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学与大师


作者:岳南     整理日期:2018-11-14 00:57:3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运动迭起,清华园里派系纷争、驱逐校长风潮不断,梅贻琦临危受命,多方求解,结束了二十年间校长十易的动荡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三校于战祸频仍、经费短缺、困窘闭塞中合作无间,学术、科研、教学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抗战胜利后北归复校,再到梅贻琦于台湾筚路蓝缕创建新竹“清华大学”——“生斯长斯,吾爱吾庐”,他的一生与清华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他提出并一生奉行“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以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成就了清华之清、联大之大,感染着一代代学人。 作品分为上下卷,从庚子赔款开始,追溯了清华大学数十年的发生发展史,并在大时代背景下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不仅详述清华大学前期领袖人物如周诒春、曹云祥、罗家伦等的功过得失,还涉及与梅贻琦同时代的蔡元培、张伯苓、胡适、梁启超、陈寅恪、吴宓等诸多教育学术界大师级人物。全书视界宏阔高远,构思精深,材料翔实,笔墨酣畅,读之感怀深思、嗟叹不已。
  ▲ 历史纪实文学大家岳南披沥六载,倾注大量心血,全新书写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与中国教育黄金时代。 ▲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早该被重视的教育史上的真正典范!他是清华在任*久影响*的校长,从1926年由大师如林的清华票选成为教务长,到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临危受命长校,到抗战时期主持西南联大,再到台湾创建新竹“清华大学”,海峡两岸公认其为清华“终身校长”。在他任上,清华开始有“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之誉,并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三位诺奖得主; ▲ 梅贻琦是有名的寡言君子,实干力行,“他的沉默,是从环境中体验出来*好的处世和治事之道,由于他的天才运用,更炼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他倡导通才教育,只有通识才能成就大师,文质彬彬才能称为人才,自他开始清华实施“通识教育”;他实行教授治校,以民主作风在动乱岁月安放下清华这张书桌,带领出了黄金时代的清华和史诗一般的西南联大…… ▲ 本书开创了海峡两岸真正意义上的梅贻琦传记写作先河。岳南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 ▲ 本书视界宏阔高远,全书从庚子赔款开始,追溯了清华大学数十年的发生发展史,详述几位有影响有争议校长的功过,间关著名大师级人物群体,并在大时代背景下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对当代教育可有诸多借鉴。 ▲ 收录两岸清华大量档案、资料与照片。材料或为作者亲身取自大陆、台湾、美国等地的文献,或为亲历者采访记录,就目前所能见到、查到的,几乎一网打尽。 ▲ 一部体大思精、波澜壮阔的百万字史诗巨著。搜罗宏富,史料翔实,构思精深,文笔写实,情感酣畅。用纸考究,典藏之选。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我希望清华今后仍然保持它的特殊地位,不使坠落。……我希望清华在学术研究方面应向高深专精的方面去做。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 ——梅贻琦▲ 历史纪实文学大家岳南披沥六载,倾注大量心血,全新书写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与中国教育黄金时代。 ▲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早该被重视的教育史上的真正典范!他是清华在任*久影响*的校长,从1926年由大师如林的清华票选成为教务长,到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临危受命长校,到抗战时期主持西南联大,再到台湾创建新竹“清华大学”,海峡两岸公认其为清华“终身校长”。在他任上,清华开始有“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之誉,并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三位诺奖得主; ▲ 梅贻琦是有名的寡言君子,实干力行,“他的沉默,是从环境中体验出来*好的处世和治事之道,由于他的天才运用,更炼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他倡导通才教育,只有通识才能成就大师,文质彬彬才能称为人才,自他开始清华实施“通识教育”;他实行教授治校,以民主作风在动乱岁月安放下清华这张书桌,带领出了黄金时代的清华和史诗一般的西南联大…… ▲ 本书开创了海峡两岸真正意义上的梅贻琦传记写作先河。岳南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 ▲ 本书视界宏阔高远,全书从庚子赔款开始,追溯了清华大学数十年的发生发展史,详述几位有影响有争议校长的功过,间关著名大师级人物群体,并在大时代背景下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对当代教育可有诸多借鉴。 ▲ 收录两岸清华大量档案、资料与照片。材料或为作者亲身取自大陆、台湾、美国等地的文献,或为亲历者采访记录,就目前所能见到、查到的,几乎一网打尽。 ▲ 一部体大思精、波澜壮阔的百万字史诗巨著。搜罗宏富,史料翔实,构思精深,文笔写实,情感酣畅。用纸考究,典藏之选。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我希望清华今后仍然保持它的特殊地位,不使坠落。……我希望清华在学术研究方面应向高深专精的方面去做。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 ——梅贻琦 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弟子们称为“寡言君子”(Gentle-manoffewwords),若不与其相当熟悉,一般看不到他的言笑。梅氏颀长的身材常配一身青布长衫,脸形如棱角分明的雕塑,风度翩翩,算是那个时代的美男子,曾被来中国访问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中国学者的完美典型”和“中国学者的理想化身”。 ——岳南 民国以来,名校长群推蔡元培、傅斯年,梅贻琦之名不与焉。但专就办学教育而言,在我的心目中,他才是真正的典范。 ——沈君山 抗日战争时期,清华沦陷、北大沦陷、南开大学被夷为平地,为保住中国教育奄奄一息的火种,三校南迁,实际工作几乎落在梅贻琦一人的肩上,在云南建起西南联大,一如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 ——蒋方舟





上一本:心理学大师荣格自传 下一本:香奈儿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学与大师的作者是岳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