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沈渭滨先生纪念文集


作者:《沈渭滨文集》编委会     整理日期:2016-07-03 20:22:48

沈渭滨先生(1937-2015)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晚清史、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等领域都有卓越的研究成果。 
本书简介:
  本书共分“生平小传、朋辈之间、恩师道义、七宝乡情、学术追述、亲情追念、大事年表”等六个部分,“朋辈之间、恩师道义、七宝乡情、亲情追念”部分由沈渭滨先生的生前好友、学界同仁、弟子、再传弟子、妻儿孙辈等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活侧面等撰写的回忆、纪念文章组成,“学术追述”部分是对沈渭滨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等的介绍、评述。“生平小传”和“大事年表”部分收录了沈渭滨先生传、沈渭滨先生大事年表、沈渭滨先生著述系年。
  作者简介:
  本书由上海市七宝镇党委书记马顺华,复旦大学领导,沈渭滨先生的学术界同辈王家范、杨国强、周武、学生姜鸣、杨勇刚、苏贻鸣、张剑,以及沈渭滨先生的家属等组成了《沈渭滨文集》编委会组织编写,收入了汤志钧、姜鸣、周育民等著名历史学家、学者的纪念文章。
  目录:
  蔡达峰序一我尊重的老师和挚友——怀念沈渭滨先生
  马顺华序二沈老师和他的故里七宝古镇
  一、生平小传
  半世坎坷皆为字,一生惬意是文章——沈渭滨先生传
  二、朋辈之间
  汤志钧笑对痼疾奋笔疾书
  茅家琦怀念与哀思
  陈绛做学问最难得的是认真——沈渭滨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
  张一文哭渭滨悼渭滨
  林家有晚来的悼念——深切怀念老友沈渭滨教授/047
  王家范最后的乡绅
  杨国强追怀沈渭滨教授
  刘其奎回忆老友沈渭滨教授
  武克全我印象中的沈渭滨教授
  陈书林对一位老同学的回忆——沈渭滨逝世周年的纪念蔡达峰序一我尊重的老师和挚友——怀念沈渭滨先生
  马顺华序二沈老师和他的故里七宝古镇
  一、生平小传
  半世坎坷皆为字,一生惬意是文章——沈渭滨先生传
  二、朋辈之间
  汤志钧笑对痼疾奋笔疾书
  茅家琦怀念与哀思
  陈绛做学问最难得的是认真——沈渭滨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
  张一文哭渭滨悼渭滨
  林家有晚来的悼念——深切怀念老友沈渭滨教授/047
  王家范最后的乡绅
  杨国强追怀沈渭滨教授
  刘其奎回忆老友沈渭滨教授
  武克全我印象中的沈渭滨教授
  陈书林对一位老同学的回忆——沈渭滨逝世周年的纪念
  盛永华亦师亦友沈公渭滨
  黄明同感恩渭滨先生
  华强相识相知受益良多——追忆沈渭滨先生
  崔美明为人为学之楷模亦师亦友之知己
  周武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记忆中的沈渭滨老师
  邵雍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回忆沈渭滨教授
  徐昭英永远的沈老师
  韩晶乘风归去翙翙其羽——悼念沈渭滨先生
  杨勇刚初五沈大大浓浓师生情
  傅德华忆沈渭滨:复旦精神的传承者
  姚国玲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沈老师追思会上的发言
  罗苏文缅怀沈老师的教诲
  戴鞍钢永远怀念敬爱的沈老
  何锡蓉治学方法的引路人——怀念沈渭滨老师
  刘申宁我的老师沈渭滨
  贺宁馨不灭的星光——悼念沈渭滨教授
  张国伟沈渭滨先生速写
  姜鸣回忆沈渭滨老师的点滴往事
  杨志刚青春远足时殷切夫子语——追思沈渭滨先生
  周虎往事并不如烟
  李颂申沈渭滨师印象散记
  徐有威沈老师的“小鬼”
  王维江沈老师给我的信
