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胸怀大气
作者:陈正洪,杨桂芳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0:30
陶诗言院士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是我国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是国际知名的大气环流和季风研究专家。陶诗言1919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学系,1944年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跟随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赵九章等从事科研工作。20世纪50年代,他从北半球大气环流出发,提出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大大提高了寒潮预报水平。60年代,他为我国“两弹”试验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保障。他也是中国卫星气象事业的开拓者,最早将卫星资料用于我国天气分析和预报,填补了中国卫星气象的空白。70年代,针对我国暴雨灾害的严重性,陶诗言对暴雨以及中、小尺度系统的天气学特征及动力学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对我国暴雨系统的认识。80年代后,他对东亚季风变化和异常、成因与预测进行了系统研究,使我国在季风研究方面跨进世界先进行列。陶诗言还对气候预测和气象灾害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陶诗言大力推动两岸气象界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两岸气象界同仁的肯定与尊崇,推动中国气象学界走向世界,为我国大气科学赢得良好的成长空间。即便退休之后,陶诗言在耄耋之年,仍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为我国的大气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陶诗言的一生始终站在国际气象科学前沿,将国家重大需求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和方向。陶诗言院士为我国当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和实践撰写了许多论著,已发表科学论文170余篇,著作(专著、合著、译著)30多部,在国际大气科学界享有崇高的声望。比如20世纪60年代日本《气象纪要》杂志的某一期有一半以上篇幅用来登载陶诗言院士的学术论文;1978年10月陶诗言作为会议主席主持召开了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委托组织的国际台风会议,有50多个国家专家参加,这在当时大大提高了中国气象学界的国际声望;陶诗言一直担任中美关于大气co2气候效应合作研究的中方首席科学家,多次应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邀请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 陶诗言院士对中国气象事业的贡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信任与尊敬。1978——1984年陶诗言院士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8——1992年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被选为第20届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1986年当选第21届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1987年因东亚大气环流研究(与叶笃正院士等合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的“中国之暴雨”研究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由于成就突出,他于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77——1996年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1988——1992年任第四届科联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联合科学委员会(JSC)委员等。 根据“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总体部署,采集小组进行了大量的陶诗言成长资料采集和学术成长研究工作。为了全面还原陶诗言一生的学术成长和人生轨迹,我们综合了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等学科理论,采取了包括人物访谈、档案查阅与资料考证、图片收集和分析、音视频采集和整理、工作场所的考证、文本分析与解读以及对比验证等研究方法,力求真实、全面、科学地反映陶诗言一生的学术成长及其规律。 采集小组广泛收集了陶诗言公开发表和没有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和书籍,收集的著作包括《高空分析与天气预告》、《锋生与高空变形场的改变》、《大气环流》、《中期天气预告》、《西藏高原气象学》、《北半球冬季阻塞形势的研究》、《中国夏季副热带天气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平流层大气环流及太阳活动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平流层大气环流的研究》、《中国夏季副热带天气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热带天气预告手册》、《大气的锋》、《中国之暴雨》、《中国的梅雨》等多部早年原版著作(译著、合著等)书籍;收集发表论文170多篇;重要传记资料13份。由于战乱、社会变革、单位变迁等原因,目前陶诗言尚存的未公开出版手稿、信件较少,为此我们通过报刊征集和私人通信等各种方式,与陶诗言院士的学生、同行、家属和朋友多次交流,征集到一些珍贵的史料。不可否认,这些材料为系统揭示陶诗言人生经历和研究积累,特别是成长规律,提供了一些清晰的历史脉络。 