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李鸿章外交之道


作者:郑洁,刘文鹏     整理日期:2018-11-14 02:56:43

  都说李鸿章卖国,然而有谁想过:为什么卖国的倒霉事总是落在他头上?为什么诺大的晚清政府几乎只有他有资格去签定卖国的条约?为什么满朝文武中的“爱国人士”没有一位能去和洋人据理力争?……请看李鸿章外交活动中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提起李鸿章--想到的就是卖国贼、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辛丑条约……一段段国人屈辱痛苦的近代史,可是李鸿章就这么简单吗?本书以翔实权威的材料,首次披露了李鸿章每一次对外交涉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还原“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下,一个内心苦闷矛盾、不避劳苦、不畏谤言的外交家李鸿章。
片断:
甲午一战,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对李鸿章的意义
李鸿章万万没有想到,小小的日本竟然把自己和清政府拖人万劫不复之地,曾多次在列强面前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他,在谈判马关条约前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也有向小日本卑躬屈膝的一天,可这一天真正来临了,并成为他一生命运的分水岭。有人说,如果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前死去,时论及后世对他的评价将会很高,可他偏偏没有死去,终究活在自己的耻辱和当时的举世唾骂之中,诚为一大不幸也。这一zui大的耻辱并不仅仅体现在他在谈判中所遭受的战败国的屈辱上,而是更深刻地体现在,对于从洋务运动以来表面上内政外交都颇有建树的李鸿章、一心以治国安邦之才自诩的李鸿章,甲午一战,海军全军覆没的军事失败,同时也代表着他二十年来倾心打造的以军事发展为主攻方向的洋务运动zui终以失败而告终。而春帆楼上的谈判,更是其个人外交生涯中zui黑暗的时光。也就是说,对于李鸿章个人而言,办外交zui大的耻辱是中日《马关条约》,作为被列强称誉的外交能手,不得不听从日本后辈伊藤博文的摆布;办洋务zui大的耻辱是中日甲午海战,他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北洋水师毁于一旦。
这两个zui大的耻辱都来自于19世纪叨年代中日一战,同时那也是全体中国人巨大的耻辱,那次战争以后,日本割占我国宝岛台湾;随后又欲壑难填,步步进逼,1931年发动9.18事变,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又悍然挑起7.7卢沟桥事变,企图一口吞下我全国。经过八年浴血抗战,直到1945年日侵华总司令岗村宁次代表日本向我国投降,中国人这才得以一雪这长达半个世纪的奇耻大辱,李鸿章若泉下有知,怕也要“漫卷诗书喜欲狂”了。
更令人叹惜的,当时在这一zui大耻辱的冲击之下,李鸿章孤注一掷地采取亲俄政策,赴俄签订《中俄密约》,这一点又成为他外交生涯中zui大的失误,以致于让他在东北问题上抱恨而终。说起来,甲午战败正是此事之契机,可见甲午一役影响之大。
梁启超也将此视为李鸿章一生之转折点。梁感叹说老天爷此前宠李鸿章如此之优,他负责与列强交涉时列强常因其它事件而并未过分强求割地等条款,李鸿章的运气实在不错;可此时老天爷却厄李鸿章如此之酷,甲午战败紧接着马关条约,再又因中俄密约而导致令其耿耿于怀的东北问题,此外又因国力一落千丈并暴露无遗而引发列强瓜分中国之狂潮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李鸿章1894年后的外交生涯一日苦甚一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苦不堪言啊!
我们下面就来详细谈谈这一令李鸿章蒙受zui大耻辱,标志其外交生涯转折点的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谈判。当然,李鸿章并不能承担战败的全部责任,diyi,他不可能是zui终的决断者,第二他不是战斗在diyi线的领军将帅,第三,清军在枪炮军舰等方面的劣势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李鸿章一人所造成。但……






上一本:直面陈凯歌 下一本:我的中国妻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李鸿章外交之道的作者是郑洁,刘文鹏,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