  沈飞德怀念沈渭滨老师
  黄洋富有激情丝丝入扣的教学——深切怀念沈渭滨老师
  李细珠春风化雨尽哀思
  周桂发回忆沈渭滨老师二三事
  奚纪荣追思沈渭滨老师的教学与育人
  苏贻鸣受教三年师泽终身
  张剑追念学术导师和生活、精神之父沈渭滨先生
  何益忠追忆沈渭滨老师
  马军沈渭滨老师,过去了……
  何品忆沈渭滨老师二三事
  胡宝芳点滴交往忆恩师
  谢世诚心香一瓣悼恩师
  庄安正每有疑难问良师——追念敬爱的沈渭滨先生
  朱玖琳春暖花开的路上
  戴海斌忆沈老——几个亲历的片段
  徐锋华我与沈老的学术会议师生缘
  袁哲追忆沈渭滨先生
  费志杰先说服我再做研究
  宋时娟深切怀念可敬可爱可亲的沈渭滨老师
  付清海回忆与沈渭滨老师的一段交往
  何建国悼念沈渭滨老师
  王郡回忆沈老
  张鸿志追忆沈渭滨先生
  王戴香遥悼师公
  孙毓斐悼沈渭滨先生——记相识先生一事
  四、七宝乡情
  王孝俭七宝沈先生
  施宣圆七宝名士沈渭滨
  周育民蒲汇何处望沈公——痛悼沈渭滨先生
  冯纪康咬定青山不放松——追忆沈渭滨先生
  阮竹平给沈老师的信
  朱巨林他和七宝有段缘——怀念沈渭滨先生
  段炼七宝一宝——沈渭滨
  《复旦青年》沈渭滨:藏在七宝的中国近代史学者
  五、学术追述
  傅德华蒲溪学人的半世薪尽火传
  张剑一生惬意是文章——沈渭滨先生的学术人生
  马勇沈渭滨先生对近代史几个问题的见解
  马勇也宜正史也亦谐
  虞云国沈渭滨先生与细说体
  潘振平沈渭滨教授和清史传记修纂
  傅德华沈渭滨老师与《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索引》的编纂
  李丽沈渭滨先生与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探索与争鸣》微信公众号沈渭滨教授的魏晋风骨——《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沉痛悼念沈渭滨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纪念沈渭滨先生:君音犹在耳,君影无处寻
  六、亲情追念
  汤先华沈渭滨,你和我今世夫妻缘,下世再续……
  沈沙忆父亲
  沈磊纪念父亲二三事
  李梦颖没有寄的信
  沈伟忆沈渭滨叔叔二三事
  七、大事年表
  沈渭滨先生大事年表
  沈渭滨先生著述系年
  后记前言序一
  我尊重的老师和挚友——怀念沈渭滨先生
  沈渭滨先生是我尊重的老师和挚友。我是1993年到复旦大学文博系任教以后认识他的,当时文博系与历史系同属文博学院,我们是同事。第一次见到他,好像是在他的教研室闲聊,他十分健谈,神采飞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我申请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他还很高兴地向我表示支持,这时才知道他是民进会员。1995年以后,我开始参加复旦民进支部的组织生活,与他有了更多的交往。凡是他来参加活动,气氛一定热烈。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观点鲜明,富有理性。他平易近人,热情待人,没有架子。大家都喜欢听他发言、与他交流。
  序一
  我尊重的老师和挚友——怀念沈渭滨先生
  沈渭滨先生是我尊重的老师和挚友。我是1993年到复旦大学文博系任教以后认识他的,当时文博系与历史系同属文博学院,我们是同事。第一次见到他,好像是在他的教研室闲聊,他十分健谈,神采飞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我申请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他还很高兴地向我表示支持,这时才知道他是民进会员。1995年以后,我开始参加复旦民进支部的组织生活,与他有了更多的交往。凡是他来参加活动,气氛一定热烈。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观点鲜明,富有理性。他平易近人,热情待人,没有架子。大家都喜欢听他发言、与他交流。
