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原名陶文溶,字世昌,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的一个贫寒家庭。他有一姊一妹:姊名宝珠,幼殇;妹名美珠,又名文漠。 陶行知的父亲名长生,字位朝,号筱山,粗通文墨,为人厚道,原在休宁县万安镇经营亨达官酱园。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和洋货倾销,农村的自给自足经济每况愈下,营业萧条,家境困难,陶父只得将酱园出顶给曹氏亲戚,回故乡黄潭源村种田务农,卖柴卖菜。陶行知的母亲曹翠仂,除种田务农、操持家务外,还替人缝补浆洗做佣人。 陶行知小时乳名和尚,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姐姐幼年夭折,陶父鉴于人丁不旺,出于迷信观念和民间习俗,想让陶行知寄于沙门,荫佛长寿,故取乳名和尚。同时,也是因为他小时候为省事起见头发常常被母亲剃得光光的,村里人都叫他“小和尚”。陶家那把剃刀,用过三代人,遂有“一把剃刀剃三代”之说。[1]陶行知把母亲使用过的剃刀视为最可纪念的传家宝。母亲逝世后,他曾做诗一首:“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2] 由于家境贫寒,陶行知自幼便饱经世故沧桑,深知农家疾苦。十一二岁时,他就成为家中的半个劳动力,每天和祖母一起绩麻,跟母亲一起种菜。随父亲一起砍柴、卖柴和卖菜。他平日接触的大多是贫民,一直生活在贫民社会环境中,对劳苦大众无比挚爱,对有钱有势者则极为鄙视,自幼便形成了亲民、爱民、为民、救民的思想。 当时,歙县西干十寺有两个当家和尚勾结官府,鱼肉人民,利用宗教,作威作福,强奸妇女,并以宣扬佛教为名,沿西干山坡修建18座佛龛,强捐恶索,惹起众怒。陶行知激于义愤,与同学朱家治等人,把西干沿河的木雕菩萨全部摔入河里,并质疑说:‘佛心何在?”还告诫小和尚不要为虎作伥,应修善宁人,方是佛门本色。[3]可见他自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这是他日后亲民、爱民、为民、救民的思想起点。 徽州府与“徽骆驼” 陶行知的故乡歙县,旧属徽州府,在安徽省南部。徽州全境多为山区,虽风景秀美,但山多地少,土瘠民贫,全年的粮食仅够当地居民三月之需。因此,为了生存,徽州人大多离乡背井,外出经商。他们多以小生意起家,吃苦耐劳,积累资金,逐渐扩大势力,有的竟成为富商大贾。徽州人以善于经商闻名全国,甚至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意指一个地方只要徽州人进来,就开始设店经商,把小村落变成小市镇。徽州人特别能够吃苦耐劳,富于开拓创业精神,人称“徽骆驼”、“绩溪牛”。陶行知自幼便深受这种精神的感染,萌生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意识。[4] 徽商与徽州文教 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徽州商人十分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徽州地区的学习气氛格外浓厚。孩子们从小就要进各类塾馆读书,接触儒家经典。许多徽商都是或“先儒后贾”,或“儒而兼贾”,或“亦儒亦贾”,或“先贾后儒”。由于徽商具有这个特点,因而他们在商业竞争中,具有“权低昂,时取予”的洞察能力,容易发财致富,并易于与政界官场建立密切联系,为进一步扩大势力创造条件。 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