我们交谈。介绍了农场概况后,他说:“我们准备大力发展畜牧业,并加强这方面的领导力量。现有的猪、鸡、鸭、马和奶牛场,都很需要得力的人。你们先下场参观了解一下情况,愿意干哪一项工作根据你们各自的挑选再最后决定。”我们都曾是军人,服从命令听指挥已是习惯。赵场长这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工作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服从生产工作需要又能照顾个人的自由选择,这种工作作风使我们感到舒心和温暖。最后我们三人都选择了养奶牛这一行。
  关于奶牛,过去我对此是一无所知,只知道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常听一些政治报告。当时在描绘将来社会主义建成后人民的富裕生活时,常常流行这样的口头禅:“吃的是面包,喝的是牛奶,顿顿有鸡鸭鱼肉,住的是高楼大厦,还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就坐小汽车。”想一想,在20世纪50年代,当人们听到这些描绘的前景时,内心是多么向往啊!它鼓舞着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1949年以前,中国人民的生活真是太穷太苦。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的生活改善了,当时的生活水准由“糠菜半年粮”改变成“粗细半年粮”。但有许多地方还是以窝窝头、贴饼子、高粱米、包米渣子、土豆、红薯等为主食,而小葱拌豆腐、大葱蘸酱、老咸菜等还是当家菜,此外还有不少地方的人民处于饥饿贫困线上。P3-5
  我1989年退休,于1992年完成回忆录初稿后如释重负。感觉对自己、对单位、对我热爱的奶牛事业总算有了一个交代。期待能有合适的机会出版或打印出来送给业内的同行、昔日的战友以及一直以来关心我、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们。但由于各种原因印书这件事就一直放下了,没想到这一放竟然又过去了20多年!这20多年,我们国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奶牛业以及相关产业更是发生了巨变!过去梦中向往的生活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城市中人人都可以喝到牛奶,甚至真的可以像当年国外一样“牛奶当水喝”了……抚今追昔,重温过去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真是感慨万千,对于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加倍感珍惜。这20多年,也是我退休以后重新进行身心调整开始新生活的20多年。过去全身心忙于工作,对家庭疏于照顾,亏欠较多,退休后我尽量用实际行动加以弥补。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从不会生活到懂得享受生活,不仅学会了洗衣做饭等各种生活技能,还与老伴一起学会了跳交谊舞和广场舞,而且自认为跳得还不错。除此之外,我依旧每天关心着国家大事,为百姓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为我们国家日益繁荣富强而感到自豪!虽然我已加入了“80后”的行列(今年已经86岁),但总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现如今我是儿孙满堂,家庭美满幸福!最难能可贵的是我的家人特别是爱人李桂珍与我荣辱与共,相濡以沫,对我过去多年如一日舍“小家”顾“大家”,在工作上默默无闻的奉献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和支持!在我80岁生日的时候,儿女们和孙子辈们一起送给我一个亲手制作的精美生日贺卡,上面的祝寿献词表达了孩子们对我一生的评价:“从天府之国的英俊少年,到北大校园里莘莘学子中的佼佼者;从解放军革命熔炉里的一名战士,到北大荒茫茫黑土地上的热血男儿;从为奶牛事业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的敬业楷模,到退休后仍然发挥着光和热的老共产党员……一路走来,您用自己特有的忠诚、执著与坚持;正直、善良与勤奋;乐观、豁达与宽容……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虽然有时您有些固执甚至不近人情,虽然小时候您对我们的照顾不是很多,但是在我们的心里您是一个真正的慈父,一个可亲可敬的爷爷(姥爷)!不需要太多语言,借此机会让我们共同发自内心的说一声:亲爱的‘老顽童’我们永远爱您!祝您健康长寿,天天快乐”!这是我得到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更值得一提的是昔日曾与我并肩战斗过的太和奶牛场的老职工们。我退休后基本上深居简出,特别是搬家以后很少再与单位的同志联系,过去老牛场的职工们更是杳无音信了。没想到多年后他们找到了我,见面后浓浓的深情溢于言表,让我非常感动。此后他们每年都来看我并定期聚会,共同追忆过去在一起奋斗过的日日夜夜,对我曾经做过的一点点好事他们总是念念不忘,对我曾经受过的一些委屈还在替我呜不平。我常想,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大家还依然这么惦念着我,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足。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回忆录手稿完成后,曾得到同行专家周士磐同志的热情专业指导并提出很多更正意见;打印稿出来后,由于篇幅太长,年代久远,涉及业务工作内容较多,给校对勘误带来很大麻烦。作为专业编辑,我的弟妹孟筱康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的老伴和大女儿也帮助做了很多校对整理修改工作。但是尽管如此,难免还会有很多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上一本: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 下一本: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我在北京养奶牛30年--回忆与思考的作者是欧阳恒,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