  他知道学院需要创收,就请已经在当企业家的学生,向学院提供一个设计项目,王立诚兄和我为此赶到他位于七宝镇的府上,这是一幢两层楼的旧式住宅,坡顶木窗,靠窗是大书桌,室内整洁干净,可见主人的讲究。他领我们去洽谈,一路上随处都有他的学生或朋友,都很热情而又礼貌地向他问好,可见他在当地的人缘和声望。
  他退休以后,我很少与他联系和见面,但时常惦记他。在他去世前大概1个月,民进复旦支部老主委、中文系吴立昌教授发来邮件,约了支部的几位老会员及家属去七宝古镇相聚,并想请沈渭滨先生预订好午餐的地方。复华公司的戚进勤教授、新闻学院的张骏德教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竺老师及我都参加了。临出发时,张骏德教授说,沈渭滨先生联系不上,他夫人说他在医院治疗,但没细说病情。我们到他府上了解情况,才知道他这几年健康状况并不稳定,几次住院治疗,但他都很坚强和开朗,还在坚持研究,甚至还在住院时抽烟。这次查出肝肿瘤,在中山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病情很不乐观,家属不能接触,只能隔着小窗看看。他觉得不自由,很孤独,又很无奈,显得焦虑苦闷。我们听了心情也很沉重,只能祈祷他能挺过来。不久就接到他去世的噩耗,不胜悲痛。在追悼会上,从大家的致辞中,我得知了他更多的事迹,包括他对爱人和子女、学生和朋友的情谊和帮助,他对七宝和复旦、教育和学术的付出和贡献,深受教育,加深了对他的了解和敬重。他一生执著追求,事业上勤勉而严谨地探索真谛,所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生活中热情而规矩地增进情谊,所以得到了众人的敬重。作为民进会员和复旦同事,我为有这样的前辈而感到骄傲。
  沈渭滨先生的生平事迹很丰富,学术成就也很丰富。我期待着从汇编的纪念文集中了解他更多的事迹和成就,而我能记述的,仅仅是一些他与民进有关的、非学术性的情况,以此表达对他的感佩和怀念之情,也是我的责任。如果这篇怀念文章被排在文集中“序”的位置,那是我们民进成员受到礼遇,我实在不敢当,并深表感谢。
   (蔡达峰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
  序二
  沈老师和他的故里七宝古镇
  沈渭滨老师去世已快一年,我们常念起他。他是大学里的一名教授,我们七宝人更多地把他看作“老七宝”,而经常谈起他。沈老师是七宝人,生于斯,长于斯,又终老于斯。七宝文化滋养了他,他又为丰富多
  彩的七宝文化添上重彩。
  七宝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上海古镇。今天上海近郊古镇绝大多数被历史湮灭,唯七宝还是生气勃勃,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原因很多,依我看,七宝古镇历尽劫难而不灭,主要还是连绵不断的文化传承所致。
  七宝作为一个古镇,自然有它与上海其他古镇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显示了其特质,经历历史的洗刷,积累了多元的文化层,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七宝文化。
  这里产生过许多美丽的传说。“七宝,七宝”,连这个地名,民间的说法也是因于传说的七件宝,每件宝还附着不止一个故事,虚虚实实,有异想天开之功。这些传说,包括哪几件“七宝”,几乎代代有代代的说法,人人有人人的谈法,而都那么富有色彩,以致有文献记载的地名由来反而不彰。大家宁可认传说,而不认字字确凿的文献,七宝人个个是创造者。这是七宝文化的熠熠之光。
  七宝又是创新无穷、名物迭出的地方。许多在上海市郊常见的东西,在这里都变成了有名堂的物产,再加上“七宝”的大名,就名闻沪上。一种土布、一种甜瓜、一种白酒,就变成了名布七宝尖、名瓜七宝黄金瓜、名酒七宝大曲。江南常见的湖羊肉,到了七宝,就是江南名肴七宝白切羊肉。哪怕是一枚小小的秋虫,只是明代宫廷的孑遗,而在七宝这个地方能孳生为名蟋蟀铁砂青,力克群虫,无敌天下。
