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音乐家赵季平


作者:和谷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0:53


  谁也说不准,突然有一天,划时代的风云际会,就在这儿悄悄发生了。
  1983年冬天,西安城南高大的梧桐树在寒风中已经凋零。路上的行人大都缩着脖子,只是到了晌午,才抬眼感受那一丝雪晴后的暖阳。
  喜欢说周秦汉唐历史的西安人,因宋元明清以来京都的东移j匕迁,多少有点地域上的失落感,却也是架势不倒,难解帝都情结。
  就在脚下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盛唐饮中八仙的长安酒会,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而贺知章,骑马似乘船;一代草圣张旭则是三杯过后,挥毫落纸如云烟;还有作曲家李龟年的低吟浅唱,吹动筚篥,奏响羯鼓,好不逍遥。
  如今,出了文昌门的文艺路上,集聚了戏曲、歌舞、京剧、话剧、杂技各路人物,雄视西北,可谓卧虎藏龙之地。
  此时,故都的文艺路上匆匆走来三个年轻人,身披黄大衣,背着黄挎包,英气逼人,其步态也不像是此地人的派头。他们来到戏曲研究院门口,说是要找一个叫赵季平的人。进了院子,端直走到一座陈旧的筒子楼前,上了二楼,来到顶头的一间屋子前。门口蜂窝煤炉子上,蹲个大铁锅,水雾缭绕。
  门半敞开着,起身迎接来访客人的正是小屋主人。
  主人说,我是赵季平。
  一位来客说,这位是陈凯歌导演,他叫何群,美术师,我是咱西安乡党,张艺谋。
  赵季平一一握手,谦和地说,幸会幸会。
  三位陌生来客,准备去陕北拍一部电影,要找一位熟悉当地风情的年轻音乐人为片子作曲。他们先是到了西安音乐学院,见了饶余燕、屠冶九等教授和作曲张大龙几个人,慕名前来寻访赵季平的。
  张艺谋向赵季平介绍陈凯歌和何群,给人的感觉像个副导演,又像老朋友一样。
  陈凯歌说,我们想找一个在艺术感觉和情绪上能沟通的作曲家。
  欢迎。赵季平心态平和地说。
  P3-4
  新世纪的第九个秋天,我申请提前三年退休,在老家收拾了一处旧园子住了下来,种花种菜,读书写字画画。闲了也擦拭一下多年未动的口琴,吹一曲《阳关三叠》给自己听。也写一点归园札记,比如红苕诗、仕与文学之类的博客文字,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
  前多年,我曾有一个愿望,给赵季平先生写本书,又疑虑旁人说是给上司树碑立传,有失晚节。离职了,是可以写了,在故都文艺路散步时遇上画家赵振川,便让把这话捎给他兄弟。但过去几年也未着手,一直是一个心结。
  年初,史晓眉女士告诉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一个《三生有型》的图书出版选题,并征得赵季平先生同意,想约请我撰写《音乐家赵季平》的书稿。《三生有型》以事业有成的当代名人为对象,从职业人生、性情人生和百姓人生三个方面,全面展示他们的精彩人生,旨在“启迪老,鞭策少,为脊梁树丰碑,为百姓开心智”。我在省文联当了若干年的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赵季平先生是我们的主席,虽然不是过从甚密,也疏于见面,但可谓心有灵犀。后经与各方充分交流后达成了写这本书的意向,并与热衷于此选题的出版社签订了合约。这便开始采访、搜寻资料,整理了有五百万字素材的电子文稿。伏案半年多,终于了却一桩心愿。
  对音乐家赵季平先生,我一直心存敬重之情。多年来,听过他的《秦川抒情》,听过他的《女儿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好汉歌》,听过他的交响乐《庆典序曲》、《庄周梦》、《将进酒》,对这位当代杰出作曲家的才情钦佩不已。世纪之交,我从海南岛重返古城,在省文联供职,非常庆幸与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做同事。此间,自然也对他的家世生平、艺术成就和为人处世,以及逸闻趣谈,有意识地做了搜集积累与梳理。
  赵季平先生出身艺术世家,父亲赵望云是近百年间中国画的一代开宗立派的大师,遗传基因给他的是音乐,更重要的是他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传承了来自社会底层民众和时代特质的文化精神与艺术理想。
  他是一个幸运儿,同时也是一个不幸者,无论在顺境与逆境中始终不渝,从一个在旧戏园子里爱听戏的孩子,成为一个走向世界乐坛的为数不多的中国音乐家,一个中国音乐的掌门人,向人类传递出中国的声音。古人云,乐以安德。他的才情与作品,跨越了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这一阶段的影视与音乐史,无论如何是绕不开赵季平的。他的性情与艺品,是个性使然,也是这个丰沛而驳杂的时代的真实缩影。他的亲情与人品,也同时可以勾勒出百年中国曾经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他作为一个音乐家,征服人的无疑是他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个文化官员,一个仕人,更是一个纯粹的人民艺术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特质与审美理想,人类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关注现实社会,体察自然与人生,表现民间大众的情感,诸多真善美的元素,都在他的音乐创造中得以艺术性的诠释。
  在我三十岁出头的时候,写过《市长张铁民》,花甲之年,写了《音乐家赵季平》。官员与艺术家,一个更多的是官德政绩,一个更多的是文化创造,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不是高人一等的神。倘若通过文字,能写出一个在尘世上的人,其心灵的挣扎与快慰,同时感染了周围更多的人,好好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便是文学写作的意义,也是人们与读物之间的意味所在。
  作为这本书的主人公赵季平先生,在我搜集资料和写作过程中,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尽管他的音乐创作和社会事务繁忙,总是设法抽空安排时间,在家中与我多次长谈,追忆往事,提供和补充素材,解疑释惑,梳理、核实并仔细校勘书稿,圈圈点点,其真诚和用心的做事态度,严谨的作风和宽厚的胸怀,让我感佩。
  对本书主人公的多位同事、朋友、亲属接受采访或提供资料,深表谢意。其中参考借鉴或引用了赵世民先生《乐坛神笔赵季平》及陈凯歌、张艺谋等诸位先生的文字,在此致谢。对史晓眉、张宁佳、李强、王薪的协助,对出版方的支持和编辑张建明先生的指教,一并表示谢意。
  人总是要老去的,天王老子也抗拒不了这个自然法则,何况你我之辈。先贤以文延长个体生命之价值,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魏晋时代的才子却也看开功名,随缘自述,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罢了。
  是为后记。





上一本:紫兰小筑--周瘦鹃的人际花园 下一本:山河逸响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音乐家赵季平的作者是和谷,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