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中学毕业生”身份,在从未受严格学术训练的情况下,得到蔡元培破格任用,得以进入当时的**学府当教师。在人才济济、新旧对立、西潮势如长虹的北京大学,他仍能脱颖而出,写出“将西方、中国、印度三种文化加以比较,各给予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适当位置,并指出世界*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之复兴”为主旨的成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风靡一时。到1920年前后撰写此书时,他尚不到三十岁。在北大,他既非新派,亦非旧派,对新思潮他抱欣赏的态度,对“只是示人以一堆陈旧古董,根本无力与新派对垒”的旧派,则嗤之以鼻。他的卓而不凡能够把新、旧派所有的刺激在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中,一一转化成生命能量的增进,转变为生命的动力…… ——他有说不尽的飞扬 一心向佛的他本可以在菩提树下静心潜修,思索人生,“志”满意得;但作为贫弱中国的一员,他在动荡的社会中,为“事”舍“志”,奔走辛劳,虽尽热情却结局无奈。他一生都没能走出“中国化”与“西方化”的困惑,虽否定“西方化”,但又希望中国能凭借“伦理”上的优势去实现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因此他终究没能“真正跳出‘中体西用’的怪圈。其倾注毕生心血为之奔走劳碌的乡村建设实践也几度“破产”,举步艰难,难逃失败。他一生都在进行着孤独而辛苦的思考,一生似乎总“不合时宜”,终留下“一生兼收并蓄,志事终难两偿”的悲剧式结尾…… ——他有说不尽的落寞 他“身兼双重使命”,既有“为生民立命”而复兴传统的人文关怀,又有“为往圣继绝学”而改造中国的社会关怀,因此常陷于“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矛盾中,徘徊于“志”、“事”之间。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是他对于自己人生的综述,这八字箴言也几乎成为他的口头禅。从青年时期便已显露的人格特质,到后来“乡建运动”及现实政治旋涡中,他始终保持不变,“不苟同于人”,“本所思而立,从所信而行,不随俗沉浮”。被视为社会名流之中很难得的一位“透明”人物…… 阅读本书的理由:在他父亲看来,“使他zui感得意的是儿子漱溟的为人真挚,做事认真”。 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 在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看来,他是其“一生中所见到的zui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 在台湾著名学者韦政通看来,“做人方面, 梁先生以一生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现代新儒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问题”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乡村建设之研究家或实践者,社会改良主义思想之研究家或实践者,大中小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