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我的人生档案


作者:贾植芳     整理日期:2017-02-22 12:51:39


  本书收录了贾植芳先生现有的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先生对亲朋好友的回忆文字,大致分为“且说说我自己”、“狱里狱外”和“我的三朋五友”三个部分。这样全面地汇集贾植芳先生忆旧性的文章,应该说是第一次。本书的写作的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是先生一生风雨历程的真实写照,是一个知识分子个体的档案和人生史料,作为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为认识与思考历史和时代提供值得参考的民间资料。

作者简介
  贾植芳(1916-2008),山西襄汾人,著名学者、“七月派”作家。早年赴日留学。抗战爆发后弃学归国,投入抗战实际工作,并且坚持文学创作,成为“七月派”骨干作家之一。1946年6月始定居于上海,在震旦大学中文系任教。1952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55年因胡风冤案被捕入狱,达十一年。1966年3月,被法院定罪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1980年彻底平反。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成就卓著。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校图书馆馆长等职。先后组建了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个学科。著有《贾植芳文集》(四卷)、《近代中国经济社会》、《贾植芳小说选》、《狱里狱外》、《历史的背面》、《劫后文存》、《雕虫杂技》、《余年笔墨》等。

目录
  自序且说说我自己 且说说我自己 我的写作生涯 我的第一篇小说 书与我 我和社会学 怀念丸善书店 上海是个海 ——我在上海的生活史 一九七九年进京记 世纪印象 ——一个老年人的自述 在那个凄风苦雨的日子里 ——哭亡妻任敏狱里狱外 人的证据(在蒋匪特务机关监狱中的回忆) 一、在亚尔培路二号 (一)缘起 (二)第一夜 (三)二号囚室 (四)人多起来了 (五)集体生活 (六)中秋佳节 二、人的斗争 三、出狱前后 狱外记 走出一个监狱 阁楼上 ——隐居之一 大海边 ——隐居之二 古城的早春 乍暖还寒时候(一) 乍暖还寒时候(二) 京上阴云 一九五五年:又进入一个监狱 狱中记 入狱 狱中沉思:在门槛上 狱中沉思:我与胡风(一) 狱中沉思:我与胡风(二) 旧景重访 做知识分子的老婆 狱友邵洵美 判决我的三朋五友 悲痛的告别 ——回忆胡风同志 一位值得纪念的长者 ——郑超麟先生 纪念余上沅先生 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悼念陈仁炳先生 我的两位值得纪念的朋友 ——林同济先生和杨必女士 回忆王中 悼念施昌东 萧军印象 我的老乡王瑶先生 我与陈瘦竹先生的交游 忆罩子豪 纪念我的朋友卢杨(克绪)先生 我的后来者 ——潘世兹先生 一双明亮的充满智慧的大眼睛 ——为《路翎文论集》而序 忆尚丁 背影 ——悼念公木先生 一个不能忘却的朋友——范泉 纪念老友朱锡侯 ——一《风雨年轮》序 范希衡先生和《中国孤儿》 她是一个真实的人 ——悼念戴厚英 悼念日本友人相浦呆教授 一点记忆,一点感想 ——悼念巴金先生编后记
  自序且说说我自己 且说说我自己 我的写作生涯 我的第一篇小说 书与我 我和社会学 怀念丸善书店 上海是个海 ——我在上海的生活史 一九七九年进京记 世纪印象 ——一个老年人的自述 在那个凄风苦雨的日子里 ——哭亡妻任敏狱里狱外 人的证据(在蒋匪特务机关监狱中的回忆) 一、在亚尔培路二号 (一)缘起 (二)第一夜 (三)二号囚室 (四)人多起来了 (五)集体生活 (六)中秋佳节 二、人的斗争 三、出狱前后 狱外记 走出一个监狱 阁楼上 ——隐居之一 大海边 ——隐居之二 古城的早春 乍暖还寒时候(一) 乍暖还寒时候(二) 京上阴云 一九五五年:又进入一个监狱 狱中记 入狱 狱中沉思:在门槛上 狱中沉思:我与胡风(一) 狱中沉思:我与胡风(二) 旧景重访 做知识分子的老婆 狱友邵洵美 判决我的三朋五友 悲痛的告别 ——回忆胡风同志 一位值得纪念的长者 ——郑超麟先生 纪念余上沅先生 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悼念陈仁炳先生 我的两位值得纪念的朋友 ——林同济先生和杨必女士 回忆王中 悼念施昌东 萧军印象 我的老乡王瑶先生 我与陈瘦竹先生的交游 忆罩子豪 纪念我的朋友卢杨(克绪)先生 我的后来者 ——潘世兹先生 一双明亮的充满智慧的大眼睛 ——为《路翎文论集》而序 忆尚丁 背影 ——悼念公木先生 一个不能忘却的朋友——范泉 纪念老友朱锡侯 ——一《风雨年轮》序 范希衡先生和《中国孤儿》 她是一个真实的人 ——悼念戴厚英 悼念日本友人相浦呆教授 一点记忆,一点感想 ——悼念巴金先生编后记





上一本:浮生漫谈 下一本:梅兰芳游美记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我的人生档案的作者是贾植芳,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