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弦音回声:社会媒体心中的音乐人蒋雄达


作者:乐玫     整理日期:2016-05-07 16:42:37

能够用小提琴诉说心声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能够用小提琴歌唱的人,必是能够聆听到大自然隐秘话语的人,而这样的人,就是通灵者,我认为。 ——莫言 在他身上能感受到只有年轻人才有的朝气和火一样的热情,他几十年如一日,读书、写作、教学从不懈怠,生活节奏紧张而有效率,他用刻苦勤奋和认真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人们称他是“不知疲倦的人”。 摘自《解放军歌曲》——作曲家蒋雄达介绍 
本书简介:
  《弦音回声——社会、媒体心中的音乐人蒋雄达》,汇集了几十年来社会、媒体对蒋先生在音乐事业(包括演奏、指挥、创作、教学、著书)等各个领域所做出成就的反响与评价,而更多的是报道其在音乐普及教育上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作用,有些故事鲜为人知,有些访谈深切感人,从社会、媒体心中对这样一位求真务实、鞠躬尽瘁的音乐人的关注与推崇,无疑将对关心社会变革的人们有所感悟和启迪。
  作者简介:
  乐玫,南昌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小提琴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发表论文28篇,出版教材6部,科研成果曾多次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项。
  目录:
  第一章书序与网映
  弦上的梦(序)
  回忆与思考
  ——写在《弦上的梦》付梓之际
  写在《雄达歌曲选集》出版之前
  美的《弦音回响》
  本月名家蒋雄达
  ——2010.12《小演奏家》
  《音乐人生》的网映反响
  第二章专访与社评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
  ——蒋雄达第一章 书序与网映 弦上的梦(序)回忆与思考——写在《弦上的梦》付梓之际写在《雄达歌曲选集》出版之前美的《弦音回响》本月名家蒋雄达——2010.12《小演奏家》《音乐人生》的网映反响 第二章 专访与社评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蒋雄达中央电视台《音乐人生》——老一辈音乐家蒋雄达的音乐故事海的风韵海的浪漫海的旋律——介绍海军音乐家蒋雄达蒋雄达:七十七载音乐人生晚年再铸辉煌业绩教琴与育人——探访小提琴教育家蒋雄达蒋雄达——谱写奇迹的小提琴家蒋雄达:中国首家少年室内乐团创办人蒋雄达:少年乐团十五年——蒋雄达为普及音乐教育无私奉献蒋雄达——暑期谈考级蒋雄达——音乐普及并非是完全与金钱有关的事业为孩子们“快乐学琴”努力耕耘——访北京少年室内乐团、太阳青少年乐团创办者蒋雄达“我是快乐的儿童琴手”——蒋雄达访谈录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累并快乐着——记小提琴教育家蒋雄达 第三章新闻与简讯 访美小记——我们的队伍像太阳“太阳”为音乐普及再升温初春之唤——准妈妈与宝宝的音乐之旅小提琴教育家蒋雄达莅榕讲学蒋雄达:带领孩子们走进音乐殿堂京城琴童颂奥运五百琴童高奏《奥林匹克风》小提琴考级——京郊平谷设考点“欢乐颂”响彻世纪广场“太阳”乐团新春奏响国家大剧院蒋雄达——自学成才的“小战友”本命年中探老牛蒋雄达的弦上梦“琴童与乐队”——世界经典小提琴名曲音乐会轰动京城 第四章琴童与“太阳” 我爱音乐,更爱“太阳”“太阳”——那道打翻了的彩虹悟心细语——我在爱乐成长中的五年少不经事的那年我心中永不落的“太阳”太阳乐团引领我走上音乐之路我心中的“朗哥”——中提琴的好声部长我对“太阳”的第一印象单枪匹马VS千军万马节拍声响依然回荡我眷恋我们的“太阳”莫忘初心 附录:蒋雄达创作与编著作品概况弦上的梦(序)◆莫言尽管我以文学为职业,但骨子里痴恋的是音乐。我以为音乐是纯粹的艺术,而文学算不上。我对能够演奏乐器的人充满崇敬,对能够演奏小提琴这种造型优美、气质高贵的西洋乐器的人,更是敬仰如神。所以,当我看完了蒋雄达先生指挥少年乐团演出的音像资料后不由得手舞足蹈;所以,当我与蒋雄达先生畅谈后如遇旧友,所以,当我读完了蒋雄达先生的自传之后心中感慨万千;所以当我的朋友请我写一点有关蒋雄达先生的文字时便慨然允诺,尽管我几乎是个乐盲。蒋先生出生在一个沉稳的书香之家,父母规范的礼教,孕育了他自我严格、刻苦勤奋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前夕,他12岁时,即当兵入伍,跟随解放大军,直下东南。他台上演戏,路边宣传,虽因年幼不能操枪放炮,但也用自己的方式,为新中国贡献了一份力量。此后数十年,他用手中的琴,为军队服务为革命服务为祖国服务,他的足迹,踏遍边疆海防,他的琴声,感动过多少人的心。