  千年雨露滋润,七宝蔚为艺术之乡,百工名家辈出。清末浙江海宁皮影,到了七宝面貌一新,以其清亮的乡音,成为上海皮影的百家之宗。七宝茶馆百年不绝的琤琤弦声,永远是上海评弹演艺的一个重要标杆。宋元间有大家赵孟頫盘桓于郡东第一刹七宝教寺,留下清永的诗句。明一代画家金铉,画作高逸冲淡,清帝乾隆好而摹之。徐三重的《采芹录》,备及儒释道之义和士大夫、乡民的处世之道,堪比《菜根谭》,为清代《四库全书》所集。民国外交家张维城力排日本反华阴谋,维护中国权益,表现了高扬的民族气节和折冲樽俎的智慧。生物学家宋时杰,缔造南京中山陵的绿化,是南京绿化的先驱,开创国内成功移栽常绿大树之先例。雕塑家张充仁脚踏东西文化两头船,奠基了中国现代雕塑艺术。
  七宝又是一个市井气十足的古镇。在如此逼仄的“三尺地面”里,大家做生意讨生活,养儿育女,有算计,也有凡事退一步的宽容,和平相处。人人深谙生存之道,趋利避害;又懂得万事如何拿捏,做事不出格。
  沈老师就是七宝文化的产物,他在这种环境中长大,饱受七宝文化的营养。他又是七宝文化的添砖加瓦者,对七宝来说,沈老师是当代七宝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标杆。
  沈老师是继张充仁之后,又一个七宝文化的代表人物,其卓越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就,是七宝文化的又一高峰。他续燃了七宝文化的香火,如果没有他,当代七宝文化将出现一个极大的空白。一个地方的历史,如要为人称道,除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文物典章的生成,更重要的是精英人物的出现。这个道理放在任何地方都能说得过去。沈老师的学术成就为世所公认,但和许多名家不同的是他终生生活在故里,其众多的学术成果产生于七宝这个地方,更凸显了七宝的地方文化意义,也更彰显了沈老师作为七宝人的文化价值。近二三十年来,许多人为探视沈老师,或与他切磋学术,从全国各地或上海其他地区赶到七宝来,七宝这个地名就和沈老师连在一起,许多人称他为七宝沈渭滨。对七宝的认知,或许就是这样先从沈老师开始。当这些朋友风尘仆仆走下车,走进七宝南北大街,再拐弯进小巷到沈家,实际上已先领略了这个古镇的江南水乡风光,最终把沈老师和七宝古镇混为一体。而沈老师在电视台,用夹杂七宝口音的普通话说慈禧,讲光绪,七宝人多少有点得意。大家不会把他当大学教授在做节目,首先是看作七宝人在电视台讲中国的历史。
  沈老师在七宝的文化意义,还在于他长期在故里的七宝中学教书,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七宝中学发展成为上海名校,贡献了力量。沈老师当了复旦教授,在学术界很有名声后,也从不讳言其在七宝中学教书的经历。确实,这是他生命中的重要阶段。1961年他大学毕业后到七宝中学,正是七宝中学从一个普通的完中向市重点中学转换的时期。他带着刚在重要学术期刊《学术月刊》发表的处女作,带着对教师生活的期待,进了这样一个在上海市郊排得上号的中学堂,七宝中学为他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一般中学的舞台。同
  时,他的到来,为本来师资力量就非常雄厚的学校,带来了新鲜空气,活跃了一般中学少见的学术气氛,促使七宝中学的师资队伍向更高目标发展,使得当时的大批农村学生有幸能得到在全上海也数得上的优质教育。在七宝中学,他和其他老师一起培育了一大批农村学生,他们不少人后来成为七宝地区各项事业的骨干,还出现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各种人才。通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地处市郊的七宝中学终于发展成上海中学中的名校。七宝中学能有今天,因素有多方面,学校前期打下的扎实基础,以及像沈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努力形成的学校传统和校风,不可抹煞。正是包括沈老师在内的全体教师晨钟暮鼓般的锲而不舍,七宝中学才修成正果。七宝中学的成功,对七宝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七宝中学,再加上古镇,七宝有了两个展示深厚文化积淀的坐标。
