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经济学家董志龙


作者:江可达     整理日期:2016-09-12 21:23:17


本书简介:
   董志龙先后创立了中国特色的资本农民学说、社会保障积分学说、中国金融学说、中国资本学说、法治政府学说等五大理论,为中国发展特色理论体系建设奠定基础。《经济学家董志龙》开篇讲述了董志龙艰苦成长、刻苦求学的历程,后半部分以董志龙从文学领域转战经济领域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其在经济领域的实践,表现了他智慧、前瞻、好学、敏捷及永远积极向上、不屈不服的精神。
  作者简介:
  江可达,著名作家,情绪学创始人,著有《扛起中国经济论坛大旗的人》等经典作品,历任《人民日报》(海外版)部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目录:
  第一章乡村岁月第二章青春像彩虹
  第三章挥洒青春铸文章
  第四章从文学到经济
  第五章开辟一方圣土
  第六章力量来自行动
  第七章扛起中国经济论坛的“大旗”
  第八章把根留住br第九章用文字为人性筑巢
  第十章维也纳的中国声音
  第十一章沙产业经济研究
  第十二章奏响生态文明的乐章
  第十三章激扬新政
  第十四章走向哥本哈根
  附录董志龙论中国经济
  附录1货币战争的本质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br附录2人民币国际化思想综述
  附录3资本革命理论的核心内涵第一章乡村岁月 第二章青春像彩虹 第三章挥洒青春铸文章第四章从文学到经济 第五章开辟一方圣土 第六章力量来自行动 第七章扛起中国经济论坛的“大旗”第八章把根留住br第九章用文字为人性筑巢 第十章维也纳的中国声音 第十一章沙产业经济研究 第十二章奏响生态文明的乐章 第十三章激扬新政第十四章走向哥本哈根 附录董志龙论中国经济 附录1货币战争的本质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br 附录2人民币国际化思想综述 附录3资本革命理论的核心内涵附录4资本农民唤醒沉睡的乡村附录5财富理论助力中国梦 附录6法治政府构想 前言《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关注制度变革带来的财富成长棗经济学者董志龙畅谈当前热点问题》《法治中国需要建立社会保障积分制棗经济学者董志龙畅谈深化改革热点问题》访谈录后,引起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90多个国家的政界、经济界广泛关注,尤其董志龙创建的资本农民学说、社会保障积分学说、中国金融学说、中国资本学说得到高度关注和认可。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关注制度变革带来的财富成长棗经济学者董志龙畅谈当前热点问题》《法治中国需要建立社会保障积分制棗经济学者董志龙畅谈深化改革热点问题》访谈录后,引起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90多个国家的政界、经济界广泛关注,尤其董志龙创建的资本农民学说、社会保障积分学说、中国金融学说、中国资本学说得到高度关注和认可。
  董志龙这位从浙江东阳走出来的文化学者、资深传媒人、现代经济学家,中国经济论坛创始人,第一届至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秘书长,中国资本论坛秘书长,历任人民日报社《大地》《市场报》《中国经济周刊》《民生周刊》记者、编辑、副主任、主任、主编、总编助理、秘书长,辛勤耕耘30余载,众多著作闻名于世。先后发表及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外名人辞典》《世界优秀华人论文选》《世界优秀华人大辞典》《中国党政经济文献》《感动中国棗人民公仆》《中国式领导》《中国式员工》。《一生中要掌握的50个人生法则》《一生中要具备的50种心态》荣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一生中要注意的50个细节》被全国“读书与成才”工程选为大学生100部必读优秀图书之一;2011年,又有《人民币的崛起》《面对中国转型棗民生理财》《面对中国转型棗绿色新政》《人一生必知的经济学》《货币大战》《拯救人类危机棗创新社会管理》等7部著作问世。2007年董志龙率领中国经济论坛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本,是农民财产的基础,土地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怎样才能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既能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权益呢?