他曾参与过许多重要的国事演出,曾参与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及许多大型歌舞的联合演出,他也曾深入海岛边陲,为一个哨兵拉琴。因成绩突出,他曾多次荣立军功,即便离休之后,也保持着革命者的高风亮节,不为名,不为利,一身刚骨,两袖清风,在乱象纷纭的音乐教育界,树立起一个革命的音乐艺术家的形象。从事艺术需要天才,从事音乐艺术更需要天才。蒋先生毫无疑问是个天才。他一个月学会拉二胡,三个月学通闽南话,这说明他有极灵敏的听力和超强的记忆声音的能力。13岁时他开始接触小提琴,第一次听到的曲子,是舒曼的《梦幻曲》,由此开始了在弦上苦苦摸索与追求的梦。他学琴时,东南沿海战火未息,他的稚嫩的琴声,与隆隆的炮声交织在一起,学习的环境极其恶劣,但就在这种环境里,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他已经能够熟练演奏《开塞小提琴基本练习曲》了。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在上海和北京屡拜名师,博采众长,终于成了技巧高超,音色优美,风格独具的小提琴演奏家,担任首席、领弦三军大乐团数十年之久。我曾问过蒋先生,在小提琴演奏这行当,天才、勤奋、机遇这三个因素,到底哪个更重要?他似乎更重视勤奋和机遇。他的回答并没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真正具有天才气质的人,往往是自以为愚笨的人,而只有那些有点小聪明的人,才自以为是天才而自吹自擂。日月不言,光华彻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蒋先生的谦虚,使我更增添了对他的敬意。当然,蒋先生必是非常勤奋的,能让复杂万变的情感化为优美流畅的旋律从弦上流出,那心与手的配合、技与情的交融,岂非一朝一夕之功,背后的辛苦与汗水,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蒋先生也是一位成绩斐然的军旅作曲家,积数十年之功,他创作的歌曲有数百首之多。他的歌曲多是歌唱大海、歌颂水兵的,是海的风韵,海的浪漫,海的旋律,典型的为水兵的创作,为水兵的歌唱。早在70年代初,他的《海岛北京紧相连》就唱遍了海防前线。70年代末,一曲《朋友,何时再相会》在中央电视台首次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播出,准确地表达了那个时代人民大众的心声。之后,他的《战士的情怀》《祖国在我心上》《美丽的军港》《海岛恋》《我愿作朵洁白的浪花》《我从台湾来》等歌曲,都被众口传唱,风靡一时。蒋先生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家的盛名近年来甚至盖过了他作为小提琴演奏家和军旅作曲家的名声。他从万马齐喑、琴碎弦断的“文革”时期,即开始教育自己的一双儿女和战友们的孩子学琴,几十年下来,经他的手点拨成材的孩子有数百名之多,他们中有的成为世界水平的小提琴演奏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有的成为国内乐团的台柱子,有的成为新一代的小提琴演奏教育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蒋先生鼎力创建和担任指挥的北京太阳青少年乐团和北京少年室内乐团,在没有政府投资和财团赞助的情况下,他以无私忘我的精神,引领学生,感召家长,使乐团发展壮大,声誉日隆。20余年来,乐团多次出国演出,每次都载誉而归。在国内也频频参加外事活动,他们的听众中有外国元首、世界名人、琴童学生、社会群众,听者无不由衷赞赏。蒋先生为推广小提琴演奏教育,编著了数十本曲集和教材,几乎每一家书店的音乐书籍专柜里,都可以找到他的著作。除此之外,他还担任着诸多的社会职务,而这每一个职务,都会让琴童和他的家长们仰目而视。蒋先生从艺60余年,可圈可点的业绩多多,读者可以从他的自传里窥得豹斑,但我总是隐隐觉得,蒋先生对他的艺术人生并不满意,他的弦上的梦,似乎并没有完全实现,也许他曾经梦想着在一个更高的舞台上,像一些小提琴大师那样尽情地、忘情地、痴情地演奏,让那只有他才能演奏出的旋律像彩绸一样漫天飞舞,抚慰每一个人的心灵,但命运没给他这样的机遇,好在他的梦已经由他教育和培养出来的孩子和学生们帮他在圆。能够用小提琴诉说心声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能够用小提琴歌唱的人,必是能够聆听到大自然隐秘话语的人,而这样的人,就是通灵者,我认为。 2010年5月署于《弦上的梦——我的音乐人生》(本文作者莫言: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





上一本:蔡和森传 下一本:发现的乐趣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弦音回声:社会媒体心中的音乐人蒋雄达的作者是乐玫,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