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所谓先生


作者:朱平     整理日期:2016-07-24 19:55:04

民国先生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所面临的巨大变局,不仅仅是社会的、政治的,更是文化思想和价值信仰方面的重重危机。那个时代的知识阶层,都是带有救国于危亡之中的使命感的人群,他们有的远赴重洋,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有的埋首整理国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延续;有的着重于改造国民性的工作,自觉担负起教育和启蒙的责任。有时候一种称谓的变化,不仅反映了语言学的变迁,更凸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60年来,我们孜孜以求,毁词不倦——
  “小姐”率先沦陷;
  “同志”躺着中枪。
  “教授”危如累卵;
  “先生”所幸未亡。
  先生者,古之曰“师”,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先生的存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薪火相传、风格赓续,有赖先生。先生站着,整个民族就站着。先生跪着,整个民族就跪着。
  然而如今,真正能配得上“先生”这一称呼的人屈指可数。社会在进步,物质在累聚,“先生”却付之阙如。好在我们还有回忆可以温暖,还有“民国先生”聊以慰藉。今天,我们为什么怀恋民国先生?在那个厉兵秣马、云波诡谲的时代,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先生,才一直让我们念念在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本书以民国为纬,以先生为经,选取了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马相伯、梅贻琦、晏阳初、陈寅恪、钱穆等26位民国先生,力图通过他们的言语行状,描摹出一袭民国先生的剪影,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为学问者的专注与执著,为师者的责任与担当,从而给当下的中国教育以积极的镜鉴作用: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重铸诸夏,熠熠皇皇。
  涵泳今古,盗火西方。
  薪火赓续,先生永光。
  噫吁呼伟哉我中华先生!民国千古!先生万岁!!
  作者简介:
  朱平,原籍云南昆明,现居贵州省贵阳市。自幼受母亲影响,酷爱历史。先后在《大公报》贵州记者站、《光明日报》贵州站、《中国经济时报》贵州站等媒体担当记者编辑工作,2008年10月,与人合作,创办《西部开发报·新闻视点·资源与环境》专栏至今。著有《民国范儿》等书。
  目录:
  PART1启蒙者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司徒雷登: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民主终会开花结果
  晏阳初:除文盲,做新民
  张元济: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林纾:意境者,文之母也
  辜鸿铭:“你们的英语太简单,正着读显不出本事”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钱玄同:考古务求其真,致用务求其适
  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
  金岳霖: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李济:考古须:有问题、有方法、有耐性、精准、无成见PART1启蒙者梁启超: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司徒雷登: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民主终会开花结果
  晏阳初:除文盲,做新民PART2翻译东西严复:译须信雅达,文必夏殷周
  张元济: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林纾:意境者,文之母也
  辜鸿铭:“你们的英语太简单,正着读显不出本事”PART3现代学术之建立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钱玄同:考古务求其真,致用务求其适
  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
  金岳霖: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李济:考古须:有问题、有方法、有耐性、精准、无成见
  PART4在孤独中坚守黄侃:学问不可趋时或挟势利以行
  刘文典:一字之微,征及万卷
  钱穆:文化与自然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
  PART5医身体还是医灵魂?刘半农:学问即爱好,爱好即学问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梁实秋: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
  丰子恺:艺术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
  PART6政治践行者马相伯:“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章太炎:张扬国粹,反对束缚
  于右任: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年名
  民国先生群像主要参考文献前言那些离散的背影
  为什么重返历史的愿望往往在最该前行的时候显得越来越强烈?谁又能贸然走进历史,在滚滚尘埃里发现自己血脉的底蕴?和伟人对话或者精神对接的时候,人们大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往往,夜半闲读或者三五友朋围炉夜话时,免不了就会牵扯到历史的某个细节,比如刘伶的酒壶和牛车、嵇康的铁匠炉和正始玄学或者辜鸿铭的辫子及对裹脚味的迷恋,诸如此类。还是往往,在扯到历史细节的时候,都免不了慨叹历史这个大筛子,粗枝大叶得实在厉害,那些生动鲜活的东西多半被弃之不顾,留下了框架不像框架、骨骼不像骨骼的那个粗疏的脉络,任不肖之徒任意填充私货,于是历史就成了肌理模糊、筋骨扭曲的怪胎,而历史人物的面目则因识者之描摹妆扮,彼时此时之间竟面目全非。特别是近现代人物,历经历史巨筛的反复振荡、翻检,留下来的只是一系列臧否微词,鲜有本相原貌,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忽而为唯心主义代表,恨不得使之遗臭万年,转而又是立宪大纛,乘风御奔于天幕,更有李济先生这样的绝世奇才,如一颗巨大的历史遗珠,竟在尘埃里被埋没半个世纪,直至21世纪才被发现重提!