  董志龙推出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资本农民》,就是以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化为背景,以土地流转与农民的保障为核心,系统地探讨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流转机制与农民的保障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主要方面,筹谋农民与城镇职工共享的基础保障,设想工农业及城乡统筹与并轨的根本措施棗破解城乡土地二元制,建立农村虚拟股份制组织,在土地确权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社医保基金为投资主体的中央级土地银行,实现全部农民社保医保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让农民成为资本农民,促使中国进入到以大保障消灭贫困、消除贫富悬殊的时代,实现资本农民的中国梦!此书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厅举行了盛大的首发式,中央各部委12位部长,120位司局级领导,80位文化出版界负责人,160位大型企业董事长出席会议。此书成了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读本和“两会”读本,董志龙创建的资本农民学说,成了中国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与农民保障唯一的一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图书。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董志龙知道,在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担当至关重要,知识和思想终究要为社会服务,成熟的思路要付诸现实才能影响更多的人。2009年到2012年,董志龙又出版了《人民币的崛起》,率先提出“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中国特色金融改革理论,此书出版后引起欧美金融界震动,美国《华尔街日报》做过大篇幅的报道。该书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发行,更是一书风行,洛阳纸贵,香港文汇出版社专门出版了繁体字港澳版。该书先后被翻译成英、俄、日、韩等文字同步发行,发行量突破120万冊,创下金融畅销书之最。2012年10月,董志龙再次推出力作《资本革命》(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全方位阐述了资本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间的关系,阐述了资本全球化必然趋势,以及金融风暴过后全球金融资本秩序性重构的重大理论问题,奠定了中国特色资本理论体系,也是继《资本论》以后又一部系统和完整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资本理论。该书出版后董志龙先后应邀到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讲授中国特色资本理论体系,许多读者尊称他为“中国资本之父”。
  2014年董志龙又推出经济学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著作《财富中国》,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厅举行新常态财富与资本对话论坛,进一步阐述了《财富中国》出版的重大意义。这些作品不仅领域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而且作品语言通俗、阐发入微,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历史的烙印和文化的传承,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2015年元旦前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人民日报》环球网、《光明日报》光明网等数百家中央媒体相继推出《董志龙:描绘中国财富大地图》《董志龙:中国改革红利应归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董志龙:国企、金融、保障三大改革是未来中国财富巨头》《董志龙:中国财富大解码之移动互联网的财富新贵》《董志龙观点:社会保障体系是法治中国的基石》《董志龙新观点:社会保障要走积分制为国人编织安全网》《董志龙:中国财富大解码之地标上的财富部落》等重点文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位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总能自觉担当起时代的重任,2014年《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发表《董志龙经济学思想综述:研究中国经济的前沿》。在北京APEC会议开幕式上《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发表《关注制度变革带来的财富增长棗经济学者董志龙畅谈当前热点问题》。在2015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开幕式上《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发表《法治中国需要建立社会保障积分制棗经济学者董志龙畅谈深化改革热点问题》。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行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董志龙经济学思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而作为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有良知的学者与实干家,以董志龙朴实勤奋的性格和卓尔不凡的智慧,我们相信董志龙经济学思想必将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经济学思想,也会为实现无比灿烂辉煌的“中国特色经济学”挤进“诺贝尔奖”经济学系列的中国梦奉献毕生之力!
  中共中央党校法治政府课题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隆重推出董志龙先生的经典之作《法治政府—社保积分制与国家治理体系》,在该书中,董志龙创建的“社会保障积分制学说”为改变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理论奠定了基础,为构建法治中国式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最全面的理论。董志龙秘书长朴实谦和的性格和才华横溢的能力,散发出人文时代的光芒,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注:本文资料来自于《人民日报》、人民出版社、《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理论网、求是网、人民论坛、共产党员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丁大卫
   2016年5月8日第一章乡村岁月
  浙江省东阳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物阜民丰的地方,素享“歌山画水”的美誉,历史文化积淀也十分厚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分迅猛。早在1995年,东阳市就已跃居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2001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名列全国各县市第71位;2003年前移了22位,列第49位,荣居全国最早的百强市之一。在社会文化建设中,东阳市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著名的横店影视城就坐落于东阳的横店镇,横店也成了国家4A级旅游区、亚洲最大的外景拍摄基地。辖区内,落鹤山风景区、东白山风景区、三都胜景风景区、屏岩洞府风景区、黄藤岩风景区分布左右,构成了一道得天独厚的风景。驰名中外的横店集团、广厦集团,构成了东阳市工业经济的主干。此外,东阳世界贸易城是全国最大的木雕工艺品集散地之一,客商来往十分频繁。工业经济与文化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历史与现实在这里形成了十分和谐的融合状态,社会生活中的物质与精神在这里形成了自然合理的共鸣。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早知道东阳也许是从中学课本中明代学者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据考证此文中的东阳就是今天的浙江省东阳市。读过这篇文言文的人大都会记得并形成一个很深的印象棗东阳是一个学风浓厚的地方,也是一个盛产书生的地方。
  的确,东阳的学人出奇的多,且名人辈出。从历史到今天,产生过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当代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严济慈都出生在东阳。纵向比较,可以说今天的东阳沿袭了东阳人好学的乡风,学风之深厚与历史上各个时代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统计,目前在国内外工作的东阳籍博士和博士后有300多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4名,具有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2100余人,为此,《人民日报》曾以“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为题做过专题报道。
  1966年,董志龙就出生在这个学风浓郁,名人辈出的地方棗东阳所属的一个偏僻山村棗南市街道里岭头村。1966,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数字,这个数字与新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联系在一起。
  与全国各地的状况大同小异,东阳的1966年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份。出生在这个年月,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董志龙的爸爸董松其是一位为人十分厚道的本分人,学了一身好手艺,在乡邻中很有口碑。爷爷早年曾经商,在新中国成立前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并不容易,几经波折,辛苦经营积攒下来的只是南市街道里岭头村的几间老屋。董松其在家中排行老二,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倔强的个性,认准的事没有谁可以阻挡得住他。董松其童年时代的家境并不宽裕,13岁的董松其就立志要改变家境。当他得知当时金华的浙师院(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建设工地正在招工时,立刻打点起行囊准备到金华学艺,奶奶看他年纪小说什么也不让他去,可是拗不过他,最后只好流着泪做了点干粮送董松其上路了。
  13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当董松其满怀期望带着干粮徒步来到金华的时候,早已饥肠辘辘了,几次拿出干粮想吃上几口,想一想招工的事还没着落,还不知要等多少时候,就咽了咽口水忍住了。直到后来董家几兄弟缠着董爸爸讲故事,每每回想起当年的一幕时,董爸爸还常常会叹口气道一声:“那时候,苦哇!”
