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赵凯华先生于1930年5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0年毕业。留校工作3年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苏联的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博士),然后回国,主讲物理专业的基础课普通物理。1983到1990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赵先生历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1-1999)、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及名词委员会主任(1991-2003)、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曾担任《物理通报》副主编、《物理》杂志副主编。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大学物理》,担任主编直到2009年。赵先生热爱教学,并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编著了大量物理专业的优秀教材。其中《电磁学》和《光学》,获得1987年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编写了《新概念物理教程》共5卷:力学卷、热学卷、量子物理卷、电磁学卷和光学卷。这套教材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其中的力学卷获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鉴于赵先生为我国大学基础物理教育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为表达全国从事基础物理教学的老师们对赵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谢意,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于2008年授予赵先生“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我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那个时代,对个人的志愿和爱好是没有选择的,但我喜爱教学。我体会,搞好教学工作,除了对学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基本的表达能力之外,zui主要的就是对课程内容理解的深度,对于基础课来说尤其如此。基础课的内容虽然浅,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但这不简单是数量问题,关键在于提炼。不要以为只有科学研究需要钻研,教学也需要钻研。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向文献学习,向同行师友学习,还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教师被学生问住是常有的事,这将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有时学生还会给出老师未曾想到的好回答。"教学相长",此之谓也。我本人在这方面深有体会。——赵凯华 本书是为赵凯华教授八十寿辰祝寿选编的一本文集。书分两部分:“贺寿篇”是赵先生的师友、同事和学生为赵先生贺寿的诗文,其中既有对先生多年贡献的评价和对我国教育制度、物理学教学和教材建设、改革提出的深刻见解,也有对先生给予自己帮助的感谢和对一些温馨往事的回忆。“缀珠篇”则汇集赵先生历年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富含真知灼见、极具参考价值的部分文章,以便检索参考。集前的照片和集后的附录简介赵先生的生平和主要著作。读者通过本书,能够对赵先生的成就和他在物理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有一基本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