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艺文芳华--魏文华的故事


作者:杨妤婕     整理日期:2021-11-27 04:27:00


  第二章 青春时光
  一、拜师武魁海
  回到天津,一家人在谦德庄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魏雅山找到当年一起唱老鸳鸯调的伙伴刘傻子,刘傻子既会唱老鸳鸯调的前脸儿,也会说相声,在小刘庄一个小园子里带着两个女儿演出,文亮、文华就加入了其中。
  每天在小刘庄演出结束后,小姐儿俩一路走回谦德庄。谦德庄附近小剧场林立,有专演北方越剧的、有专演评剧的,还有专演话剧的,姐儿俩不急着回家,而是去各个小剧场看戏,无论什么剧种,他们都看得津津有味,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相声。
  谦德庄专演相声的剧场是新华书场。
  那天姐儿俩又去听相声,被剧场的甘经理看见了,经理看着这两个孩子长得很像,都是圆脸大眼睛,不禁心生几分喜爱,看他们听相声十分认真,不像是一般看热闹,决定搭讪几句:“小孩儿,你俩是一家的孩子吧?”
  “是,”文亮笑着答话了,“我们是姐儿俩!”
  “哦,干吗来啦?”“叔叔,”这回是姐姐文华说话,“我们俩听听相声!”
  “好,听吧!”甘经理履历丰富,一看这两个孩子虽然文静有礼貌,说话却毫不怯场,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你们姐儿俩是干什么的呀?”
  “嗯,”文亮略一沉吟,决定实话实说,“我们姐儿俩也是说相声的!”
  “是啊?!”甘经理点头,“你们姐儿俩也说相声?来来来,跟我上后台来。”
  进了后台,迎面看见一位中年人,甘经理给介绍:“这位,你们就叫大爷吧!”
  这位中等个头、身材挺拔却满脸皱纹的人,就是武魁海。
  甘经理热情地把他们引荐给众人,叔叔大爷、哥哥姐姐一通招呼,小姐儿俩看见有年龄相仿的同行,非常开心,其中有一位高个、面色黝黑的少年,不说话,只是点头笑笑,这个少年就是刘文亨。
  甘经理与姐弟二人真是有缘,先是跟武魁海说;“您看这俩孩子,多爱人儿!”接着转向他俩,“明天过来说一段儿啊?”
  “好啊!”姐弟二人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文亮逗、文华捧,姐弟俩在新华书场演了一段《报菜名》。虽然是一段人人都会的节目,却因为同胞姐弟的默契配合,说得别有情趣,甘经理高兴,观众高兴,有一人更高兴,那就是武魁海。
  说起武魁海,在天津相声界很有一号。他身怀绝技,捧、逗俱佳,擅演难度很高的“八大棍儿”,尤其学唱,业内称“柳活”,颇有独到之处,是京津两地公认的活路宽泛、使活全面的相声名家。不仅艺术好,武魁海的人品也是有口皆碑,他侍母至孝,为人正义公平,很得同行尊敬。就是有一点,性格过于耿直,未免显得有点“怪”。
  他“怪”的表现之一,就是曾经公开宣布“不收徒”。
  可是自从见到魏文亮、魏文华,他就打心眼里有说不出的爱。文亮、文华呢,自从加盟新华书场,跟武先生接触很多,特别敬重爱戴这位慈爱宽厚的长辈。张文斌先生去世后姐俩就像无枝可依的小鸟,见到武先生,不知道为什么就愿意跟他亲近,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
  缘分来了挡不住,魏雅山、魏墨香夫妇出面请求,武魁海“自食其言”,宣布收魏文亮、魏文华为徒。
  P44-46魏文华,1937年1月出生,天津人,相声、北京琴书演员,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教师。她出生于曲艺世家,1952年拜武魁海为师学习相声,以柳活见长:1964年后兼学北京琴书,1965年拜师关学曾。相声代表作有《洋药方》《杂学唱》《灯谜》《学大鼓》《学评戏》《汾河湾》《黄鹤楼》《天文学》《学梁祝》等。杨妤婕,天津市曲艺团词作者,中国曲艺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第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创作奖”、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获得者。





上一本:吴伯箫先生编年事辑 下一本:朱伯芳院士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艺文芳华--魏文华的故事的作者是杨妤婕,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