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历代首富传


作者:夜何其     整理日期:2016-07-20 19:18:05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数很小的群体,他们以渺渺之身,占有的财富却极其惊人,他们富可敌国,他们的生活之X侈比得上国君或皇帝,他们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们,但却无法忽略他们。 
本书简介:
  本书从中国古代一直到清朝末年,选取了X有代表性的二十位超级富豪,比如范蠡、吕不韦、石崇、胡雪岩等,讲述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的财富故事与传奇人生,同时对他们的财富人生也做了简单点评。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于世,少不了物质条件的支持,丰裕的物质可以提升人的自尊与自信。财富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我们一定要有正常的金钱观,一定要在法律、道德允许范围内去挣钱、花钱,从而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
  李瑞梅,笔名夜何其,又名披衣数寒星。生于齐鲁之地,长于渤海之滨,爱文字,爱历史,常把目光投向岁月深处,遥想在层层叠叠的光阴折页上,曾经有些怎样的人,有过怎样的故事。打开书,王侯将相,金戈铁马;合上书,凡夫俗子,寻常巷陌。生活因之充满乐趣。
  目录:
  第一章从灭吴功臣到千金巨富的华丽转身——陶朱公的故事1
  第二章五任秦相,富比王室——穰侯魏冉与他的富豪家族17
  第三章此奇货可居也——秦相吕不韦的传奇人生29
  第四章秦始皇树立的女性致富榜样——巴清的故事41
  第五章坐拥钱山仍饿死——邓通的别样人生53
  第六章西汉诸侯中的元老——富比天子的吴王刘濞63
  第七章此跋扈将军也——梁冀的奢靡与张狂77
  第八章明珠十斛换绿珠——石崇亦官亦盗的发家史91第一章从灭吴功臣到千金巨富的华丽转身——陶朱公的故事1
  第二章五任秦相,富比王室——穰侯魏冉与他的富豪家族17
  第三章此奇货可居也——秦相吕不韦的传奇人生29
  第四章秦始皇树立的女性致富榜样——巴清的故事41
  第五章坐拥钱山仍饿死——邓通的别样人生53
  第六章西汉诸侯中的元老——富比天子的吴王刘濞63
  第七章此跋扈将军也——梁冀的奢靡与张狂77
  第八章明珠十斛换绿珠——石崇亦官亦盗的发家史91
  第九章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河间王元琛的“贪”与“腐”107
  第十章阿六,汝生活大可——临川王萧宏的富贵人生119
  第十一章直到南山不属人——太平公主的权欲与物欲133
  第十二章开门受贿,富敌于国——一代权相秦桧的不寻常人生149
  第十三章元末明初活财神——沈万三167
  第十四章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堪与皇帝比富的刘瑾183
  第十五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的“腐”与“富”201
  第十六章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首富——伍秉鉴225
  第十七章近代商圣——红顶商人胡雪岩239
  第十八章中国近代商父——盛宣怀255
  第十九章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日昇昌和山西票号的兴衰275
  第二十章从状元到实业家——张謇289
  后记305前言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于世,少不了物质条件的支持,丰裕的物质可以提升人的自尊与自信。“视金钱如粪土”之人,是他们的生活有别的途径可以保障,若是老无所养,少无所依,谁会把金钱不当回事呢。
  固定时间内,天下财富的总值是固定的,但是天下财富不是平均分散在每个人手中,而是有人占有的多,有人占有的少,这就造成了财富的不均衡状态,就是说,造就了富人与穷人。从古至今,人们为消灭贫富差距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不得不说,贫富差距仍然存在。
