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仅教学条件十分困难,学生人数骤然下降,连教授出入租界也不甚安全。李庆贤没有消极避世,他坚信蕞尔岛国征服不了泱泱华夏,四万万同胞断没有臣服于倭人之下的可能。他每天在日本人刺刀的寒光中出入租界,坚持教学工作,“教育救国”的梦想一直没有熄灭。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吴大学仍在苏州复校,因沦陷期间校舍被日军占用,遭到严重破坏,仪器设备荡然无存。为节省经费,李庆贤创办了一间仪器修配工场,修旧利废、创制教具,基本上能满足本校基础物理实验需要。苏州解放后,李庆贤仍留校执教。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东吴大学改为江苏师范学院(后又改为苏州大学),李庆贤受聘为教授兼物理系主任。李庆贤积极参加思想改造运动,拥护社会主义新中国。1956年5月参加九三学社。 李庆贤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去。1958年,他奉命前往南京参加重建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他还创办了一所电机制造厂,为师生提供了实习场所,并担任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1958年的一天,下班回家的李庆贤满脸笑容,明显异于往常。 “什么好事,那么高兴?”妻子金羡贞问。 李庆贤笑而不语。 “是乐民来信了?” 他微笑着摇头。妻子又猜了几回,还是没有猜对。 “我入党了!”他激动而大声地对妻子说。 “真的?”妻子有点不相信,因为1957年的“反右”还让她心有余悸。直到李庆贤坚定地说“真的!”的时候,她才完全相信。是啊,一个“资产阶级教授”能够得到组织上的信任,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能不高兴吗?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庆贤曾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诬,受到冲击,身心遭受严重摧残。虽然身陷囹圄,他却不抛弃、不放弃,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他对党充满信心。忍辱负重的李庆贤终于迎来了黎明,拨乱反正以后,继续担任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重新走上他钟爱一生的讲台。 1982年12月,中国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上,对从事物理工作50年以上的科学家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李庆贤是全国65位获奖者之一。 李庆贤手执教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三尺讲台作为毕生的事业,而非谋生的职业,可谓是师者楷模,于今风范犹存。 李庆贤曾说,“我是千千万万教师中最普通的一个”,当他这样向人们述说自己时,人们无不向他报以尊敬之情。年过八旬的他,还将自己每年讲课的笔记整理成《大学物理自学丛书.力学》出版。 父亲一辈子献身高等教育事业,给李乐民以巨大影响,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留在学校当老师的重要原因。 李庆贤对子女从不言教,只用身传,于无声处给子女春风化雨般的熏陶。李乐民兄妹三个人的教育处于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不强迫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 虎父无犬子,他们几个也都很争气:长子李乐民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八十高龄还在科学的道路上奔跑前进;二子李悦民是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已经退休的他退而不休,近年来一直在一家少儿杂志做动物学科普的专栏作者;小女李慧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上海一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P9-10 58年前,李乐民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祖国大西南的成都,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成都。几十年来,他默默坚守在电子科技大学,为我国通信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人次,也为我国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一直想探寻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这样无怨无悔,像一头埋头苦干的老黄牛,耕耘至今。 老先生目睹了金瓯残缺,经历了颠沛流离,饱受了日寇欺辱……直到新中国成立,东方巨人才站立了起来,整个民族才开始扬眉吐气。只有经历了这种大历史、大时代的人,才能真切感觉到什么是有国才有家、什么是当家做主。 旧社会的那段经历,是痛苦、灾难,也是财富,给了李乐民奋勇前行的动力。无论是北上跟随苏联专家学习,还是从繁华的大上海西迁到成都,他都始终听从党和国家的安排。正如老先生女儿说的 ,工作对他来说就是享受。他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挚爱的事业中去了,“我是在新中国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工作做不好会对不起国家”。 他常说教师的第一任务是培养学生、教出有用的人才,几十年来他培养的硕士和博士就有200余名,许多成为行业风云人物,不隗是堪称师者模范的杰出教育工作者;他始终奋战在我国通信科技最前沿,为我国诸多重大工程研制出关键通信设备,取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愧是坚持真理开拓创新的一流科学家:他虽然身居象牙塔内,但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21年的全国人大代表生涯中深入群众听民声,建言献策咨国是,不愧是尽职尽责的优秀人大代表。 我是一个参加工作时间不及老先生十分之一的晚辈,进校的第一天就视老先生为人生楷模,能为老先生写传是我三生有幸、足慰平生。与老先生的每一次交谈,都如沐春风、受益匪浅,那种大智慧、高境界、宽视野,给人无尽启迪。 ’ 老先生是我们后辈晚学要穷尽一生去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在我认识的人中,只要说起老先生,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老先生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为人处世等等,我们都难以望其项背。我们也曾感叹,为什么老先生这样的人越来越少? 老先生已经年逾80,但是依然在科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他的执着精神和人格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宝贵的财富。 本书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通信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传略》为基础,进行了适当的修订,增加了大量图片和内容。 特别感谢李乐民院士和夫人彭水贞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和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为本书修订出版提供的帮助,也十分感谢社会各界与读者的支持和厚爱。 陈伟 2014年3月20日于成都沙河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