  好不容易找到了工地负责招工的人,可招工的人看他年纪小摇着头不肯收留。却禁不起董松其的软磨硬泡,最后勉强答应收留了这个学徒心切、瘦瘦的眼中透出一股倔强气的少年。并讲好了条件:管吃住,每个月有一点少得可怜的零花钱。
  董松其二话不说,痛快地答应下来。他并不在乎给多少工钱,只要管吃住,能给家里省份口粮,还能学到手艺就知足了。就这样,董松其开始了他的学艺生涯,凭着一股子犟劲,一股子钻劲硬是一点一点学了一身过硬的木工建筑手艺活。几年以后,董松其的木工、瓦工、房屋设计样样在行,成了东阳十里八村有名的能人。
  里岭头村与梅塘村是南市街紧邻的两个村,董志龙的母亲朱金风就出生在与里岭头村紧邻的梅塘村,两村之间走路用不了几分钟。朱家的家境也不宽裕,姐妹五个,朱金风排行老大。当时,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东阳也搞得风风火火,年仅十几岁的朱金风就积极投身其中。那段时间,朱金风的内心充满了激情,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掩护营救革命同志,救济倾向革命的困难群众,集会,演讲,忙得不可开交。她成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妇救会会长,并光荣地成为中共东阳特委委员。当年被她营救过的革命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都担任了当地政府的要职。
  后来,日寇投降,内战爆发,她更加坚定地站在党的身边继续着革命工作。在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朱金风也曾遭到恐吓,家人极力劝说她放弃工作,可她毫不动摇,义无反顾地坚持着为党工作,直到迎来一个新中国。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朱金风工作得更起劲了。战场上的战争结束了,可社会斗争才刚刚开始。当时的东阳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土地改革,四清,三反五反,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家里人曾劝她不要出头,可她却从未动摇过。作为基层妇女干部,她认准了只有紧跟共产党才能建设新中国这个理,义无反顾地积极承担起党交给的各项革命工作,每次运动都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当时的东阳县管辖区域很大,是一个中心县。妇女工作又是一个很烦琐的工作,有时需要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因此工作量很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繁重的工作锻炼中,朱金风也慢慢变得成熟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妇女主任、县妇联委员。
  那时,董松其已成长为一个十里八村有名的手艺人,在乡邻的眼中,也是见过世面的能人。邻村加上俩人又都闻名乡里,在好心人的撮合下,两个人由相识、相知到相爱了。不久,就在两家人的催促下结成了连理。
  婚礼办得很简单,房子是父辈留下的老房子,酒席摆的是家乡的老黄酒。唯一不同的是,新房中多了两床新被褥。
  那时,董松其已有了自己的固定工作岗位,只是工作地离家很远,在江西境内。新婚不久的两人又分开了,董松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一年到头都难得回家一次。
  1956年是董松其最开心的一年,这一年,董志龙的大哥出生了。为了照顾妻子,他特意远从江西赶回家,买来滋补品,悉心照料产后的妻子。返回江西后,还是放心不下,又特意安排好住处返回来,准备把妻子接到江西以便照料。可是,朱金风却犯了难,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怎么办?考虑再三,挨不过亲友们的劝说,加上产后虚弱,最后同意携着幼子去了江西。
  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工作紧张而繁忙。董爸爸本想把妻子接在身边,一可免去了通讯不便造成的思念与担心,二可以在工作之余尽心照料妻儿,本是一件好事。可不料这一接却接出了朱金风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遗憾:她因远在江西与组织联系不畅,失去了参加当地第一期干部培训班的机会,并由此永远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那个年代,错过了一天,就会错过一生,一点不假。
  可董爸爸却不这么看,每每朱金风提及此事,董爸爸总是乐呵呵地道:为革命培养后代也是大事嘛!而每听到这句话,朱金风也就会心地一笑不再抱怨。
  那个年代,东阳的社会斗争情况十分复杂,董爸爸也是在为妻子担心,接在身边俩人相伴总要好得多。理解了董爸爸的心情,朱金风一则感动,二则不忍心丢下咿呀学语的幼子,再一想,新中国已经诞生了,为国家工作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心里也就安静下来。
  就这样,董妈妈相夫教子,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第二个孩子降生了。
  





上一本:远古生命的守望者:李星学传 下一本:说出我世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经济学家董志龙的作者是江可达,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