  常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渴望拥有财富,这是人之常情,用什么方式获取财富,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境界高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一个“道”字。这个“道”字,含义广泛,简单来说,是指合法的渠道或不合法的渠道。一个美好的社会是让那些聪明而勤劳的人合理合法地拥有财富,心安理得地享用他获取的财富,旁观者羡而不妒。不美好的社会则相反,是奸诈而投机取巧者拥有财富,趾高气扬地炫耀财富,旁观者恨而且妒。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十万年,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像动物一样在山林草泽间觅食,所得仅够维持生存,无积蓄,亦无贫富差距。人类产生贫富分化是近几千年的事情。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于世,少不了物质条件的支持,丰裕的物质可以提升人的自尊与自信。“视金钱如粪土”之人,是他们的生活有别的途径可以保障,若是老无所养,少无所依,谁会把金钱不当回事呢。
  固定时间内,天下财富的总值是固定的,但是天下财富不是平均分散在每个人手中,而是有人占有的多,有人占有的少,这就造成了财富的不均衡状态,就是说,造就了富人与穷人。从古至今,人们为消灭贫富差距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不得不说,贫富差距仍然存在。
  常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渴望拥有财富,这是人之常情,用什么方式获取财富,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境界高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一个“道”字。这个“道”字,含义广泛,简单来说,是指合法的渠道或不合法的渠道。一个美好的社会是让那些聪明而勤劳的人合理合法地拥有财富,心安理得地享用他获取的财富,旁观者羡而不妒。不美好的社会则相反,是奸诈而投机取巧者拥有财富,趾高气扬地炫耀财富,旁观者恨而且妒。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十万年,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像动物一样在山林草泽间觅食,所得仅够维持生存,无积蓄,亦无贫富差距。人类产生贫富分化是近几千年的事情。然而,最初产生贫富分化的那些时间,很难说谁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一个部落或氏族之内,是这个部落的首领或氏族的首领占有财富较多一些,不同部落或氏族之间,谁占有的财富多?很难说。
  尧、舜、禹是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那个时代的“天下之王”,他们过的是怎样的生活?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说,尧住在茅草房子里,房顶上的茅草没有修剪,梁椽没有雕琢,他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冬天穿兽皮,夏天穿麻衣。禹亲自拿着农具率领民众劳作,腿上磨得不生汗毛。两人名为天下之王,生活艰苦得跟囚徒奴隶差不多。这样的情况下,最富与最贫,能有多大差距?
  西周以后,井田制瓦解,贫富差距变大,富人和穷人以鲜明的群体形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首富才出现。首富出现的前提是有个富人群体,并且这个群体与穷人群体有明显差距,若是天下之人处在普遍贫困状态,首富不首富有何意义?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首富是春秋时期出现的,那是个简单淳朴又自由活泼的时代,部族的约束力瓦解,强大的国家政权尚未形成,人更多是以自然人的状态出现。那些优秀者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中有抱负的寻求政治舞台,有思想的开始著书立说,有经济头脑的制售商品、周转物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工商业由专门的奴隶从事。
  本书就是从春秋时期的商圣范蠡写起。他不是因分封而形成的世袭贵族,也不是因战争与掠夺而起家的军事贵族,虽然他曾经参与战争,也获得过越王的封邑,但他的“巨万”财富与此毫无关系,完全是凭借他的个人努力而得来。因而他深为后世之人所敬仰,人们把他作为富翁的代名词。
  本书从各朝各代选择了二十位超级富翁,他们或者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着“富拟于公室”“富可敌国”“敌国富”,或者在那个时代或后世以富有而闻名,他们都在正史留名,事迹真实可考。本书记述这些富翁的事迹时,以他们个人的生平为主,如果他们的财富呈现家族性或群体性,则兼涉他们的家族或群体。