在查阅资料、整理和比对核实方面,我们先后赴上海、浙江嘉兴、江苏南京、北京等地进行了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其中包括浙江嘉兴实验小学档案室、嘉兴一中档案室、宁海中学档案室、南京大学档案室和博物馆、江苏气象局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档案馆、中国气象局图书馆和档案馆、国家图书馆等,力求完整地搜集陶诗言院士求学和工作期间的档案材料,包括大学学籍表、成绩单、科研资料等。另外,我们对陶诗言工作过的原中央研究院北极阁气象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办公室等进行实地探访,考察了主要气象观测设施和陶诗言工作的办公室等场所等。在陶诗言家中详细采集了陶诗言的工作和生活现状,并完成了实物材料的搜集、整理。我们试图通过宏观的考察和微观分析和描述,详细解析并完整还原陶诗言及其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氛围和生活状况。 在全面了解学科背景和资料文献的基础上,采集小组对陶诗言院士进行了多次专题访谈,对陶诗言求学期间所在的嘉兴实验小学、嘉兴一中、宁海中学、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的有关老师,以及最早工作的北极阁和后来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的同行等进行了专门访谈,对其学生丁一汇院士等、助手卫捷教授、大学同学黄士松教授和学生兼同事徐国昌教授、其子陶礼光教授和相关的朋友进行了逐一访谈。通过访谈,尽可能挖掘陶诗言学术成长经历的具体细节和学术思维的重要节点,重点厘清了目前已有文献和记录中不尽详细的关键信息。P1-3 陶诗言先生对影响我国台风和寒潮大多数个例的具体日期、路径和影响程度,可以完全不看书稿,记得一清二楚,如数家珍,不下大功夫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一次听他讲课,就被他从事气象科学事业的认真精神所折服。————徐国昌(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 陶诗言的工作都是深入的、有开创性的……他研究得比较系统,做得很细致,比较深刻,发散思维比较多。这方面的研究,后面一些做此工作的人,很受他的启发。————黄士松(南京大学教授) 探讨科学家学术成长轨迹并非是仅仅为了明了科学家的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前和面对未来。虽然陶诗言的成长历程并不能为当前所有的气象学问题提供详细的答案,然而却可以为我们某些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可以说,陶诗言一生的学术成长轨迹是中国气象之未来发展可以借鉴的最好的史料之一。 很显然,陶诗言是“独领风骚而且是本土成长的一代气象学宗师”,是我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开拓者之一。在气象学诸多分支领域皆有杰出贡献。然而在此之前,其生活、工作、学术成长的脉络很少展示于众;今天,我们发现它是一座史料宝库。本报告整合了陶诗言的有关传记、学术成果、信件、手稿,特别是人物访谈以及诸多珍贵历史资料,力求全面完整还原陶诗言的人生轨迹和学术历程,折射现代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活生生的教科书。陶诗言的学术成长历程表明,特殊的历史和学术背景下,陶诗言孜孜不倦的勤奋努力是其成功的首要元素,老师的良好学术训练和同辈的帮助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一定的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然而机遇是建立在个人努力之上的。 陶诗言先生一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品德高尚,堪为典范。他心系国家、超然专注的科学态度是他学术上不断进取,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在耄耋之年,陶诗言仍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继续为我国的大气科学事业作贡献,令笔者心扉涌动,激情难抑。陶诗言先生虽然已经谢世,但是他的精神将永远鼓励青年一代。 本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陶诗言院士本人的大力支持,使得人物访谈和信息采集、实物收集得以顺利完成;陶诗言先生的众多学生、同行、助手、家人和朋友给予了多方的关怀与大力帮助,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丁一汇院士、徐国昌研究员、卫捷教授、陶礼光教授等对于这项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中国气象报》丁继武同志对初稿进行了部分修改,研究生倪志云、平亚敏等为资料采集和整理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感谢浙江嘉兴实验小学、嘉兴一中、宁海中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局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档案馆和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有关同志对资料采集提供的便利和帮助。在本书编写中,还参考了有关传记、书籍、学术评价等资料,由于版面有限,部分参考文献未能列入,文中叙述多处直接参考了陶诗言院士的论文,没有一一注明,谨向有关文献和著述的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陶诗言院士生前很支持气象史的研究,并为笔者所在研究团队题词“预祝中国气象史研究取得成功”。本书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20001)资助,也是中国气象局支持的“气象科技史研究”总体框架下的一部分成果。希望本书的完成能为推进气象史的研究增添一抹细土。 陶诗言院士一生业绩卓著,其资料浩繁,由于水平有限,来不及详细逐一学习与汲取,行文中难免有遗漏或谬误之憾,由于笔者并非气象专业科班出身,“恶补”相关知识仍然不能准确把握大气科学的某些道理,对于少数气象知识理解可能有偏差,诚望读者、师长赐教匡正,对您的热心与真诚致以深深的谢意。 陈正洪杨桂芳 2011年12月于北京一稿 2012年3月于北京二稿 2013年6月三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