  沈老师生活在故里,对故里的建设自然也是关心多多。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大潮中,出现七宝古镇拆除与保留之争。古镇经历了一千多年,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现在回头看,这种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历史文化的自信力。最后是七宝人几乎是众口一词的保留,从乡情、历史传统的制高点保全了古镇。这是一次民间力量自发对地方文化的捍卫,有各色各样的人参与其中,沈老师自然也是其中一位。他对要拆除古镇的做法斥之为“岂有此理”。作为精英分子的一个代表,其鼓动性和讲话的分量自不待说。2000年,七宝古镇在争罢拆与不拆之后,终于进入修复改造。在修复过程中,区、镇领导再三强调挖掘七宝的历史文化,由此成立七宝老街修复文化顾问小组,沈老师是小组成员中唯一的教授,他是小组里的定海神针。每周一次例会必到,他赞赏老街的修复思路,但非常不满古镇标志性古建筑塘桥的修复,认为这是亵渎文物,破坏了明代桥梁的结构,还一直追问换下来的旧桥石去了哪里。对文化顾问小组提出的设立张充仁纪念馆的建议,沈老师当场提出时不我待,趋热打铁,赶快写报告给领导。事后沈老师对此事感到非常快慰,认为这是文化顾问小组的一大贡献。确实,张充仁纪念馆建成后成为上海一个重要的人物馆,七宝古镇的一
  个主要标志。后来,他当仁不让,撰写了记录这次古镇修复改造过程的两块重要碑记《修葺七宝老街碑记》和《蒲汇塘桥重修记》。在古镇修复过程中,还发生了一桩有意思的事。有人掮着领导的牌头,以策划编辑七宝古镇旅游书来七宝招摇撞骗。沈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戳穿了这个把戏,予以迎头痛击。事后沈老师感到无比痛快。沈老师长期关心地方文史,在他年轻时,就写过不少与七宝有关的文章。2006年《七宝镇志》开始编纂,他以极大的热情支持这项工作。虽然他不直接参与镇志的编纂,但凡纲目制订、评稿、审稿,均参与其中,使得志书有较高的水准。
  沈老师对七宝的建设满腔热情,总抱着建设性的态度,有时在公开场合讲的话,让领导有些尴尬,但我们总能感到他讲话的热度。20世纪90年代,七宝老街周边地区建设热火朝天,但老街仍无卫生设施,电话通讯落后,商业凋敝,死气沉沉。沈老师不止一次向镇领导提出尖锐批评。但当老街修复改造后面貌一新,一个市里的权威不明实际情况,说了些不负责任的话,沈老师站出来帮老街的修复改造工作说话。这些看似前后矛盾的态度,其实质都是出于对故里的爱。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一直生活在故里,生活在老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名声很大,收入不菲,小辈也有出息,从经济上来说,他是有条件迁出老街,住到较高档的住宅区去。但他一直未迁出,从北大街→沟水弄→浴堂街李家房子→宝隆新村,转来转去,未出老街范围。我想,沈老师已是从血液里就习惯于老街的味道,喜欢碰到老街里的左邻右舍的老熟人,更愿意听到或在乎人家叫他一声“沈老师”。但对我们七宝来说,有这样的老人住在老街里,七宝文化的根还未动摇。
   (马顺华七宝镇党委书记)





上一本: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 下一本:雪域丹心: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的心路故事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沈渭滨先生纪念文集的作者是《沈渭滨文集》编委会,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