  首富的形成是有时代背景的,故而,本书叙述每个人物时,都用一定笔墨叙述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与高层有何关系。不了解这些,便不了解他们的财富从何而来,也不会明白他们如何被财富压垮,耀眼的一瞬过后,悲剧多于喜剧。
  他们是怎样的人?他们处在怎样的时代?他们的人生有什么不寻常之处?请从本书中寻找答案。一、辛酸的科考舞弊案
  清朝入关至灭亡的267年间,产生过112名状元,张謇是其中之一。
  张謇在公元1894年考中状元,虚岁42岁。从他16岁考秀才起,在科举之路上跋涉26年。作为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他的科举之路坎坷、辛酸而漫长。
  张謇,公元1853年5月25日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家中世代务农,祖父张朝彦为生活所迫入赘吴家,到他的父亲张彭年时,家中有二十亩田,还有一座小小糖坊。张彭年挑着两只箩筐,走街串巷一边卖糖一边换破烂,靠着辛苦劳作和精于算计,成为富裕农户,才有条件送几个儿子读私塾。
  传说有一年张彭年一边换糖一边收破烂,一位老太太叫住他,从梁上取下一件破棉衣卖给他,晚间老头儿回家,听说老太太把棉衣当破烂卖掉,急得顿足,原来老头儿把积下的一点银子藏在棉衣里面。张彭年回家发现棉衣里面的银子,知道老人家攒点钱不容易,连忙给老太太送去,老太太受了老头儿责备,正难过得要寻短见。
  后来,张彭年小儿子张謇考中状元,人们都说,张謇原本是考不中的,因父亲张彭年行善积德,救了老太太一命,上苍报答好人,才让他的小儿子考中状元。
  张彭年有五子,一子早亡,尚有四子,张謇排行第四,后来人称四先生。张謇幼名长泰,因祖父入赘吴家,最初起名吴起元,24岁时才改名张謇。
  张彭年读过几年私塾,张謇4岁时,张彭年教他读千字文,张謇5岁时能将千字文背诵无误,张彭年送张謇入私塾读书,盼望这个聪明过人的小儿子科举考试成功,为家庭争得荣誉和地位。张謇除了在私塾读书,还时常跟随举人宋璞斋学习。
  张謇十几岁时,经书读得通透,张彭年希望他去考秀才。可是,一个难题摆在张家人面前,清代,三代无功名的家族被称为“冷籍”,冷籍子弟科考要受很多不公正待遇。宋璞斋给张彭年出主意,让他与如皋张驹认为同宗,张驹之子病逝,尚有名籍在册,让张謇冒用张驹儿子之名参加考试。张彭年是一介乡民,对科举考试一无所知,唯宋先生之命是从,张謇改名张育才,县试、府试、院试,场场过关,顺利考中秀才。
  谁知这仅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张謇考中以后,张彭年按原先约定送给张驹一笔酬金,哪知张驹兄弟不满足,经常敲诈张彭年,张彭年稍微拿钱迟了就扬言去告官。张彭年为保住儿子的前程,变卖家产,负债累累,仍无法满足张驹兄弟越来越大的胃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四月,张驹与他抽大烟的侄子张熔见张彭年再榨不出油水,一张状纸将张謇告到公堂。学政趁机向张彭年勒索大笔银子,张彭年家不过是日子略有盈余的农家,并非富室大户,哪里拿得出这么大笔钱。
  张謇被囚禁于如皋学宫之内。张彭年四处借贷,上下打点,张謇被关押三个月之后,才得以获释回家。秋末,江苏学政彭久余主持院试,张謇自述被骗经过,请求革除生员资格,改籍海门,彭久余同情张謇之遭遇,嘱托通州知州孙云锦设法相救。孙云锦把张謇唤到官衙,见他天庭饱满,眉目端正,举止斯文,应对敏捷,知道他将来是能成大器之材,有心成全他。张云锦传唤张驹家人询问,张驹家人供出敲诈张彭年之事实。
  就在结案之际,如皋学政又兴风作浪,张謇害怕再次被关押,只得东躲西藏。有一次他趁风雨夜躲避出城,刚过小桥,狂风把灯笼的火光吹灭,周围漆黑一片,急风冷雨扑面而来,河道刚刚疏浚过,淤泥堆积两三尺深,一脚踩下去没过膝盖。张謇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若非想到家中还有倚门望归的父母,真想一死了之。他以伞柄为杖,在烂泥里挣扎着往前走,到朋友家时,内汗外雨,衣服湿透,脚上满是水疱。还有一次他为了躲逃,竟然一夜奔跑130多里路。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礼部终于核准张謇改籍归宗。冒籍案首尾三年,这三年间,张彭年无心经营家产,张謇无法安心读书,张家负债一千余两银子,这对寻常农户来说,不啻天文数字,若非时来运转,这辈子都无法翻身了。
  巨额债务还引发了家庭矛盾。张彭年娶两妻,长子、五子是葛氏所生,二子、三子、四子是金氏所生。兄弟五人两母所生,兄嫂性情不一,这样的家庭本来就容易产生纠葛,再负上巨额债务,矛盾加剧。张彭年只得给儿子分家,张謇分上一身债务。





上一本:杨树达先生之后的杨家 下一本:李嘉诚:赚钱是一种修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首富传的作者是夜何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