  难道历史仅仅是根据当代的需要而不断变脸的戏子?难道真如胡适先生所言的是一个小姑娘?那些离散的背影为什么重返历史的愿望往往在最该前行的时候显得越来越强烈?谁又能贸然走进历史,在滚滚尘埃里发现自己血脉的底蕴?和伟人对话或者精神对接的时候,人们大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往往,夜半闲读或者三五友朋围炉夜话时,免不了就会牵扯到历史的某个细节,比如刘伶的酒壶和牛车、嵇康的铁匠炉和正始玄学或者辜鸿铭的辫子及对裹脚味的迷恋,诸如此类。还是往往,在扯到历史细节的时候,都免不了慨叹历史这个大筛子,粗枝大叶得实在厉害,那些生动鲜活的东西多半被弃之不顾,留下了框架不像框架、骨骼不像骨骼的那个粗疏的脉络,任不肖之徒任意填充私货,于是历史就成了肌理模糊、筋骨扭曲的怪胎,而历史人物的面目则因识者之描摹妆扮,彼时此时之间竟面目全非。特别是近现代人物,历经历史巨筛的反复振荡、翻检,留下来的只是一系列臧否微词,鲜有本相原貌,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忽而为唯心主义代表,恨不得使之遗臭万年,转而又是立宪大纛,乘风御奔于天幕,更有李济先生这样的绝世奇才,如一颗巨大的历史遗珠,竟在尘埃里被埋没半个世纪,直至21世纪才被发现重提!难道历史仅仅是根据当代的需要而不断变脸的戏子?难道真如胡适先生所言的是一个小姑娘?当黄仁宇将如椽巨笔深入历史细节的时候,《万历十五年》之生命复活、《黄河青山》之血泪耕织,让我们回到历史成为了可能。但黄先生毕竟是史家,他的小叙述构架的是大历史,事、时、人的三维组合,围绕着一个最基本的向性维度,那就是如河流般的历史演进态势,一般性描述无法抵达的那个历史内在逻辑,因而在他感性的叙述里,我们能够发现理性的力量。如果作为一个远未抵达史家深度的普通人,我们的怀旧或者回到历史,应该是另外的情形,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大约就是情形中之一种。我们一直在寻找历史故事或者故人,寻找故事的目的在于为大历史填充我们自己看来有趣的骨血。而寻找故人,除了在森林里寻找某棵长相怪异的树木所处的位置外,我们还想看看那根须的模样,以及他们那怪异的枝丫在历史天空中呈现何种姿态,风过雨过,他们又怎样为我们留下挣扎的投影。于是这本书开始在他们行状与言论中将故人融入故事之中,并不刻意地坚持某种史学态度,也不见得仅仅是为了事无巨细。在我看来,编者朱女士的集萃也好,淘沙也罢,其结构之技巧虽显得笨拙,相同的编排方式略感呆板,但最大的启示在于一种知人论世的严谨态度,本不是史家就不必以史家之涂抹能事示人。就这一点看,让人物自己演出自己的人生,自己说出自己的话,并不是所有史家都能做到的,因而,我们可以在这里看见一个并不规则的故人方阵,没有打扮,也没有雷同。当然,这本书的内涵远远不是历史态度,而是“所谓先生”的提法。在这个提法里,我们似乎能够看见作者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那种精神的仰慕。汪修荣在《民国教授往事》一书的“后记”中说:“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这个只是群体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创造了许多人间传奇,至今仍高山仰止,令人兴叹。”我认为这也道出了朱女士一半的心情,她另一半的心情或许较为复杂,但有一点比较清晰,那就是为那些离散的背影做一个简单挽留。虽然这个挽留是比较无力的,但是,我依然相信,她的写作行进在有着未来的轨道上!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红岩》杂志编委唐云 每一位先生都是个性分明、风骨卓然的,不管是早早去世的、留在大陆或去了台湾的。每个人都足以辉映后世。他们有跨越中西的学养、端庄的人格,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癖好、有担当,在兵荒马乱或是浮华喧嚣中,保有民族文化的定力。他们的普通生活记下来都栩栩如生、熠熠生辉。这不是装出来的,或被人做出来的,他们入世又出世,浑然天成。
  ——纪录片《先生》导演邓康延
  这些人在民国的影响,远远大于今天在阅读界的影响,当时真的是全社会的影响,几乎改变了整个中国当时的文化。
  ——著名画家陈丹青
  大学教授是先生,小学老师更是先生。
  ——著名作家傅国涌
  民国时期的先生们都是具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精气神的人物,在那个动荡的年月里,这些先生们都有着自己的悲喜与无奈,以及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独特感受.这本书里辑录每一位先生都是个性分明、风骨卓然的,不管是早早去世的、留在大陆或去了台湾的。每个人都足以辉映后世。他们有跨越中西的学养、端庄的人格,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癖好、有担当,在兵荒马乱或是浮华喧嚣中,保有民族文化的定力。他们的普通生活记下来都栩栩如生、熠熠生辉。这不是装出来的,或被人做出来的,他们入世又出世,浑然天成。
  ——纪录片《先生》导演邓康延
  这些人在民国的影响,远远大于今天在阅读界的影响,当时真的是全社会的影响,几乎改变了整个中国当时的文化。
  ——著名画家陈丹青
  大学教授是先生,小学老师更是先生。
  ——著名作家傅国涌
  民国时期的先生们都是具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精气神的人物,在那个动荡的年月里,这些先生们都有着自己的悲喜与无奈,以及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独特感受.这本书里辑录的先生们的事迹和言论,作者不做任何评判,不美化,亦不存偏见,力图通过种种的细节,还原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
  ——历史作家金满楼





上一本:两汉人物/历史人物纵横谈 下一本: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所谓先生的作者是朱平,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